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

賢覺的相隨在角廝羅看來沒有什麼,這是他表忠心的舉動,畢竟賢覺離開大宋在某些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被逼無奈。

至於吐蕃的大相仁欽桑波卻並不這麼認爲,在他看來賢覺這時候和角廝羅一起前往大宋並非好事,他這是看到吐蕃大勢已去,所以纔會做出如此舉動。

仁欽桑波從一開始就覺得賢覺不對勁,按照常人的想法,這時候難道不是應該躲的越遠越好嗎?

賢覺和大宋之間的間隙以及和大宋官家之間的齷齪他是知道的,不光知道還知道的很清楚,賢覺作爲投名狀和他說了許多佛門在大宋見不得人的勾當,說了這些就代表他以後就是吐蕃的人了。

但現在賢覺居然會要求和角廝羅一起出使宋軍的大營,去見大宋的皇帝,難道他不應該是最擔心自己性命的人嗎?

事出有異必有妖,這是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在仁欽桑波看來賢覺顯然是反常的,這就是有異,所以在角廝羅離開紅宮之後,仁欽桑波特意叮囑他道:“贊普,小心賢覺,此人太過關心此事。”

角廝羅笑道:“他當然關心,此事若是不成,他賢覺和吐蕃的佛門之徒都將受到牽連,苯教要比中原的佛門更加的純粹許多!但最少他賢覺是會站在吐蕃這一邊,作爲宋人他了解大宋皇帝,大宋皇帝也瞭解他,由他從中斡旋,些許會對朕更好一些。”

仁欽桑波不再說話,也許是眼下緊張的局勢讓他過分的緊張,角廝羅的話也沒錯,賢覺的身份特殊,也許他跟隨贊普前去宋軍大營面見大宋皇帝更加穩妥。

角廝羅一個人蹬上了戰馬,身上沒有任何的甲冑,也沒有刀劍,只是一身吐蕃的傳統服飾,但最明顯的便是他頭上的那一頂,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眼色猩紅且要高於一般吐蕃人的帽子。

而角廝羅的胸口還掛着一個方圓三寸的盒子,裡面是最上等的瑟瑟石,角廝羅的服飾便是紅帶子包頭,身着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

這一身打扮頗有點西域風情,但確實是吐蕃贊普的服飾,史書中記載的吐蕃最偉大的贊普松贊干布就是這麼穿的。

跟在他身後的賢覺只有一身僧衣一匹白馬,兩人就以這種怪異的組合緩緩的向宋軍大營而去,這是角廝羅被圍困一個多月以來第一次離開邏些城,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宋軍大營的完整模樣。

一隊宋軍遊騎早早的就發現了他們,並且打算過來接應,因爲遊騎以爲這倆個人是“棄暗投明”向大宋投降的尋常人。

但角廝羅在宋軍接近之後便大聲報上自己的名號:“吾乃吐蕃贊普,面見大宋皇帝陛下!”

遊騎的第一反應便是立刻上前,而是忽然拉開距離觀望,他們都覺得這個人是瘋子,誰不知道大宋和吐蕃之間的關係乃是劍拔弩張,角廝羅本事叛宋之人,誰冒充角廝羅便等同於尋死無異!

角廝羅打馬在原地繞了一圈,展示了身上並沒有攜帶武器,同時高舉雙手道:“吾乃吐蕃贊普角廝羅,這位是貴國的賢覺法師,你們不會不認識吧?!”

賢覺在此時起到了關鍵作用,幾個遊騎在看到賢覺的打扮以及模樣後有些相信,稍稍商議一會後,一騎飛速前往大營奏報,剩下的人帶着角廝羅和賢覺繼續保持慢速向軍營而去。

看到這樣熟練的操作,角廝羅微微嘆息,這就是大宋的軍隊,這就是大宋的遊騎,經驗豐富,“手法老道”。

小小的時間差會讓宋軍擁有更充分的準備時間,也會讓大宋皇帝更加的有把握。

這就是宋軍的軍隊,角廝羅不知道用什麼詞去表達,但他卻知道這樣的軍隊是可怕的,細節上的東西已經成爲了一種本能,本能的按照軍中的規矩去行事。

在戰場上這樣的本能需要經過不斷的征戰來歷練,而宋軍該有的全都有了,這同樣也讓角廝羅嫉妒。

賢覺的表情如同老僧入定,宋軍遊騎不斷在二人臉上掃視,他們沒想到吐蕃的贊普會真的出來投降,但他爲何只身一人出來,還帶了一個和尚?

王韶被蔡伯俙盯得有些發毛,不過他也知道這是自然,剛剛那個遊騎差點被沒自己的眼神嚇尿了…………

“當真是角廝羅出城投降來了?一人一馬?還帶着賢覺和尚?”

王韶皺眉道:“這話本將還能亂傳?速速稟報官家!”

蔡伯俙不斷的吸着涼氣把消息告訴了三才,三才稍稍一頓後便道:“確定是角廝羅?”

蔡伯俙撓了撓頭:“據那遊騎說體貌特徵都是像是角廝羅,但沒有親眼見過還不能確認!”

三才點了點頭道:“你是認識角廝羅模樣的,如此你便隨老夫走上一趟,若是角廝羅確認清楚再向官家奏報!”

蔡伯俙微微點頭:“如此也好…………嗷…………”

щщщ✿ ttκǎ n✿ c o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三才一手拎着上了戰馬,模樣就像是一隻禿鷲拽着一頭豬…………

蔡伯俙知道三才爲何如此緊張,事關重大不說官家這幾日就在念叨着角廝羅的消息,眼下角廝羅的投降會使得宋軍把邏些城之戰的傷亡降到最低!

官家所擔心的也就是三才和蔡伯俙擔心的,兩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所以萬萬不敢怠慢,即便是被三才粗暴對待,蔡伯俙也沒有任何怨言,他只想儘快的看到角廝羅本人以確定這是真的。

當蔡伯俙看到賢覺的時候就知道遊騎所言非虛,角廝羅的容貌變了許多,但原本的輪廓卻沒有便,雖然看起來滄桑了許多,但蔡伯俙可以肯定他就是角廝羅。

至於三才卻是從另外一樣東西上感受到眼前此人就是角廝羅,氣質!

原本的角廝羅只不過是青塘部的主人,而眼下的角廝羅是吐蕃的主人,身上的氣質變得完全不一樣,尤其是三才這般在帝王身邊待的久的人,世上什麼樣的人他沒瞧見過?

什麼人就有什麼樣的氣質,眼前的這個吐蕃人就是角廝羅無疑,因爲他身上有一股帝王的氣質在其中,雖然說不上來,但三才可以肯定!

“贊普請隨奴婢前往軍中面聖!”

三才的聲音不卑不亢,在他看來吐蕃的皇帝也是皇帝,需要給他同等的尊重,至於邊上的賢覺和尚,自動被他無事了。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