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不願打擾曾公亮的研究,他對格物的迷戀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彭七想上前提醒一下他,該恭送官家離去纔是,可趙禎拽住了他的盔甲。
“朕有這樣爲國操勞的文臣還在乎什麼繁文縟節?他能爲朕造出想要的東西就是對正最大的尊重。”
彭七還要說什麼,但看着趙禎眼神便住嘴,是啊!陛下從未因爲這些小節而責罰過誰,曾公亮這麼做只會讓官家對他增加好感,而不會招致災禍,難怪朝野內外皆贊官家體恤臣屬。
趙禎漫步於汴水之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低聲對彭七問到:“你是一直在殿前司當值的,也經歷過戰爭,你說實話如果我大宋傾舉國之力揮師北伐,是否能收回煙雲故地?”
彭七驚駭的說不出話來,他的表情倒映在水中讓趙禎看的一清二楚,扭頭瞥了他一眼,這傢伙的臉已經不能看了,眼睛快要瞪出了眼眶,嘴脣哆嗦的直打結……
趙禎輕笑道:“你如此緊張幹甚?朕只不過問問你而已,又不是真的打算北伐。”
彭七露出苦笑道:“陛下乃是一國之君,自然是出口成憲的,從您嘴中說出的話,下臣自然會當成旨意。”
趙禎微微搖頭道:“這只是一個設想,人人都覺得大宋應該先拿下党項之後再揮師北伐,這個過程甚至要拖上許久乃至後世帝王才能辦到,可朕不希望拖那麼久,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甲堅兵利,國庫充盈,此時尚不取之,後世又如何篤定有機會?”
彭七小心的說道:“官家可以再等上一等,畢竟收回煙雲之事要好生謀劃,如今党項李元昊在側,他雖某圖西域之地,可無時無刻不想着與大宋一戰謀求立國之機,如果我大宋揮師北伐,劍指遼朝,他很可能南下直逼中原腹地!”
“鹽州和洪州的西北禁軍難道不能阻擋他嗎?”
彭七微微搖頭道:“西北禁軍有折惟正,但他守城有餘擊敵不足,況且党項人完全能繞過城寨直趨京兆府。”
趙禎微微點頭,這也是爲何他要求大宋城市化推進的原因,想到這裡,趙禎轉頭望向西北說道:“如果西北之地處處州府治下皆是高牆深壑,是否能拒敵與西北?”
彭七訝然道:“陛下是說西北之地處處城寨?嗯,也許這是個良策,只可惜時日太長,有這時間完全可以訓練精兵強將固守西北。”
趙禎深吸一口氣道:“其實這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大宋揮兵党項,遼人亦會出手,畢竟脣亡齒寒的道理誰都知道。”
彭七陪着小心的開口道:“可宋遼之間一向是以兄弟之國相稱,如若我大宋揮兵煙雲,便是私毀當年先帝與遼皇定下的盟約,而兵出党項之時,遼人南下便是他遼朝毀約了。”
趙禎驚訝的望着彭七道:“怎麼連你也開始相信這可笑的盟約?無論遼人還是我大宋,只要毀約,其目的都是一樣的,一切都是爲了利益!”
彭七苦笑道:“臣也不相信那些所謂的盟約,遼人和我大宋毀約已經不止一次了,只不過臣覺得還是讓遼人先毀約比較好,這一點就連朝臣們都是這麼認爲的。”
“這就對了!”趙禎拍了一下彭七身上的板甲,光滑而又堅硬的表面讓趙禎手疼:“所有人都覺得我大宋應該先攻伐党項,然後纔是遼朝,連我大宋朝臣都是這麼想的,遼人自然更會這麼想不是嗎!”
彭七驚訝的說道:“陛下的意思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趙禎點頭道:“沒錯,朕就是這麼打算的,當所有人都覺得朕不會揮師北伐的時候,朕便要反其道而行之,奪回本就屬於我大宋的華夏故土,燕雲之地必須要回到我大宋的手中!”
彭七不解的問到:“爲何官家一定要收回燕雲之地?”
趙禎轉頭望向東京城外開闊的土地長嘆一聲道:“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
趙禎的話點出了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爲險要,易守難攻。
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直接導致中原大地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這裡是華夏文明抵擋外族鐵蹄的重中之重,上至秦朝,下至隋唐,無不用心經營此地。
而且這片土地對大宋的衰變乃至滅亡有着重大影響!
併入遼朝的燕雲十六州,不只是遼朝經濟最發達地區,而且也是遼朝“漢人”問題最爲突出的地方。
中國的地理形勢,到了黃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長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戰,一定得要騎兵。中國之對付北方塞外敵人,更非騎兵不可。
而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在西北。而這兩個出馬地方,在宋初開國時,正好一個被遼拿去,一個被党項拿去,都不在大宋手裡。
這也是爲何趙禎西征党項的原因,說來可憐,像大宋這樣國土廣大的國家卻找不到一片適合養馬的草場……而自從拿下賀蘭原之後,大宋才真正意義上的有了千里馬場!
大宋缺馬並不是指江南不能養馬而是生產出的馬匹戰力、耐力不如北方馬匹,更重要的是農業區生產的戰馬只能湊數……
先拿下党項的養馬之地,然後在組建騎兵,奪取燕雲十六州故地,如果拿下了煙雲之地,便可利用齊俊險要的太行山對遼人進行阻擋。
趙禎望向彭七道:“煙雲乃是自秦開始便在中原佔據要害之地的,國家興王地,據上游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盤盤鬱郁,爲朔土一都會,遼人在如此寶地經營許久,並把幽州設爲南京,以南京道管轄,可見其圖謀,此時不收回,以後更無機會!”
彭七回過神來小心的問到:“陛下準備只取煙雲而非整個遼朝?”
趙禎大笑道:“遼朝地域廣闊而草場衆多,朕只要斷其煙雲糧道,加強守備,便可壓縮遼人的活動,時長日久遼人自不會再是大宋的對手,有的是時間攻伐與它!”
彭七連連點頭,原來是這樣!陛下打算出其不意的北伐,而腳步便在長城故地方止,依託長城之險抵禦遼人反撲之後在徐徐某圖整個遼朝,如此蠶食的計策實在高明,但卻怕西北的党項人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