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

你把一切都認爲考慮的完美了,可老天就是這樣愛和你開玩笑。

趙禎就是這樣認爲的,本打算到了杭州之後便從公路南下,誰知道到了杭州後他發現自己走不了。

自己南巡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便有人打算利用南巡做文章。

婁守堅趙禎是不陌生的,這貨說是臥佛,只不過是個僧人,高僧大德都是別人給他的名號,而趙禎和他爲數不多的交集也是在當初西夏蕃僧來宋傳道的事情上。

看着一旁滿臉佛像,無喜無悲的臻謙,趙禎總感覺因果輪迴,自己又和佛門沾染上關係了,這是他最不希望的事情,但卻不可避免。

現在的佛門完全用最積極的態度配合着大宋的朝堂管理,反而是道門沉寂下去,他們和佛門不一樣,完全是一副愛信不信,不要打擾道爺修仙的姿態。

倆個宗教以不同的態度應對大宋,這是他們的本能,也是他們對皇權的妥協,唯有如此方能自保。

可以說現在的臻謙就是佛門的代表,他代表天下佛門與趙禎面談,在趙禎眼中他是沒有資格的,他不過是個僧人,一個有信仰的特殊人。

但不談又能如何?畢竟在大宋信仰佛教的人還是很多,始終脫不開這層關係。

還是王語嫣看的透徹,滅佛這東西搞不下去。

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恰巧這三位帝王的諡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若加上後周世宗時的滅佛則合稱爲“三武一宗滅佛”。

這是四次滅佛,也是佛門的四次大厄難。

各帝王動機不一,情況各不相同,但所作所爲卻如出一轍,滅佛!

其中無非是政治原因;思想文化領域的衝突;僧團道風的缺陷;僧俗之間的經濟利益的矛盾方面等種種問題,這些問題無法調和,於是便演變出了滅佛事件。

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訴趙禎,堵不如疏。

一味的去阻止宗教的發展效果肯定不會好,滅佛這麼多此,佛門還是春風吹又生。

即便是去限制僧人的數量,即便是對他們的田地徵稅,人家還是有辦法賺錢,“長生錢”這種高利貸雖然被大宋的錢莊打擊的無法賺錢,但總有僧人能用蠱惑之法得到香火錢。

臻謙投也沒有擡,輕輕的轉動手中的檀木佛珠,古井無波的開口道:“陛下,不知我佛門可是滿足陛下應允的條件了?”

上來便直來直去,沒有一絲寒暄,趙禎發現這串佛珠曾經是婁守堅的東西,也是用來證明臻謙和婁守堅關係的信物,證明他有資格前來“談判”。

趙禎微微點頭,繼而又搖頭道:“雖以滿足,可滿大街向百姓討要香火錢的和尚…………”

“陛下!”

臻謙忽然開口道:“啓稟陛下,正統佛門不碰錢財,持戒修行,持的是:不捉金錢戒!”

趙禎玩味的望着他:“不捉金錢戒?那爲何又常講,大德居士以金銀琉璃等七寶供養,在佛制中出家僧人又不捉金錢戒,豈不是矛盾?”

趙禎不待臻謙開口便道:“所謂的不捉金錢戒便是不碰觸錢財,不儲納錢財,而朕卻沒見你佛門子弟中有多少人做到,也許你說在廟中的和尚便是如此,但他們的吃喝用住便都是乞討而來?或是自給自足?!”

天子之威,凜然如日。

刺拉拉的讓臻歉說不出話來,想要辯駁,卻也無從開口,只能無奈的長嘆道:“陛下覺得佛門該當如何?”

“你知道爲何有三武一宗滅佛嗎?”

趙禎突然改變話題,讓原本無奈的臻歉法師大驚失色。

怎麼就忽然扯到滅佛上來了,難道趙宋官家又要行滅佛之事?

但身爲佛門代表的臻歉卻有應對,來之前師傅便告訴他,大宋皇帝不好應對,定要做好完全的準備,現在看來果不其然!

“天生三武禍吾宗,釋子回家塔寺空,應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檢守真風!”

趙禎頗爲驚訝的望着眼前的和尚,風輕雲淡之間倒是出口成章。

“好一個不能不能清檢守真風!原是知曉的,所謂的高僧大德,也不過是打着“要想佛法興,只有僧贊僧。”的旗號而已。”

臻歉擡頭望了一眼趙禎,他知道這是皇帝要故意刁難他,羞辱他,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有表現。

“啓奏陛下!道場以無事爲興旺;佛陀有云:我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而僧人不守戒律,破壞僧團,不守清規,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

打的好禪機,趙禎微微點頭,忽然望向臻歉道:“大和尚,你可願成佛門的監督之人?”

臻歉微微一愣:“陛下,佛門各寺之中自有戒律院……”

“朕不相信,朕給佛門一個機會,天下僧人皆可由你派人監督,若是出錯,朕不罰這些僧人,只會罰你!若是發現僧人破戒,必須移交當地衙門,罰沒其財,開除僧籍,銷燬度牒!”

臻歉微微一愣,隨即答應下來,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皇帝居然給了自己肅清佛門的權利,這是師傅盼也盼不來的東西。

雖然寺廟在朝廷管轄之內,可每個寺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若不是羣聚而商討,推舉一位法師出來,誰也不能代表佛門。

但若是有了皇帝賦予的權利就不同了…………

“貧僧遵旨!”

見臻歉應下,趙禎起身向外走去頭也不回的說道:“過幾日便會有人送來一些告身憑證,你便是官僧了!”

趙禎自然是不會給臻歉如此大的好處的,這不過是加速佛門分裂的一劑毒藥。

佛門的弱點便在於他的分散和獨立性,說是佛門代表,事實上他臻歉除了自己所在的淨慈寺哪也代表不了!

可若是別的寺廟知道他手中的權利來自皇帝,只有他一人有此權利,那又會如何?

現在大宋的宗教可算是亂着呢!

隨着商業的繁榮,外來人口的增加,宗教也隨着船隻漂洋過海而來,天主教,***教,佛教,道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鍋大雜燴。

而隨着信衆的流失,大宋的宗教之爭已經開始!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