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

張知白是文臣他當然清楚應該站在什麼地方,眼下務必要站在文臣一邊,而且官家欽點他出班,要的不是別的就是國法的“規矩”!

這時候當然不應該“理性”或是“法理不外乎人情”,而是應該中規中矩的回答,只有這樣纔是在朝堂上和官家面前體現自己的“公正”。

張知白躬身道:“啓奏官家,匿良人於家中者,徒從三年上,刑八十脊杖矣!且…………”

張知白稍稍猶豫,擡眼看了看趙禎,又看了看跪在大殿地板上的趙仲旻有些尷尬的開口道:“且不得以銅贖納其罪!”

趙仲旻抖了抖,擡頭望向趙禎道:“官家,家父年老體弱,如今以入花甲,還請官家容情!”

趙仲旻在父子之情和孝道上是極爲妥帖的,雖然他也有些不好的風評傳出,但爲人以孝,這不是朝臣們和趙禎聽聞的,而是真真切切看到了的。

之前趙宗說坑殺僕女一事便是趙仲旻親自上殿懇求趙禎,以頭搶地甚至血色潺潺,如今還是這般爲父親求情,其心可諒。

大宋的文化和道德基礎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這樣的孝道在某種程度上佔據了大義,也是讓人感動的。

只不過…………律法豈能因爲孝道而更改?犯法的是趙宗說,不是他趙仲旻,他的孝道不足以彌補他父親的錯。

若是在律法之上,單單靠罪犯兒子的幾個響頭便能免去罪責,因爲罪者的兒子孝順,就要免去罪責?天下還有這樣的事情嗎?那這世上還有什麼公理可言??

趙禎坐在御座上皺眉呵斥道:“來人,把馮翊侯架起來!這是朝堂,朕知曉你的孝順,可以自身之損換取罪責,此不當爲孝!”

“官家,家父養育仲旻,此時自不會愛惜軀體,還望官家降罪仲旻,代父贖罪!”

一時間,朝堂上,聞着落淚不計其數,這樣孝順的兒子可是世間少有的,爲了父親可謂是不惜一切,甚至願意自己代父贖罪。

所有人都望向了趙禎,雖然他們不好開口求情,但事情到了現在多多少少要給宗室一點面子,也要給趙仲旻的孝道一點“嘉獎”。

趙禎本來是打算通過這件事再度出手懲治宗室,尤其是懲治趙宗說的,但眼下給趙仲旻這麼一鬧騰,還真不還下死手。

“如此,便以官身贖納!”

大殿中極爲安靜,所有人都尷尬的望向趙禎,大宗正趙允成出班小聲道:“官家,祁國公的官身道州刺史已經恕納,再無其他。”

趙禎望向趙仲旻道:“如此便以馮翊侯的官身恕納,今日起免去趙仲旻左監門衛大將軍!”

趙仲旻跪地道:“謝官家!”

左右不過一個左監門衛大將軍的虛職而已,這頭銜在宗室手中就是個擺設,最大的作用便是作爲抵消罪責的存在。

父親的官身已經被收走,自己的官身現在也沒了,趙仲旻心中有些不安,還是到了這種地步,其實這些完全都是沒必要遭的罪啊!

作爲大宗正的趙允成出班道:“啓奏官家,宗說之事乃宗室教化不嚴,督導不順,還望官家以《訓誡書》敕下,爲宗室子弟警!”

這時候趙允成的站出來自然是讓人無話可說的,作爲大宗正的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權利,同時也沒人聽他的,他請求趙禎下一份《訓誡書》也沒有什麼不妥。

朝臣們自然是同意的,不光同意,還紛紛上前附議。

趙禎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宗室享樂多年,也該好好學學律法,通曉仁義道德之書!即日起我趙宋宗室必讀《宋刑統》及四書五經,朕不日抽查,若有不合格者,朕必當重罰!”

這對宗室來說其實不算是難事,從小就身在富裕的家庭,讀書認字還是困難的嗎?甚至有不少學識出衆的,本來宗室是打算通過爵位的消除換來科舉的資格,但經過趙宗說這件事鬧得,入科舉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實現。

趙禎看了看朝臣,又看了看地上跪着的趙仲旻,緩緩開口道:“此事便如此而定,馮翊侯速速回府,讓祁國公放出苦女,若再有此事,朕定嚴懲不赦!”

趙仲旻立刻點頭道:“臣遵旨,這便回府讓家父改過自新!”

說完便起身緩緩推出垂拱殿,在出了殿門之後便立刻快步向下馬石走去,那裡是他拴馬的地方。

騎上馬時趙仲旻便有些頭暈目眩,雖然用自己身上的官身免去了父親的懲罰,但畢竟是左監門衛大將軍的頭銜,正三品的環衛官!榮耀無兩的,現在卻被用來打了水漂!

趙仲旻怎麼能不恨?他不是恨趙禎,也不恨父親趙宗說,在他看來幾個平民百姓的良家女又如何?值幾個錢?被玩弄了便是祁國公府看得起她們!

但因爲這幾個女子丟了自己的左監門衛大將軍的職銜,趙仲旻豈能不恨?他發誓要悄悄的報復那些人家,但眼下先要把事情對付過去才行。

在趙仲旻看來,他今天還算是成功,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官身,但卻最少保住了父親的爵位,也保住了祁國公府!

他在入宮之前便以相好,最少要保住祁國公的爵位,最多便是把自己頭上的馮翊侯給拿掉,即便如此也不能拿掉父親頭上的祁國公!

騎上馬之後,趙仲旻便皺眉,宮門的角落裡家僕已經在邊上等候,上前之後趙仲旻便道:“你先一步回府,告訴父親立刻把那些女子放了,若是有傷的務必要醫治好,從夫人那裡取些精美衣物給那些女子換上,也命家中的老媽子給他們打扮一番!”

僕從立刻點頭道:“小的遵命,這就回府,侯爺還是從東華門出去,免得被堵在南薰門。”

趙仲旻瞪了僕從一眼:“本侯也想從東華門出,可身上未有穿宮腰牌,如何去得?你先走一步,本侯要向那些賤民“負荊請罪”嘞!”

瞧見趙仲旻陰冷的眼神,僕從立刻遁走,他知道一旦侯爺露出這樣的眼神,便是兇狠之時,無論他對那些百姓態度多麼真誠,背後只會更加無情的加倍奉還…………

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
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