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

鐵鷂子作戰多用魚鱗陣,當然不是因爲什麼文官陣形,其實說的好聽,他們的陣法叫魚鱗陣,說的不好聽,基本就是狼羣戰術。

魚鱗陣其實就是一個個小隊聚攏,然後朝對方防禦陣形全部衝過去的隊形,因形似魚鱗而得名。

一片魚鱗能有多大的威力?不會很大,但數十片,數百片的“魚鱗”那威力便不是區區康巴人組成的簡陋軍陣所能抵擋的了。

康巴人中大多數人不是很清楚這一點,但仁青東清楚,在看到吐蕃人使用火藥彈之後,他便知道,這是角廝羅故意在用他們實驗火藥彈的威力,實驗火藥彈在作戰時的威力。

這個時候若是還不走,那便是真的傻子,康巴人的號角再次被吹響,只不過這一次卻是撤離的號角聲。

明知不可敵,那就突圍撤退,包圍圈越大,防禦便越稀薄,這是必然的道理,即便是面對吐蕃人的十萬大軍,仁青東依舊不擔心他們被全殲。

說是十萬,其實能有一半便是不錯的了,其中有多少人是苦力軍?

這是吐蕃人的新兵種,其實就是在吐蕃解放了農奴之後,把一般的平民差遣來做苦力的差事,這些人組成的軍隊甚至連好馬都沒有,大多是駑馬,負責運送物資而已。

康巴人熟悉地形,打不過想要突圍離開卻不是問題,面對追殺而來的吐蕃人,康巴人的速度並不慢,很快便衝入山區消失的無影無蹤。

消耗戰,持久戰,對於吐蕃人來說便是一場災難,苦力軍雖然運來了大量的物資,但他們本身也是極大的累贅和消耗。

吐蕃不是全民皆兵的,即便是平民百姓雖有一定戰力,也最多隻能有護衛物資的能力,想要讓他們衝殺作戰,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康巴人最後還是成功突圍了,只不過付出了更爲慘痛的代價,死傷大半,但相比之下吐蕃人更加惱怒,在他們看來已經被包圍的康巴人就是插翅難飛的。

面對將軍們的不甘,身爲贊普的角廝羅卻渾不在意,他本來就沒有全殲康巴人的打算,也沒有必要,他此次對康巴人用兵不光是爲了懲戒康巴人,更多的是爲了奪取康巴人的土地,畢竟這裡距離四川路很近…………

在角廝羅看來,此次他們的進攻是相當不錯的,火藥彈的威力相當驚人,雖然康巴人聰明的發現躲避了火藥彈的方法,但這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而已。

以後火藥彈的數量只會越來越多,這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對康巴人軍陣的衝擊已經非常明顯。

康巴人的戰力在高原上並不弱,所以角廝羅纔會用上鐵鷂子對陣康巴人,這一戰用宋人的話來說就是一場軍演操練。

只不過對手從木樁,草人之類的東西變成了康巴人。

要想剿滅一個部族,最簡單的便是殺人,只要把康巴人殺乾淨了,無論婦孺全部殺掉便能使得康巴人消失在高原上。

這是仁欽桑波的意見,他作爲吐蕃的大相手段高明,角廝羅把他看作是自己的“祿東贊”,而自己也將成爲吐蕃的另一個松贊干布。

頭上頂着活佛的名義,角廝羅的信衆幾乎是所有的吐蕃百姓,這樣能把吐蕃的力量整合在一起。

大宋驅逐了佛教,在角廝羅看來那是因爲大宋皇帝無法駕馭佛教,單單排斥驅逐並不能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如同自己這般,吸納,融合,駕馭!

現在的吐蕃很強大,越來越像一個強大的王朝,舊貴族不斷的減少,擁護自己的新貴族不斷的增加,這使得吐蕃的實力不斷的強大。

角廝羅明顯的感覺便是可調用的軍隊越來越多,吐蕃的越來越富庶,但大宋的貨物越來越少,大宋禁商的這段時間是吐蕃最難過的時間。

大量來自中原而吐蕃所需的貨物消失在了吐蕃的大地上,只能依靠宋人商賈離開大宋邊境之後的走私,或是康巴人的販賣。

事實上康巴人和吐蕃人之間的交易只佔據了一小部分,所以角廝羅纔會肆無忌憚的進攻康巴人,吐蕃這樣的龐然大物所需要的貨物自然是海量的。

最主要的便是依靠走私獲取貨物,大宋的商賈非常聰明,他們知道吐蕃需要貨物,於是在出了鐵門關之後便會在那裡逗留等待吐蕃商賈的出現。

原本這些大宋商賈會在離開鐵門關之後把貨物賣給塞爾柱人,但吐蕃商賈會從塞爾柱人那裡買到貨物,如此對與吐蕃人來說價格高昂。

但若是從宋人商賈那裡去買,價格也不會便宜多少,但相對來說距離節省了下來。

鐵門關外便出現了一出非常不錯的交易場所,那裡不算是大宋的疆域,也不是塞爾柱的疆域,而於是一片荒地。

雙方都沒有排除兵甲的行爲,因爲一旦這麼做便是挑釁對方。

吐蕃人商賈和大宋商賈可以在那裡肆無忌憚的進行交易而不會有人知道,角廝羅對這一點非常滿意,沒想到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交惡居然給了吐蕃人以好處。

別人不知道,角廝羅卻是極爲清楚大宋皇帝的個性,一旦雙方用兵,大宋皇帝是絕不會輕易放下的。

角廝羅知道,大宋需要通商塞爾柱,那裡是大宋延續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塞爾柱的強大角廝羅也能看得見。

但這也印證了大宋皇帝的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大宋爲了通商,爲了前往西方,即便是擊敗了塞爾柱,也不得不和塞爾柱和談,大宋的商賈必須要貨物買到塞爾柱,以及遙遠的西方去。

而在鐵門關外,吐蕃卻成爲不少大宋商賈的買家,大宋商賈不用把貨物買到千里迢迢之外,便能在這裡拿到錢返回大宋,減少了舟車勞頓和其他風險。

同樣也給吐蕃帶來了大量的貨物,只不過有一點讓角廝羅非常難受,也讓整個吐蕃非常難受,雖然有能夠滿足吐蕃的足夠貨物,但價格實在太過昂貴。

若是吐蕃的商賈不能開出高價,那大宋商賈寧願把貨物賣給塞爾柱也不願賣給吐蕃,至於用強,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這些大宋商賈非常團結,從一開始就約定好,只要一家大宋商賈被劫掠,那所有人都不會再賣給吐蕃人。

從今往後也會有大宋的兵卒護送他們前往塞爾柱………………

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
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