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

看似是對冗長官員隊伍的一次削減,事實上卻是物盡其用,掛着虛名的官員趙禎不需要,大宋也不需要,這些都是什麼人?開國以來擠壓下的待選官。

有些人上了歲數還在待選官的位置上晃悠,通過寄祿官的頭銜每年從朝廷白白拿走俸祿,這和搶劫有什麼區別?至少在趙禎眼中就是如此。

現在寄祿官被取消了,所有人要想領取朝廷的俸祿,就必須要靠自己的官職,當下的官職,這就是在優勝劣汰,有能力的人自然能勝任,而沒有能力的人也將被趕着向前。

爲朝廷做事,爲百姓做事,用自己的所作所爲換取報酬,而不是依靠科舉後得到的官銜。

兩者有着本質的區別,年輕的官員拿着相當不錯的俸祿和待遇,他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也會死心塌地的爲朝廷,爲趙禎效忠。

若是不然,他們肯定會失去這一切,因爲臺諫院在一旁監督。

改制過後的大宋官衙需要大量的人手去補充,三省如此,六部如此,臺諫院依然如此,趙禎在砍去無用且臃腫的機構同時也把更多的機會挪了出來。

所有反對改制的人都錯了,他們的利益沒有受到影響,官職更是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更進一步。

這不是大宋官場的寒冬,而是一次春潮,人盡其用,物盡其用纔是趙禎這次改革的宗旨。

當大宋拖沓,冗長,滯怠的官制被一掃而空的時候,當朝臣們體會到什麼叫一人一責,高效辦公,高效追查的時候,便知道了什麼叫幸福。

彷彿是骯髒,雜亂,荒草叢生的亭臺樓閣忽然被打掃乾淨,連廊腰縵回的地方都變得曲徑通幽。

雖然只是改制後的短短几天時間,但卻給人以極大的熱情,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什麼是自己該負責的,連吏部負責任用官員都變得簡單起來。

這份舒爽的感覺讓所有人都看見了不同的世界,也對每天,明天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權利得到了明確的劃分,同樣責任也隨之而來,無論是那一件事,作對了都會得到朝廷的稱讚,做錯了都會變得明顯不那麼容易躲藏,同時也要負起自己的責任。

高效的辦公也在間接的影響着民間,所有人都清楚,現在的大宋朝堂已經改變了,不會如同原來那般拖沓滯怠,這是好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報紙上出現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評價,無一例外都是積極的,好的一面,並且舉出了實例讓百姓們自己去感受。

神都城中的哪條路損壞嚴重年久失修,工部下屬的路政院便會立刻派人修補,責任明確,效果顯著,同時誰家有冤屈,便可去臺諫下屬的登聞鼓院上告,非但不會受到責罰,還能有官吏熱情招待。

彷彿你去申冤是在幫他們的忙一樣,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登聞鼓院的勘磨製度和別的衙門都不一樣,其他衙門是一年勘磨一次,而登聞鼓院是四個月勘磨一次!

所有登聞鼓院的御史勘磨的標準都是以業績作爲標準,爲多少百姓申冤,該判多少冤假錯案,一條一例盡在其中,而他們也有人監督,誣告司的監察御史對臺諫院的同僚也不能放過。

王鶴作爲御史大夫不僅是臺諫院的長官,更是直接領導誣告司監察御史,直接對皇帝負責。

趙禎站在皇宮高高的闕樓上,俯視着整個皇宮中的衙門氣喘吁吁:“能不能弄個絞盤之類的東西,這闕樓越來越高了!每次朕上來都相當與一次長跑嘞!”

三才趕緊遞過一塊汗巾,臉色有些忐忑的說道:“官家,咱們也是上了年歲了…………”

趙禎把汗巾摔在三才的懷中:“廢話,朕知曉,青春不在,但瞧瞧三省六部以及臺諫熱火朝天的樣子,朕真的覺得還沒老啊!”

“三省的衙門不用怎麼變化,六部可有的忙了,尤其是衙門,這六部總共二十四司,官員約有近千人,再加上臺諫院,皇城之中雖然地方是綽綽有餘,可衙門又不是一天能蓋起來的,傳旨中書省,讓相公們先把朝臣們的辦公之地安排好再作打算,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樣一樣做!”

三才苦笑道:“官家,奴婢已經派人傳旨三回了,可工部的人說要先把朝臣們的官印告身做好,也要把舊的官印告身收回,一刻不敢懈怠,禮部的官員要整理禮法官制,其他的衙門也是要整理卷宗,尤其是這卷宗,有些在舊衙,需要盡數取回整理,否則便有遺漏之危!”

“得!這些人看到了一個新世界,熱情高漲,但朕開心不起來,這本應該是早就有的東西,今夜宮門徹夜開放,讓禁軍做好守備,朕知道有些人怕是早朝之前纔會趕出去,然後再趕回來!”

三才應聲便走,他要把這個史無前例的消息派人傳出去,當然他知道趙禎並非像是說的那樣不開心,而是高興的要飛起,從他不斷抖腿的動作就能看得出來。

剛走樓梯就被趙禎叫住:“派人傳話內侍省,讓他們的廚子把手藝都拿出來,朕的御廚不適合給朝臣們做飯,但他們卻能,儘量用上好的食材,記入尚食局。”

待三才走後趙禎望着第一次出現喧鬧的皇城各部,笑着點了點頭:“這纔是朕的辦公朝廷嘛!”

三才很快就回來了,在趙禎吃了一塊烤的相當完美的羊排之後回來了。

他對眼下闕樓中的一切已經習以爲常,宮中的任何地方都會有人去,唯獨這裡不會。

因爲乾宇殿兩邊的高大闕樓是大宋皇宮中唯一的禁地,除了天子和自己,誰也不能上來。

“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說給朕聽聽?”

三才點了點頭:“鴻臚寺併入禮部之後不願把手中的卷宗全部交給禮部,自己想要留一部分。”

“有關外朝的?”

三才點了點頭:“雙方正在“撕扯”嘞!”

趙禎拿起望遠鏡抽開便看向了禮部衙門順帶着問到:“還有呢?”

三才搖頭道:“別的也就沒甚的波瀾,只不過是歐羅巴來了個人,說是什麼傳教……”

“傳教士。”

“對,傳教士,也不是外使,鴻臚寺的人沒空接見,打發他卻不走。”

這倒有意思,趙禎想了想:“讓他去四方館等着,朕一會過去……”

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
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