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

趙禎相信親衛司會調教好那些飛揚跋扈的宗室,羽林衛的組建也是趙禎的計劃之一,爲的就是給宗室注入脊樑,這些宗室中的嫡子早晚會長大,並且在羽林衛的訓練之下會變成豪氣干雲的男子漢,到那時候怯戰,懼戰的大宋將會成爲什麼樣?

天下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堵永遠比不上疏。

一味的遏制宗室獲得權利還不如給他們一點甜頭並收爲己用。

無論是從禮法上還是道德上,這些宗室已經沒了可能造反的機會。

在封丘門的軍營中總是能聽到喊殺聲,這是基本的訓練之一,對陣雙方各自綁上紅藍兩色的綵帶扮演敵軍進行戰陣和搏殺的訓練。

陳彤一路上跟在趙禎的身後提心吊膽,相對於他來說每一個軍團彷彿都像是往他們的方向衝擊過來,雖然知道這些禁軍是不可能在軍營中造反的,可陳彤還是下意識的雙腿戰戰。

一直在宮中伺候官家的陳彤幾乎沒見過這種場面,如果一定要說見過也只是在當年太子平息趙元儼的叛亂時稍稍見過而已,兩軍相對,鎧甲刀劍齊全,弩箭與弓箭齊射,幾個呼吸之後倆個鋼鐵洪流便結實的撞在一起。

呼喝聲,喊殺聲,恍如真正的戰場,只不過有時參雜了幾句鄉間俚語的謾罵,這種謾罵卻沒讓兩軍變得和睦,總是能激起對方的怒火,激烈的衝突再次升級。

陳彤擔心的看着這一切,而趙禎卻一點也不擔心,在他看來軍人之間的這種競爭簡直是天經地義。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想爭搶第一名。

只不過在封丘軍營中的第一名已經從個人變成了團體,軍中雖然需要勇武過人之士,可惜相對於大兵團作戰來說更需要的是團結和堅韌,服從命令的士兵。

倆個兵團比拼的就是哪一方更加的協調和步調一致,哪一方的意志更加堅韌。

趙禎在校場的外圍站住,雙方的氣勢幾乎相當,都是氣貫長虹且勇往直前,趙禎彷彿看到了典型的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可如果雙方都是勇者,這可就有意思了!

對陳彤揮了揮手,立刻便有一張舒服的椅子被送到趙禎的身後,彭七在旁邊不斷的發出傻笑和驕傲的嘿哈聲。

陳彤看了看前面,看的津津有味的彭七,不是點評一兩句誰的箭陣更加整齊,就是誇讚哪一方的氣勢更加強大等等。

只不過看了一小會,官家便笑眯眯的轉頭往回走,一邊走一邊說道:“陳彤咱們走吧!勝負已分還有什麼好看的?”

彭七連忙跟上:“官家已經知道了輸贏?”

“紅軍略微處於下風,但這種下風很快會變成他的優勢,這其實是在給藍軍挖坑嘞!這次比拼是狄青贏了……”

趙禎的話讓彭七皺眉,出於下風爲什麼還會變成優勢?而且官家居然知道紅軍是狄青?

戰場上瞬息萬變,狄青的紅軍方正看似處於下風,前軍已經頂不住藍軍的前鋒衝擊,可轉瞬之間,隨着一聲哨響,紅軍的前軍迅速向後回退,兩翼如碩大的鉗子一般夾住藍軍的突進。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彭七看的目瞪口呆,官家怎麼知道紅軍有後手的?

面對彭七的追問,趙禎只能高深莫測的說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他想說的是,因爲紅軍是狄青……只要知道狄青是哪一方然後倒推不就成了?

這小子的用兵之道越來越狡猾多端,如果要攻城拔寨,趙禎一定會選擇藍軍楊懷玉,但如果是兩軍對壘沙場爭鋒,趙禎一定會選擇狄青。

一個剛猛過剩,一個瞬息萬變。楊懷玉的戰陣充滿了一往無前,而且他的士兵多時不要命的衝殺,沒有一點膽怯,如果這是真正以命相搏的戰場廝殺,藍軍不一定會被紅軍擊敗。

狄青把兵者詭道這一戰場法門發揮到了極致,軍陣左突右奔變化無常,士兵彷彿就是他手中的魔方一般隨意變動,總能在適合的時候如毒蛇一般猛然出擊打殺藍軍。

說實話如果是趙禎自己面對狄青,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帶着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擊穿他的軍陣,如果不能做到擒賊先擒王的拿下狄青這個總指揮,那就只能帶着散兵遊勇跑路了……

除非狄青的軍隊已經能做到脫離主帥獨自作戰的地步,想想趙禎都覺得可怕,冷兵器時代,優秀的將領和如臂揮指的士兵就是勝利的保障!

狄青的天賦已經完全超越了這一點,他手下的士兵幾乎如機器人一般精準的定位着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前進擊敵,什麼時候需要後退防禦,幾乎做到了步調一致。

但狄青最大的缺陷也暴露出來,他想要贏得一場戰爭就離不開一支聽從指揮的部隊,能夠接受他所指揮的軍隊想要成軍怕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可一旦達到狄青的要求,趙禎不認爲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和狄青的鐵軍抗衡。

鐵軍,這是所有禁軍中對狄青所部的稱呼,雖然臉上充滿了鄙夷,可心中卻有着無比的嚮往,如果誰能在鐵軍中獲得一席之地,那他將會獲得無數的禁軍的尊重,到哪都會有大拇指挑起誇讚一聲:“好男兒!”

狄青匆匆趕來,在趙禎面前單膝跪地道:“末將狄青參見官家,請恕臣甲冑在身不得施以全禮!”

灰頭土臉的楊懷玉也來了,看見狄青在趙禎面前行禮趕緊跟上道:“末將楊懷玉叩見官家!”

都是軍中的良將,趙禎笑眯眯的揮手道:“免禮,剛剛的廝殺還快意否?”

“痛快!”“不痛快……”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但說出的話卻相差甚遠,趙禎微微點頭道:“棋逢對手將遇良材,朕看的倒是很痛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有的時候短也是一種優勢,就看你如何運用了,當然朕只能說說具體還要看你們自己怎麼把握。”

狄青和楊懷玉對視一眼齊齊的點頭道:“末將多謝官家指點!”

趙禎對兵事的瞭解和狄青楊懷玉完全不同,他不是從戰陣出發而是站在更高的戰略角度,楊懷玉和狄青則是戰場廝殺的將軍,而趙禎則是穩坐中軍的統帥,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狄青與楊懷玉二人一個銳意進取,一個變化多端,看似是冤家對頭可卻相輔相成,在真正的戰場上把這兩人運用自如,趙禎相信大宋軍隊的戰鬥力將會被髮揮到極致!

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
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