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

原本康巴人的土地在漢家王朝的統治之下,唐時屬羈糜金川州,在大宋屬於東西嘉良州,但事實上也是屬羈縻州,只不過對於大宋來說,這塊土地的控制權已經不在手中。

雖然嘉良州距離成都府並不算遠,但高原氣候卻把大宋和吐蕃分割開,也把成都府和嘉良州分割開了。

成都府的統治範圍並不能延伸到地域上較近的嘉良州,同樣大宋也沒有辦法統治那片土地。

只不過在大宋拿下青海路之後,大金川的東面已經全部被大宋掌握在手中,而坐落在大金川西面較近的哲雪和丹巴便深受大宋的影響。

這裡是康巴人的故鄉,也是他們的土地,由於他們和吐蕃人的種種不同,使得大宋對他們並沒有侵略性和威脅。

但即便如此,康巴人依舊被宋人當作是吐蕃人的存在,即便是他們會解釋自己和吐蕃人的差別,可惜這種觀念在大宋百姓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在所有宋人眼中,高原上居住的都是吐蕃人………………

現在趙禎要做的就是把康巴人和吐蕃人徹底的分開,讓大宋在某種意義上承認康巴人不同於吐蕃人。

蔡伯俙雖然人在涼州,但他的手卻伸到了成都府,身爲涼州轉運使的蔡伯俙擁有很大的權利,當然他的身上還有一份密旨,否則即便是蔡伯俙權利再大也出不了他的涼州,成都府知府田況也不會全力配合他。

要知道私通吐蕃的罪名可是不小,一旦追究起來,罷官奪爵都是小事,說不得還要發配流放或者處以極刑!

趙禎作爲帝王早已習慣未雨綢繆,分而化之是最好的手段,也是最低成本的計謀,上兵伐謀便是如此,但這樣的手段卻不是趙禎最先想出來的,而是作爲太子的趙旭…………

對於趙旭能有這樣的想法,趙禎非常滿意,這說明他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思維方式,能夠巧妙的解決一些複雜的問題。

看似簡單的一點,但卻並非是一般人能夠想到。

康巴人趙禎是見識過的,準確的來說是上輩子見識過,這些豪爽的高原民族彷彿天生就是商人,勇敢中透着精明,高大中透着內秀,是一個萬萬不可小覷的民族。

康巴人大都身材魁梧,面容剛毅,長髮披散有如雄獅的鬃毛,是典型的美男子和天生的戰士。康巴人都是天生的商人,有經商世風,大商家層出不窮。

趙禎從後世康巴老鄉那裡獲得了辨別康巴人的訣竅。

見到氣宇軒昂的藏族人後只要稍稍打聽便知道,他們多半都是康巴人,你接着再細看他們的臉膛、肩膀、軀幹以及四肢,就會越發覺得是這樣,因爲這已幾乎成爲一種共識了。

無論面部表情還是體態,康巴人都是嚴肅而沉着的,少有言語,但他們的眼睛裡卻滿是精氣神,一個個內心都熾烈着,彷彿有壓抑不住的激情。

相對於吐蕃人來說,康巴人更愛遊牧,酷愛馬。

在趙禎看來,馬代表一種生存狀態上的自由,還代表了一種馳騁着強悍的力量。這是康巴人和吐蕃人最大的區別,康巴人中幾乎沒有農奴,因爲刀也是康巴漢子的珍愛之物。

自由,馬匹,寶刀最純粹的康巴人愛這三樣東西勝過愛自己的女人。

趙禎在上輩子還聽康巴老鄉說過,康巴人以強悍不畏死爲榮,當年全藏抗擊英國等侵略軍時,康區的戰士最令敵人膽寒,即使出家爲僧者也是不惜性命奮勇殺敵。那些斬敵無數並倖存至今的康巴將軍的大刀長可及人,沉重無比,隱有森森的刀芒,常人無膽把拭。

而現在的康巴人也不可小覷,這些人在吐蕃的東面靠近大宋,而最常出現在大宋邊境線上的卻是康巴強盜…………

康巴人信奉“病死爲辱,刀死爲榮”的信念,當他們實在缺少東西的時候,只能通過最簡單的辦法獲取,劫掠便成爲最好的辦法。

但康巴人並不會傷及無辜,更不會屠戮婦孺或是弱者,在他們眼中對弱者揮起長刀是對神靈的不敬,是對自己的侮辱。

於是乎無論是成都府,還是附近的利州路亦或是秦鳳路都遭受過康巴強盜的搶劫,但搶劫的東西和手段卻讓大宋的百姓和官員哭笑不得。

大量的康巴強盜只是把百姓家中的“鍋碗瓢盆”劫掠一空,有時瞧見窮苦人家,甚至會留下一袋子鹽巴……顯然在康巴人眼中,鹽纔是最爲珍貴的東西。

康巴強盜搶劫的是鍋碗瓢盆,是各種實用的器物,他們並沒有搶劫大宋百姓手中堆積如山的糧食,或是一疊一疊的官鈔。

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鍋碗瓢盆真的不值錢,更別說桌椅板凳或是髮梳銅鏡之類的東西了。

各地官員甚至都不會把這種劫掠當作是劫掠,地方守軍也不會因爲這些東西和康巴人拼得你死我活。

之前邊地駐軍還會前來圍剿,一場激烈的衝突下來雙方互有損傷,當邊軍將士拖着疲乏的身體回來之後,卻得知康巴人只是搶了一些生活用品,既沒傷人性命,又沒劫掠糧食財富後便處於蒙圈狀態。

之後“康巴強盜”再出現之後,邊軍都懶得出動,只要你不向這些“可憐”的康巴人亮刀子,那康巴人就不會動手,只是小心的拿走他們需要的東西,再留下一點鹽巴。

從此之後,川陝四路的百姓便知道了一個道理,康巴強盜並不可怕,他們只是需要生活所需而已。

於是川陝四路的邊州百姓人家都會多備上一套生活所需的奇物,每當“康巴強盜”來的時候,便會放在城鎮之外的十里亭中,任由康巴強盜“自取”。

逐漸的,雙方之間也形成一種默契和信任,康巴人並不會佔便宜,他們開始逐漸的用牛羊來交換,有時甚至會留下刀劍和彎弓,甚至是戰馬…………

這就讓川陝四路的地方官看到了一些“發財”的門路,既然如此那就把十里亭當作是一種交易的地點豈不是更好?

於是便有了蔡伯俙的通商,當然他也不算是通商,而是一次走私摸索。

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
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