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

對於這三人,趙禎從沒有過欺瞞的想法,若是連一國相公都不知曉皇帝的目的,那最終雖然會成功欺騙過天下人,可事情卻會往出人意料的地方發展,最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軍中有彭七和楊懷玉這對一正一副的兩位主將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朝中自然也要有人主持大局,他們要積極的配合這次行動,也要有能力在最關鍵的時候協助皇帝控制住大局。

龐籍是多年的相公了,而夏竦更是趙禎身邊的一個老狐狸,包拯掌管財計,即便不想讓他知道都不行,還不如主動告訴他。

狄青緩緩走進勤政殿,在看到龐籍三人後顯然長舒了一口氣,他就怕來的人太多,最後對他口誅筆伐,現在看來官家果然英明,只挑選了三個朝中最穩重,最知曉利害的相公前來。

他的責任很簡單,向龐籍三人闡述這次華夏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略欺詐。

狄青不愧是軍中的軍神,他用最簡練的語言和方式便向龐籍等人解釋的一清二楚,在聽完之後,三人卻目瞪口呆,不單單是要集結大軍與宋遼邊境,還要進攻遼朝的北安州和澤州?

大宋的水軍還要攻打遼朝的蘇州,這簡直就是全面開戰的信號,即便是遼人也不有任何懷疑的相信吧?可現在的問題不再這裡,遼人不可能讓大宋如此攻伐毫不還手吧?

若是宋遼之間打的難捨難分又該如何?如此是緩解了遼東石元孫的壓力,可卻把大宋提前牽扯到了宋遼戰爭之中,到時間若是因爲這次佯攻變成全面開戰又如何收場?

面對三位朝廷相公的逼視,狄青這位軍神也敗下陣來,乾咳一聲道:“我只是擬定作戰之法,至於其他便不再某的管轄之內……”

言外之意很清楚,自己只是爲別人辦事,你們三位要問還是去找正主,別來找我這個樞密使的麻煩…………

三人又把目光投向了趙禎,最終趙禎也拜下陣來,三個臭皮匠都能賽過諸葛亮,何況是三個老狐狸?在朝中混了這麼長的時間了,若是沒有這點頭腦反倒叫人驚訝。

“陛下,老臣只是想知曉,這遼東真的就對我大宋如此重要?單單是黑土地也不至於幾乎傾盡國力而爲之……”

趙禎微微搖頭:“不光是黑土地,遼東的礦石之豐富世所罕見,銅礦,銀礦不說,還有金礦,大量的黃金就埋在地底下,格物院的人早已去了遼東勘察。

他們傳來消息,在長白山女真部發現了金礦,數量之大遠超世人想象,且在遼東各地皆有金礦之探報,可謂是數量驚人……金礦伴生銀,還有銅,數量不知幾何……”

趙禎的話就像是一支強心針,猛地紮在了包拯的身上,讓他的眼睛放光,嘴中不斷的吸着涼氣,金銀銅,這三種資源是大宋最需要的東西,他們是穩定交子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經濟的一大動力。

有了這些東西,別的不說單單是交子的數量都能增加,促進整個大宋經濟的發展!

所謂財帛動人心,連龐籍和夏竦二人都無法反駁,直愣愣的看着眼前狄青拿出的輿圖:“怕還不止這些吧?官家何必與老臣藏着掖着,一併說出來便是。”

趙禎苦笑道:“人越活越景明,這話一點也不假,你們兩人怕是已經看透了朕,朕也就不瞞二位相公了,遼東必須拿下,朕已經派人在那築城了,爲的便是長久經營遼東,此地土地肥沃,金銀銅產出驚人,我大宋百姓完全可以遷居於此,以減緩中原人口之多!”

趙禎的話一出口便讓龐籍和夏竦微微點頭,由不得他們不同意,現在官家給出了一個絕對無法否決的理由,大宋的人口太多了,需要往外遷徙一部分,而遼東的土地最爲合適。

遼東不單單是爲大宋攻伐女真選取的一塊要地,更是大宋轉移人口的重要途徑之一,土地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大宋的人口逐漸形成一種爆炸式的增長,在原有基數的促使下,大宋的人口增長驚人。

隨着災害的風險被降到了最低,人口的發展是恐怖的,短短的十年時間裡,大宋的人口翻了一番,這在一開始還沒有什麼,土地的產出能養活這麼多的人。

但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再過十年之後呢?

朝中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人口基數越大,未來的人口便會越多,而且隨着物質的繁榮,大宋的衛生,醫療條件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新生兒的成活率大幅增加,對付天花的牛痘疫苗也在一次“偶然之中”被發現,沒有大規模的瘟疫和災難,人口的增長便愈發不可收拾起來。

有了人口就需要土地來養活,多出的人口便需要更多的土地,這已經是大宋避免不了的一個重要問題。

工廠雖然能吸納一部分農人,但大部分農人已久是要靠土地的產出過活的,若是人多地少的情況愈演愈烈,今後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這些問題卻有些早了,大宋還沒到這個時候,只不過趙禎默認了這件事情,早晚有一天大宋的土地會不夠,還不如現在就開始尋找出路也沒有什麼錯。

大宋的糧食和是完全足夠吃的,即便人數再翻上一倍,雖然沒有肥料和後世那般產量驚人的良種,但大宋的稻米和小麥已經經過了嫁接改變,產量相較以前好上了許多,尤其是占城稻嫁接出的新稻米,在南方不僅產量高,在北方還耐旱耐寒了些。

但這是人口翻上一倍的問題,若是三無倍,若是十數倍呢?大宋還能養活這些人嗎?接過肯定是否定的。

當然,趙禎不會告訴把這事情告訴龐籍和夏竦等人,否則遼東對大宋的作用必將大打折扣,而現在,大宋對遼東勢在必得!

遼東的土地,遼東的資源,遼東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寶貴,而大宋所作的一切都是將遼東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龐籍和夏竦小聲議論了一下,很快得出結果,只要控制住大軍,給遼人施加壓力,待石元孫奪取女真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從遼朝撤軍,局不能耽擱!

趙禎長舒了一口氣,可見遼東之貴已經深入龐籍等人的心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
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