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

吐蕃人在邊境發現了一件天大的事情,大宋的青海路在不斷的集結大軍,而且青海路的邊軍更加頻繁的調動和駐防,對邊境的巡邏也增加了數倍有餘。

大宋的這樣舉動立刻讓吐蕃人緊張起來,吐蕃人很清楚自己和大宋之間的關係,雖然說不上是在交戰,但卻也是劍拔弩張,邊境上少有風吹草動,雙方之間都會草木皆兵。

吐蕃人在防備大宋的同時,大宋這邊也在防備吐蕃人,這是雙方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大宋突然之間的調動讓吐蕃人亂了陣腳。

在吐蕃朝堂看來,大宋在段時間不會對他們發動進攻,甚至都不會越過青海湖,角廝羅深知大宋皇帝是一個穩重到極點的人,他爲了一場戰爭甚至不惜準備三年的時間。

但青海路的動靜卻推翻了他的猜測,這樣大規模的調兵,增加士兵數量,在某種意義上不再是大宋的操演,而很有可能是一次藉着“操演”名義的進攻。

畢竟大宋皇帝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麼幹了,自從趙禎以操演的藉口突襲燕雲十六州後,對於操演一詞天下人都會有着別樣的理解。

誰也不能相信大宋就不會藉着此次操演的名義突然出兵吐蕃,小心爲上是吐蕃人的一貫做法,他們自認爲自己擁有高原屏障,但他們依舊密切的觀察着大宋在青海路的一切部署。

在吐蕃人看來,這裡曾經是大宋西征的主要通道,也是最好的一條通道。

角廝羅和整個青塘在這裡吃過大虧,但現在的吐蕃不同了,它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王朝,是一個團結的王朝,是一個在宗教引導下,在角廝羅這位偉大讚普帶領下的王朝。

這樣的王朝能夠擁有多大的力量?在角廝羅看來最少超越了曾經的吐蕃,掌握了火藥配方之後的角廝羅更有底氣和宋軍一戰。

各種各樣的消息彙集到了邏些城,在紅宮之中,角廝羅不斷的看着來自各地的邊關文書眉頭緊鎖,吐蕃的官員已經在他的安撫下退走了,不光要安撫這些官員,還要給他們以信心,這纔是他角廝羅這位吐蕃贊普該做的事情。

而仁欽桑波卻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吐蕃南部的康巴人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大軍基本全部撤回。

這讓角廝羅鬆了一口氣,對於現在的吐蕃來說,多一份力量就是多一分勝算。

圍剿康巴人在於時間而不是在別的地方,但仁欽桑波也帶來一個壞消息:“贊普,康巴人的智者仁青東帶着一些殘部穿過大金川前往宋境了,據說成都府還接納了他們!”

“這些康巴人的確是高原上的勇士,他們居然能夠在本贊普的親自圍剿下逃走數萬人,實在是讓人驚歎他們的能力。”

仁欽桑波笑了笑:“也不全是如此,康巴人對地勢瞭解透徹,知道該走那條路前往大宋,知道我等不敢追擊過境,但眼下康巴人所剩的不過是老弱病殘,對我吐蕃已經沒有威脅,眼下是把康巴人的土地收歸朝廷,用這些土地對那些有功於吐蕃的人進行封賞…………”

角廝羅同樣露出笑容,點頭道:“這時候就要看誰能帶來大宋的消息了,不少人都去了大宋的邊境,希望在那裡探聽消息來,但只有正真的進入大宋的土地,才能知道消息的準確與否,本贊普不覺得宋人會在這個時候動手奇襲吐蕃。”

仁欽桑波的臉色變了變:“不知贊普從何而知?”

角廝羅指了指東面道:“大宋皇帝是個穩重的性格,若是真要對我吐蕃人用兵,絕不會如此大張旗鼓,眼下調集軍隊,物資,大抵是要和我吐蕃對峙,讓我等時刻提防罷了。”

仁欽桑波皺眉道:“宋人狡詐,大宋皇帝更是善出奇謀,眼下宋軍在青塘故地施以重兵,我吐蕃當小心應對,以防有變,再者說提防宋軍也可使吐蕃之內的臣民心中安穩些。”

角廝羅自然願意聽從仁欽桑波的勸誡,點頭道:“如此便加強對宋軍的窺探,同時調遣大軍嚴陣以待,宋軍若進,則迎面痛擊,若詐則以不變應萬變!”

仁欽桑波讚道:“贊普這般最是穩妥,臣已派人潛入青塘故地,不日便會有準確的消息接連傳遞而來。”

角廝羅從錦榻上起身,看着仁欽桑波道:“大相多多操持此事,眼下康巴人已經敗亡,大軍又調回,那片土地許多人眼紅,爭論不休之下,以劍拔弩張,各部雖說已經歸附朝廷,但多有踟躕,朕要用康巴人的土地,讓這些人都閉嘴。”

仁欽桑波讚道:“贊普好計策,趨利而行之人必被利所困,眼下這些部族之間還有齷齪,全靠贊普斡旋,但仁欽桑波以爲時機已到,當利用康巴人的土地,讓這些人付出代價了!”

“朕亦有此意!”

兩位吐蕃君臣相視一笑,但眼睛中卻透露着一絲殺機。

吐蕃和大宋一樣也有自己的問題,吐蕃的統一才過了多少年,多少的社會矛盾在不斷的爆發出來,甚至連角廝羅引進漢傳佛教和吐蕃的佛教也存在着矛盾。

這是讓角廝羅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在他看來佛教就是佛教,即便是吐蕃佛教和漢傳佛教稍有區別,也應該互相包容,留爲己用。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角廝羅並不知道,宗教其實是狂熱的,複雜的,信仰之戰更是會演變成強大而又激烈的戰爭。

漢傳佛教的勢力在吐蕃越來越龐大,這是角廝羅一手造就,大宋已經沒有了適合佛教成長的“土壤”但吐蕃卻對佛教敞開了懷抱。

自從賢覺的法師帶領苦行僧到了吐蕃之後,經過角廝羅的宣傳和他四處的“講法”,漢傳佛教在吐蕃得以傳播的很快。

佛教在天竺和在漢地完全是兩樣的存在,漢家文明對佛教的改變是強大的,因爲漢家文明本就善於把別人的東西歸納爲自家的東西。

改變宗教對於漢家文明來說並非是一件難事,要讓佛教更加適合當地的發展,賢覺自然也要讓佛教更加適合在吐蕃發展………………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