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

趙禎對以色列的幫助並非在於他對大宋宗主國地位的肯定,也非是以色列在名義上依附大宋,成爲大宋諸侯國的利益相關。

而是別有所圖,以色列的位置十分重要,雖然是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小國,但卻有着相當好的地理位置,無論是與塞爾柱還是與羅馬帝國之間,都有着緊密的交流。

猶太人是真的怕了,恐懼了,纔會想出如此荒唐的辦法,事實上他們在一開始還是抱着看戲的態度對待十字軍東征的事情。

畢竟在猶太人眼中十字軍是衝着繁忙的絲綢之路而去的,他們與塞爾柱人有着直接的矛盾,同樣也與東羅馬帝國有着巨大的矛盾。

但東羅馬帝國被吞併了,神聖羅馬帝國第一次完成了令世人瞠目結舌的壯舉,重現了羅馬帝國的版圖。

並且連名字都直接改爲了羅馬帝國,雖然去掉了神聖二字,但卻顯得更爲恐怖和嚇人。

羅馬帝國,這個曾經讓地中海沿岸顫抖的帝國再次出現時,猶太人便立刻覺得大事不妙,以最短的時間與塞爾柱人結盟。

他們認爲只要與塞爾柱人結盟,並且開放國境,允許朝聖者順利抵達,那麼羅馬帝國就沒有攻打他們的可能,但事與願違。

這個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貪婪的野心,小亞細亞,這片美麗而高產的平原被羅馬帝國納入囊中,而十字軍接下來並非是要與塞爾柱帝國硬碰硬,而是選擇了進攻以色列王國,他們的旗號依舊鮮明,奪取聖城耶路撒冷!

原因很簡單,以色列王國雖然小,聖城雖然對所有朝聖者開放,但那裡實在是太過富裕了,大量的財富和貨物彙集在以色列王國,無數的財富鋪就了入侵的道路。

十字軍中流傳着一首聖歌,不斷的激勵着狂熱的信徒向聖城進發,當聖歌傳到了耶路撒冷的時候,猶太人便開始準備防禦。

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宋派出求援的使者,這一次是以色列王國的生死存亡之時!

塞爾柱並不能給以色列王國以實質性的幫助,他們甚至不願意在埃德薩以及蘇摩爾拖延十字軍的前進。

顯然這位盟友以自己的利益作爲考量,打算拋棄以色列以爭取寶貴的時間。

“朝覲古老聖城,瞻仰聖殿緬懷往事,聖哉,耶路撒冷!忽聞孩童的歌聲,彷彿笑語喧騰,天軍天使遙相呼應,迴盪響徹天庭!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敞開城門,歡唱!和撒那,在至高處,和撒那,頌君王!”

這是耶路撒冷耳熟能詳的歌聲,但在十字軍的口中卻被加上了許多內容…………

“如夢過境遷,滿城沉寂一片,不聞孩童歡笑歌聲,陰雲蔽了天空,日月無光大地陷入了黑暗,遙望十架隱約若現,孤立遠山之巔!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聽啊,天使歌唱!和撒那,在至高處,和撒那,頌君王!驀然看見奇妙異景,大地已換新裝,金波閃爍雲海中,聖城矗立輝煌;上主榮光普照寰宇,城門四面大開,召喚天下千萬衆,和受恩主鴻賚。

夜間何需星月照耀,白晝何需太陽?這是新城耶路撒冷,永遠屹立堅強!偉哉聖城,耶路撒冷,千秋萬古永長!耶路撒冷!耶路撒冷!長夜已過,歡唱!和撒那,在至高處,和撒那,萬古永長!永世無疆!”

後半的歌詞就是在對耶路撒冷的進軍的鼓舞,也是促使十字軍狂熱戰士的動力。

現在的以色列王國相比立國時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那時候無數的鮮血和生命換取了以色列的今天,而現在,以色列王國即將面臨立國以來最強大的挑戰。

環顧四周,沒人能夠幫助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遠在東方的宋帝國,而使者雖然早早就派出,可宋帝國即便是有援軍抵達,也需要最少三個月的時間,這還是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況下。

何況宋帝國的援軍要麼從海上花費更長的時間抵達,要麼便是穿過塞爾柱王朝從陸上抵達,可塞爾柱人會給以色列王國提供這樣的幫助嗎?

在猶太人看來,塞爾柱是不會允許宋帝國的軍隊穿越他們的國境,何況宋帝國會不會幫助以色列王國還是一個問題。

猶太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希望摒棄在外,他們知道是時候該拿出所有的一切爲了自己最後的國家而戰了。

這個民族自從被巴比倫王朝攻陷之後,所有人都顛沛流離的成爲奴隸,即便是後來波斯人允許他們返回自己的家鄉,並且修建聖城耶路撒冷之後,他們依然沒有自己的王國。

現在他們好不容易復國成功,且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繁榮和穩定,而災難如影隨形,彷彿受到了上帝的懲罰。

因爲猶太人的財富,他們再次成爲十字軍眼中的獵物,一旦奪取以色列王國,龐大的財富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便是羅馬帝國的囊中之物。

如此一來與塞爾柱人作戰便是更爲輕鬆的事情,因爲十字軍的力量會更爲強大!

但誰也不知道,想到這個辦法的人居然會是一個六歲的孩子,亨利四世雖然沒有足夠的眼光和智慧,但他有腦子,有耳朵,在大宋的時候,他從趙禎那裡“無意中”聽到了一些關於西方局勢的討論。

爲此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險頭屑偷竊的這個皇帝的手札,一份關於西方世界的手札。

手札中明確的記載了羅馬帝國的現狀,以及亨利三世的伏筆,同時也感嘆亨利四世還是一個孩子,需要更爲強大的力量幫助他轉移國內的視線,讓他成功登基即位。

在這手札中甚至還詳細寫明瞭如果是宋帝國的皇帝自己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去做,內容也是極盡詳細………………

於是亨利四世便有了最好的辦法,命令還在法蘭克尼亞王朝掌握之中的十字軍向耶路撒冷進發,以攻陷這座聖城爲契機,佔領整個以色列王國,如此大量的財富和土地便能夠讓所有人閉嘴,一致對外的解決與塞爾柱之間的矛盾!

當然,這孩子根本就不會知道,其實這份手札是趙禎送給他的禮物,同樣也是大宋介入西方的完美契機。

趙禎現在早已從成熟變得老謀深算,即便是一個孩子都在他的算計之中,當然這孩子的能力相當不錯。

一環扣一環的完美計劃,讓大宋有機會於西方世界接觸,並且融入其中,也有機會讓趙禎培養趙仁,讓他成爲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只不過他統治的不是大宋的土地,而是西方世界的土地。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