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

平淡的話,聲音沒有一絲撥動,但卻如同泰山壓頂給了張儉沉重一擊,徹底屠戮契丹人,難道他趙禎打算把整個契丹滅族不成?

這句話也瞬間讓張儉想起了歷史上慘無人道的大屠殺……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這一切都是都是浩劫。

然而到了契丹這裡,要想徹底屠戮可就不是幾十萬人的問題,二十數百萬,契丹這幾年時間的吞併和發展,人口急劇增加,已經比聖宗皇帝時的人口翻了一番。

最多時已經有九百萬之多,但隨着燕雲的丟失,西京道,東京道,中京道的不斷被吞併,契丹的人口也在下降,連同從臨橫府撤走的百姓加上草原上的人口約有五百萬之多。

“陛下打算逆天而行,行昏庸無道之舉?”

趙禎奇怪的望着張儉,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伸出雙手掌心向上的聳了聳肩膀:“張儉,難道你到現在也沒有想明白那個桎梏嗎?“吾欲滅汝,與汝何干?””

轟動一聲…………張儉只覺得這句話在他的心中炸響,這話語實在是囂張到了極點,可謂是鴟張蟻聚!

哆嗦着嘴脣,張儉甚至大不敬的指着趙禎直呼其名:“你趙禎好歹也是天子,豈能說出如此張狂之言?!我大契丹當初也是入主燕雲氣吞東西…………”

趙禎擺了擺手:“這些都不重要,眼下是你契丹日落西山,窮途末路!如同螻蟻比之魁虎,豈能同日而語?我宋之強大震懾萬邦,西海皆臣唯有你契丹殘喘,朕豈能留你?”

看着已經呆呆坐在原地的張儉,趙禎長嘆一聲:“朕不該與你說這麼多,但朕想起一個笑話來,今日便講與你聽一聽,聽完之後你便明白。”

張儉不再說話,而是緊緊的盯着趙禎,他不期望趙禎能說出什麼好話來,講笑話?他大宋皇帝難道這麼有閒情逸致給自己講笑話?

其中必有深意。

“從前有一隻螞蟻,其與滾糞郎乃好友,一日滾糞郎吹噓自己何其厲害,揚言道:這糞球巨大如山,我亦推之如輪,我壯也!你所不及…………”

不光是張儉,便是四周的將士也豎起耳朵聽,他們也想知道爲何官家用滾糞球的滾糞郎和螞蟻作比喻,這兩樣東西可都沒有好。

趙禎看了看四周,又看了看張儉,見他還是那副仇人的表情便又繼續道:“蟻不答,而專心躲於草葉之後,滾糞郎怒曰:“何故不答?!汝怯也?”

蟻曰:“噤聲,北面象來,瞧我絆這廝與地也!”象至,二者皆糜也…………”

噗哧…………叮呤咣啷…………

三才手中端着的暖壺掉落在地,整個人蜷成了蝦米,邊上的宋軍將士亦是如此,即便是對面一直苦大仇深的張儉亦是有所笑意,唯有趙禎風輕雲淡。

盯着張儉看了許久直到他發毛,才緩緩開口道:“這就是朕當年看待你大契丹國和西夏時的感覺。朕先滅西夏,再滅契丹,與爾等毫無干系,只不過是必然之舉。你滿口仁義道德與朕何干?如同螞蟻的腿伸得再長,難道就能絆倒大象?”

張儉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四周將士的聲音也越笑越大,每個人如同無盡的嘲笑契丹的不自量力,也再嘲笑他張儉的假仁假義。

此時張儉漲紅的臉不再是憋笑,而是因爲憤怒和羞愧。

他明白趙禎的意思,如同草原狼獵兔,與兔子做了什麼毫無關係,這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求生求存,一切都是以狼爲主,而不是兔子。

只不過是他趙禎的比喻太過……太過輕蔑而已。

這不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輕蔑,也不是強者對弱者的輕蔑,而是根本就毫不在乎的輕蔑,因爲不在乎契丹,即便是契丹做出掙扎很反抗也不在乎。

眼下趙禎的模樣不像是贏得一場戰爭的勝利者,而是更像是一個在路上不斷向前趕路的旅人,窗外的風景是好看,也最多是轉一下頭,看上幾眼而已,卻不會留下多少注意。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一道風景而已,風景或有不同,但風景就是風景,也許會在心中留下一點,但卻不會阻礙前進。

現在的契丹就是他大宋天子眼中的風景,並不是很重要,他的目的也很簡單,並不是攻取上京城滅亡契丹,而是要讓華夏一統草原。

在張儉看來,漢家王朝並沒有真正徹底完全的統治過一次草原,或是征服過,或是毀滅過,但從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爲何?

因爲漢家的農耕就不適合草原,草原有自己養活自己的方式,不是靠種地,也不是靠的經商,而是靠逐水草而居的遊牧。

茫茫的草原上分散了多少的族帳,部落,甚至是小部族誰都不知道,有些人家甚至三五人的散落在草原上放牧爲生,若不是年節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在哪!

草原有多大?

大到不可想象,別說是百萬人,就是千萬人散落其上也不是那麼容易尋找的。

現在大宋皇帝要進軍草原,這龐大的隊伍和漫長的路線就是個問題,即便是打下來了,如何去統治?

這些東西他張儉能想到,趙禎同樣能想到,瞧着他還保有一點自信,趙禎笑眯眯的望着他道:“你是不是覺得朕還統治不了草原?”

張儉回頭望向趙禎道:“陛下當然能擊敗或是征服,至於統治,嘿嘿…………”

不惱不火,趙禎指了指腳下:“你覺得這臨橫府以後府會變成什麼模樣?”伸手又指向遙遠的東方:“你再想想東京道變成了什麼模樣,或是西京道,亦或是中京道。這些都曾經是你契丹人的土地,而現在呢?”

張儉帶在原地,他趙禎說的沒錯,這些地方原本是契丹的土地,也有草原遍佈其中,或是不適漢家耕種,可後來…………

張儉慌了,雖然不想承認,但確實如他趙禎所說,只要是落入大宋手中的土地,很快就會變爲漢化統治,一者是漢家百姓的人口衆多,完全可以完成遷徙移民,二來便是漢家的教化。

出生文臣的張儉自然知道儒家教化的厲害,這東西看似無影無形,卻能改變人心,現在的契丹之所以不似原本草原上的民族,最大的原因便是受到了儒家的影響。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這是現在大宋儒家的主要教義,以此爲教,天下豈能不安?

大宋的宗族完全把地方上的百姓攏絡其中,他趙禎又打破宗族,打破皇權不下縣,派遣官吏進入村社之中,想想張儉都覺得不寒而慄。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