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

“兄長,大宋皇帝國書以至,我等該如何是好,李元昊的死雖成就我沒藏家,但卻也留下一堆爛攤子讓我們收拾,如今國朝剛剛肅清野利氏一族,人心未定之下如何抗宋?”

原本只有沒藏訛龐腳步聲的內殿被沒藏氏的聲音打破寧靜,沒藏訛龐停下腳步道:“還能有什麼辦法,若想延續我黨項一族只能與大宋抗衡,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大宋皇帝的國書你又不是沒看到,稱臣納貢都算不得什麼,可一旦內附內遷,整個党項便是人爲刀俎我爲魚肉。若我是大宋皇帝也會把党項的貴族殺盡之!”

沒藏氏微微顫抖,看着沒藏訛龐手中的詔書皺眉問道:“降也不成,戰也不成,那該如何是好?”

“誰說不能一戰?我黨項不光要和大宋打,還要打疼大宋,即便是要降宋,也要讓大宋知曉我黨項的實力,這樣纔會有所周旋的餘地啊!”

還有這樣的說法?沒藏氏稍稍一想也好似這個道理,但她卻不知道,自己信任的這位兄長並沒有打算降宋,甚至連這樣的想法都沒有,在她看來西夏就是党項人的大白高國,豈能內附降宋?党項一族豈能消失掉?

他比任何一個党項人都清楚內附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那些內遷至大宋的西夏邊民,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便開始剃髮易俗,逐漸向宋人靠攏,說的是漢家語言,用的漢家文字,耕種漢家土地,簡直就是地地道道的漢人,甚至連他們的姓氏都歸爲漢化,大宋皇帝不惜以賜姓攏絡之!

一旦整個党項歸降內附,不用說也是這樣的結果,逐漸被中原王朝的文化同化掉,千百年來,同化外族一直是中原文明最擅長是事情,在這一點上沒藏訛龐絕不會妥協,一旦他妥協了,党項這個曾經輝煌,與宋遼兩國分庭抗禮的國家便徹底的終結了。

不管是在現在終結,更是永遠的終結,因爲到時間剩下的只是有關西夏的記載以及党項人的傳說,所有的党項人都將變成漢人,變成中原王朝的順民。

這也是爲何沒藏訛龐一定要與大宋戰鬥的原因,保持党項民族的獨立比什麼都重要,爲了党項百姓可以降宋,可以稱臣納貢,但絕不能內附內遷,一旦如此党項便真的完了。所以沒藏訛龐決定繼續與大宋戰鬥,並且要打出一場漂亮的勝仗讓宋人看到党項人的價值。

但他卻忘了,如此一來中原王朝以穩定著稱的體制一定會排斥他們,這本就是兩個文明之間的矛盾,無法融合,無法獨立的存在,只能走向同化,一方勝出的同時,也意味着另一方的覆滅。

沒藏訛龐直直的向大殿之外走去,沒藏氏急忙問道:“兄長可有定計?”

“戰,非戰不可!咱們還有八百里瀚海,咱們還有偉大的賀蘭山,只要還有党項人,便要一直戰鬥下去,直到宋人發現我西夏石塊硬石頭,耗在我西夏身上的時間不值得的時候,我們才能稱臣納貢,才能不內遷內附!”

瞧着兄長斬釘截鐵的話語,沒藏氏沒有開口挽留,此時的她已經被殘酷的戰爭所震驚,在沒藏訛龐走後,她緩緩坐下喃喃自語道:“那還要死多少人……”

宣穆惠文皇太后是沒藏氏的名號,而沒藏訛龐以諾移賞都等三大將典兵,令分掌國事;己爲國相,總攬政柄。這便是西夏最有權勢的兄妹二人,而他們在面對歐陽修這位大宋使臣的時候卻有些不安。

從他們的表情上看,顯然不是真心召見自己,歐陽修雖然豪放瀟灑,但卻心細如髮,對細微之處的觀察非常仔細,從沒藏訛龐的消極表情中便覺得自己是該掏出官家的檄文了……

大殿中的氣氛非常凝重,沒藏訛龐盯着歐陽修的眼睛直直的對視,在中原王朝這是非常不友好的信號,也是無禮的表現,但在西夏這個考驗一個人毅力的對決,歐陽修不知其意,但卻不願示弱,表情當然的望着沒藏訛龐道:“本使臉上可有出彩之處?爲何相國如此看我?”

沒藏訛龐笑道:“沒想到你大宋也有如此堅毅之輩,某與猛虎對視,虎退還走,使者真猛士也!”

歐陽修哈哈大笑道:“相國謬讚了,歐陽修並非猛士,真猛士乃狄帥所轄之兵,能征善戰,克敵必勝,某不才,無能出其右。”說完又道:“相國應該見識過我大宋兵甲之堅毅,區區猛虎豈能比?”

沒藏訛龐被歐陽修的話懟的無言以對,只能無聲的笑了笑,而上首的沒藏氏在珠簾之後輕咳一聲道:“陛下身體不適,便有本宮垂簾,爾之宋使國書,本宮已經閱過,稱臣納貢皆爲應允,唯獨……”沒藏氏看了一眼兄長,見他點頭後才繼續道:“唯獨內附內遷萬萬不可!”

WWW●тт kдn●C○

歐陽修笑了笑,這是他早就預料到的接過,西夏人可以稱臣納貢,這些名義上和一些錢財的損失,只不過是旁枝末節而已,對於西夏人來說,爭取時間纔是最終目的。

他暗自感嘆官家大有遠見之明!以萬全之策對應,一旦西夏人不答應,便以刀兵相向,而到時候西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歐陽修大聲道:“此乃你西夏人所乞和,非我大宋勸降!如今卻又出爾反爾,實乃小人也!”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沒藏訛龐並沒有生氣,而是笑眯眯的說道:“我西夏雖然乞和,也願稱臣納貢,永修兩國只好,但卻從未說過要內遷內附啊!這一切不都是你大宋提出的嗎?何以說我西夏出爾反爾。”

這是在和自己玩文字遊戲了,歐陽修義正言辭的說道:“自古以來,乞和者無權討價還價,只有我大宋要求爾等作甚,何來你西夏列舉陳條?況且你西夏乞和稱臣,若不內遷內附,何以表明心志?數代相處下來,西夏之脾性我大宋知之甚詳,若是有一天爾等意圖抗宋,便改國易號對大宋發難,這對你西夏來說如吃飯喝水一般!”

歐陽修的這一擊打臉讓沒藏氏兄妹二人臉色難看,雖然是他們乞和的,但卻不能被歐陽修這樣的侮辱啊!即便是他說的是事實也不行……

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
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