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

張儉寥寥數語,便把一切謎團撥開,耶律洪基只覺得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晰可見,大宋皇帝正在無形中把手伸向大遼的附近,稍稍一想,耶律洪基便覺得渾身發冷。

“軍紀輿圖!速把軍機輿圖拿來!”

皇帝帶有怒意的聲音響徹四周,這聲音中甚至帶有一絲被愚弄的氣急敗壞,侍者以極快的從營帳中的套筒內取出遼朝的軍機輿圖,和大宋一樣,自從太后垂簾聽政之後,大遼便不遺餘力的開始佈置,安插密諜,雖然做不出太大的事情來,但繪製輿圖卻不無不可。

大宋的輿圖稍稍難以繪製,但遼朝四周其他的國家卻是容易得多,甚至只需幾代糧食,幾件鐵器便可從女真人的手中獲得需要的東西,所以大遼的輿圖對周圍附近鄰國的情況很是詳細。

但就是因爲詳細反而讓遼人恐懼了,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不能例外,當耶律洪基看到鋪開的輿圖時雙目圓睜,此時大遼的附近已經都被大宋算計上了。

原本與大遼接壤的西夏,燕雲變成大宋的了,現在倭國也在大宋的掌控之中,接下來會是哪裡?

東海女真?長白山女真?或是高麗?

此時的大遼已經被宋朝包圍了!自己剛剛還在沾沾自喜的猜測大宋皇帝的一舉一動,殊不知人家只不過是在演戲給自己這個傻子看而已,真正的後手卻已經伸到了八荒之外!

這便是漢人常說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了吧?果然是好手段,果然是好城府,自己這個大遼皇帝居然一點也沒看得出來,還是經過母后和張儉的提醒才發現其中的蹊蹺!

一時間耶律洪基只覺得怒火攻心,恨恨揮鞭抽向輿圖,卻被張儉用手擋住,帶有細密鐵絲盤絞而成的牛皮鞭,一下便打的張儉皮膚開綻,鮮血淋淋。

“陛下,輿圖寶貴,得之不易,若是重新制作頗費良多,還行陛下息怒,還記得太后的話嗎?當你知曉敵人的意圖時,他便不再可怕,陛下雖然沒有看出大宋皇帝的圈套,但稍加點撥便能看出端疑,這不是因爲陛下才智不行,而是親政尚短,只需稍加時日,必然洞徹析理,不在話下!”

耶律洪基上前,看着張儉鮮血淋淋的胳膊,微微皺眉道:“左丞相有話便說,何必要用自身之體阻擋朕,傳御醫好好看看,莫要烙下病根纔是!”

對於自己這位皇帝學生的尊師重道,張儉頗爲欣慰,哈哈大笑道:“陛下的性子便是如此率直,老臣本就垂垂老矣,當初劉六符戰死之時,老臣就該跟着他去的,如今想來,老臣每多活一天便是賺的!”

蕭撻裡頗爲感慨的點頭道:“當年他劉六符攜帶先帝遺詔,不遠千里繞北而行奔赴大同調兵,蕭惠果斷,左丞相迅疾,如此才保下我大遼血脈正統,被左丞相這麼一說,本宮倒是思念這位故人了,當年他可是在本宮面前再三立誓的,現在看來他如期完成約定!”

左丞相受了傷,自有御醫上前診治,張儉一邊診治以便訴說現在情況,頗有恭忠國事,死而後已的感覺,蕭撻裡知曉,漢人臣子就是這般,有時候說他們做作,但數十年如此便是真的如此。

“陛下,大宋之所爲便是要以寧夏,燕雲,高麗,女真爲拒,合攏包圍我大遼!”

身爲太后的蕭撻裡微微皺眉:“如此便對了,他趙禎管用的便是蠶食之計,雖徐徐圖之,卻令人猝不及防。”

張儉躬身一禮:“太后聖明,大宋揮兵西夏便是使得蠶食之計,當初兵犯燕雲已然!穩紮穩打,步步爲營可謂是大宋的取勝之道,如今我遼朝與大宋之間已然是沒了西夏這隻窺伺之狼,大宋對我大遼再也沒有了顧及,眼前便是大宋向我大遼發難的一步棋,仿若天元!”

耶律洪基想了想便微微點頭,他也能聽明白其中的深意,如今宋與大遼之間的對比好似圍棋博弈,而大宋皇帝第一步便走了最不該走又最適合大宋的,天元。

這一步棋很容易被發現,但若是被大宋做出來,那很有可能使得大遼四面楚歌,要害之地都暴露在大宋的面前,成爲待宰的羔羊。

“大宋皇帝既然敢這麼做,定然是心中有所把握,西夏變成了大宋的寧夏路,大宋連通西域,這是要重開古絲綢之路,在倭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在對我大遼脊背施壓,既然如此,他趙禎卻在南面開設榷場,販賣糧食與我大遼,這是在以虛護實,亂我心智。也是在爲自己的謀劃拖延時間穩住大遼!”

耶律洪基的話道出了蕭撻裡和張儉的擔心,同時也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皇帝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這最少能讓他看清楚自己即將對付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蕭撻裡笑眯眯的望着兒子道:“皇帝把這一切都看清楚了,如此一來還擔心他的手段的嗎?如隔岸觀火,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何須懼之?”

張儉在一旁微微點頭,太后教導陛下盡心盡力,即不讓皇帝飄飄然也不然他頹廢下去,如此最是能保持陛下心氣,只不過大宋遠沒有太后那麼說的好對付。

單單是看大宋皇帝的佈局之大便可見端疑,以滅國西夏爲代價,從西夏抽取力量的同時對大遼產生威脅,這便是大宋皇帝常說的那句以戰養戰,久戰不怠!

只不過……張儉一時間沒有搞明白,以如今之大宋,完全可以出兵中京道,甚至是東京道,但爲何還要從倭國繞那麼大一圈,難道就是爲了出其不意?

可即便是如此,宋人也要先和女真人打上一場,奪取長白山和東海女真的領地,如此一來豈不是得不償失?剛剛勸導皇帝的話雖是那麼說,可張儉的心中還是有些不打底,覺得有必要再命人查驗一下。

否則他總覺得不放心,畢竟,他在趙禎手上吃的虧不在少數,若是再次被他騙了,自己的名聲可就徹底完了,跟隨自己名聲毀掉的將是整個大遼。

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
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