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

巫瑪非常希望在涼城關停留下來,好好的看看宋人的建造能力,許多新奇的事物對他來說已經超越了認知。

他在高原上有大智者的稱呼,主要便是因爲他會製造許多精巧實用的器物,也是爲何仁欽桑波極力把他推薦給角廝羅的原因。

但很可惜,涼城關的守將張瑜派出了八百鐵騎護送使團前進,這是巫瑪沒有辦法拒絕的要求,身在大宋,只能按照大宋的規矩辦事。

騎兵的模樣實在太過嚇人,這些騎兵穿的像是魔鬼一樣,不光身上的鎧甲帶有尖刺,甚至是馬頭的面甲上也帶有一根長長的尖刺!

充滿美麗弧度的盔甲在陽光下散發着耀眼的光芒,背後猩紅的披風和頭盔上雪白的羽毛讓人懷疑這是一支從天國而來的軍隊。

但最讓人巫瑪驚訝的是眼前這些騎兵的規矩,整齊劃一如同一騎,便是這些騎兵最讓人驚訝的地方。

八百人緊緊的收攏在使團的四周,帶隊的將軍名叫吳成,騎術相當了得,但指揮的手段更是不凡,巫瑪可以從他簡單的命令中看到他治軍的能力。

簡單的兩個字,八百人的啓稟就做到巡視,探查,護衛,前哨等諸多任務,大軍幾乎是滾動向前,前軍經常變爲後軍,而後軍變爲前軍。

巫瑪仔細的觀察後發現,總有四百人是在最前面探路,如此一來也就意味着總有四百人能夠調整休息。

這樣是保持騎兵戰力的最好辦法,八百人的騎兵隊伍足有一千六百匹戰馬,他們絕不會使用驛站所提供的軍馬。

吳成沒有將軍的鐵血,相反他和巫瑪在雨雪關遇到的邵文一樣,都是一個帶有文人氣息的將軍。

這是巫瑪發現宋軍最特別的地方,宋人一直都是以文御武,這沒有什麼,誰都知道這是大宋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可什麼時候連大宋的尋常虞侯將軍都是文人了?

宋人的軍隊給人的感覺很奇怪,巫瑪不是說不出來,而是奇怪的地方太多不知如何說起!

一羣廝殺漢,居然乾淨的不像話,別說身上沒有那些蟲子,便是衣着上都帶有一點單單的香味。

這很奇怪,完全不應該是軍隊該有的狀態,更像是皇帝的御前親衛,但這些人還真不是。

越來越多的不同讓巫瑪摸不着頭腦,這些騎兵對於他來說更像是貴族一般,從他們的吃食上便能看出不同來。

白麪,大米,羊肉這些都不算什麼,可在冬日裡還能吃到綠菜,那就是貴族,不,比貴族還奢侈的事情!

一路走來,驛站中提供的吃食種類繁多,但綠菜好似不要錢似得一捆又一捆送來,有燒湯的,有炒菜的,口味各不相同。

最讓人新奇的是一種叫土豆的食物,這東西和一種叫辣椒的調料一起炒,味道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高原上的人吃一口辣的食物幾乎不可能,從成都府賣到高原上的茱萸價格高的嚇死人。

可這種叫辣椒的粉末不光口味重,而且很開胃。

在這些宋軍騎兵的護送下,速度根本就不是巫瑪能控制的,使團的隊伍如何行進完全是由吳成說的算,他的八百騎兵把使團包圍起來,速度從始至終都是一樣的快。

每天趕路一百里,這對於巫瑪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使團的隊伍很長,帶來的東西也很多,怎麼可能一天趕路百里?

但很快他就知道爲何吳成會這樣和他說,在路的兩邊有一些矮小的石柱子,上面明確的表明行走的多遠的距離。

這便是大宋公路的厲害,你會在不知不覺中便發現自己走了很遠。

都說趕路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在大宋的公路之下,這種困難已經變得很小,以至於巫瑪希望放開了速度前進,如此他便能測算一日最多能行軍多少裡了。

但很可惜,吳成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一日百里是他們的規定,無論走多長時間,一日就走一百里。

即便如此,巫瑪也能從趕路的時間進行推算。

吳成是一個很健談的人,他甚至比邵文還要健談,一路上幾句話的功夫就能讓人對這個文武兼備博學廣才的人充滿好感。

即便是巫瑪也不例外,望向吳成的眼神充滿欣賞:“你的這些學問便是放在平輩中也能傲視英傑的,真不知道爲何你大宋會出現這麼多的英才啊!之前雨雪關的邵文亦是如此!”

“邵文?使者遇見了那位末學?”

“哦?吳將軍認識他?”

吳成哈哈大笑:“自然是認識的,我倆乃是同窗,軍武院十二期一起入得學,他是最後一名,我是倒數第二,否則也不會被髮到這雨雪關和涼城關來做虞侯。”

“什麼?!以你們二位的才學居然是最後兩名,這怎麼可能?莫要誆騙與我!《晏子使楚》的典故我還是知道的!”

吳成笑了笑:“怎會如此?官家既然召見使者,那您就是官家的客人,也是我大宋的客人,爲何要誆騙與你?

難道是爲了彰顯我大宋的強大?沒必要用這些不入流的手段啊!我大宋之強碩,您自己也看到了,何須這些下作的手段!”

巫瑪有些呆滯,是的,大宋根本就沒必要用這些人炫耀它的強大,眼前的這些騎兵已經說明了一切。

可他還是不明白,這個能把聲和光速度差距說的這麼淺顯易懂的人,怎麼可能是大宋的末學之輩?

吳成的本事巫瑪是留意到的,這個將軍能作詩,能寫賦,能彎弓射獵,能縱馬馳騁,甚至還能做學問!

關於儒家的典籍他說的頭頭是道,自己若不是對儒家多有研究,怕是在他面前都會出醜!

軍武院難道就是那麼可怕的存在嗎?裡面出來的到底是什麼人?

末學後進都是這般的水平,那些魁首頭籌之類豈不是如同文曲武曲下凡來?!

巫瑪知道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只有人才足夠多,才能保證一個帝國,一個王朝永遠的繁榮下去,否則江山必會敗在愚蠢之人的手中。

一個王朝出現治世之後,往往會走下坡,人才凋零不說,對教育的重視也會出現不足,這幾乎是漢家王朝的通病,也是吐蕃滅亡的原因之一。

可現在,漢家的通病在大宋身上好像沒有發生………………

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
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朕連臉皮都捨去了!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