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

大宋在宋遼邊境上最東邊的地方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當然他的前身便是渝關,這座隋朝開皇三年便修築起的城池再次煥發了新的活力。

即便是經過近五百年的歲月,雄關猶在!

這是一種切割中原王朝與草原民族之間區別的一道天譴,大宋修築山海關的同時,也是在向世人說明,大宋已經收復了整個中原,在邊牆關隘之外,便是夷狄!

關城足有五丈之高,城牆寬約兩丈有餘,與長城相連,以城爲關,城門有四皆有甕城保護,內有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其上多有軍械守護,手段不一,可以說是綜合防護。

整個城池按照需求建造,並未呈現華夏城池的規則模樣,而是呈不規則梯形,西北和西南轉角處呈圓弧形,設有角臺,東牆爲長城主線,關城東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爲“鎮東門”,趙禎親自賜名“天下第一關”,西門爲“迎恩門”,南門爲“望洋門”,北門爲“威遠門”,四門城臺上均建有城門樓,關城四門之外均築有甕城,偏側開門。

關城牆的東南、東北隅處於長城主線,各建有東南角臺和東北角臺,角臺上分別建角樓,它們是關城轉角處防禦性建築,這在歷朝歷代都是沒有的,而鎮東樓南北兩側還建有臨閭樓、牧營樓和新樓。

在關城的東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設水門一座,牆外有護城河環衛,這樣的關城別說是攻陷,即便是登上城牆也難如登天。

這樣的城池契丹人看了也是望洋興嘆,以他們的騎兵力量非常難以攻克,但這也是南下的一條重要途徑,關城之所以是關城主要在於他的地理位置,遼朝若是要南下,山海關是最好的進兵之地,也是最壞的進兵之地…………

想要繞過山海關幾乎是不可能的,在山海關的兩翼還築有南北翼城,東西羅城,依舊是一處重兵之地,遼朝對漢家百姓的襲殺往往是在大宋的山海關之外,即便是相距北方翼城也相去甚遠。

大宋的將士在沒有得到軍令之時是絕不會開關出城的,對於遼人襲殺大宋歸民一事,關中將士大爲憤恨但有心無力,關中守將莫雲飛下令全軍堅守關城,任何人沒有軍令不得出關,但若是有大宋歸民或是漢家百姓前來叩關,可開甕城側門以入。

密雲古北道一事已經在軍中傳遍,莫雲飛敬佩那五百破虜營的將士,但卻不能出關幫助百姓,這世上總是不缺英雄,也正是這些打破常規的英雄才使得人們心中的希望沒有被毀滅,朝廷對他們的沉默已經是最好的表示。

若是自己在這個時候開關,定然會讓遼人有可乘之機,無論遼人時候攻城,自己都將山海關陷入關破的危險之中,朝廷不會再一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莫雲飛需要一道軍令,一道來自樞密院或是官家親自下旨的命令,否則守城的將士絕不能有一人出關掩護百姓撤離。

無論是趙禎還是狄青,亦或是彭七都沒有下達軍令,遼軍守將耶律浩對大宋歸民的襲殺已經日漸瘋狂,他出生皇族,知曉其中的利益往來,一旦開了這口子,以後投靠大宋的百姓會越來越多!

契丹人也有自己的考慮,對於契丹人來說,漢人就是他們的“第一生產力”,若是漢人越來越少,後果不堪設想,而且有一點,宋人若是見死不救,以後還有誰敢去投靠大宋?

在關城的另一邊,莫雲飛也是非常的着急,眼下軍令遲遲沒有下達,契丹人對漢家百姓的襲殺越發的肆意妄爲的,他們都知道,只要不靠近大宋的關城,準確的說只要在五百步開外遊走,宋人就拿他們沒辦法。

宋軍也不是沒想過辦法,雖然不能出關城,但只要百姓衝入距離山海關五百步的範圍之類,軍中的神箭手便會取出弩箭,精準的射殺遼人騎兵,五百步已經是大宋棘輪弩的最遠距離,弩箭的威力大打折扣不說,準頭也降低很多,所以需要軍中箭術最好的神射手。

這樣一來對遼人的威脅便大了,他們原本的任務便是襲殺毫無反抗之力的漢人,若是因爲襲殺這些漢人而送命,顯然是不值得的。

雙方之間的過招也只不過如此而已,大宋將士心中的憋屈自然是影響到莫雲飛的,他作爲關城守將,一面是對城外漢家百姓的同情,對遼人的囂張怒不可遏,一面是對國法軍紀的遵守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過來自朝廷的公文終於下達,山海關之兵可出城救助漢家百姓,無論時候是大宋戶籍的百姓,只要是漢人,只要前往大宋,便都要救助。

如此一來,整個山海關的將士都可以出關了,這是一次繼續已久的釋放,遼人在準備再次襲殺漢人的時候突然發現,原本閉關不出的宋人騎兵如潮水般涌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他們,氣勢之高漲,速度之快,彷彿要把契丹人生吞活剝。

這架勢如何能戰?

契丹兵馬轉身便走,他們是來襲殺毫無還手之力的平民百姓的,可不是來和宋人精銳作戰的!

大宋的軍馬氣勢如虹,一路追殺契丹人至潤州的海陽城外,大有尾隨在後殺入城中的架勢,這讓契丹人十分慌亂,原本是他們出去打穀草,現在卻差點讓宋人破城,想想都覺得後怕。

大宋軍馬撤走了,畢竟以騎兵攻城是不顯示的事情,不過如此一來,契丹人便再也不敢隨意出城殺戮歸宋百姓了,但這不算完,耶律浩身爲宗室,豈能看着大宋得逞?

於是“機緣巧合”之下,他們收到消息,在水阜林設下埋伏,再次伏擊了大宋一個指揮的騎兵,莫雲飛作爲山海關主將自然不幹了,朝廷的政策已經不是被動防禦而是可以主動出擊的對外積極防禦,那便是可以找回產子來!

宋遼雙方在山海關之外開始了劇烈的碰撞,今天你伏擊我的一個指揮,明天我殺你五百人,矛盾進一步升級之下,給了大宋出兵的機會和藉口。

當耶律浩得意的輕點從宋軍手中繳獲多少鎧甲兵刃的時候,大宋北伐的消息便如泰山崩塌一般傳來…………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