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

趙禎當然是在和稀泥,處理這種法理不外乎人情的事情,就需要讓雙方推讓,就需要把稀泥活成一座巨大的“豐碑”。

因爲自己沒有目的性,若是政治需要,趙禎會毫不猶豫的懲治王安石的“強出頭”懲治契丹商賈們當衆宰殺耕牛所帶來的惡劣影響。

或是直接把監察御史們的官銜一擼到底,讓他們這輩子和官身無緣。

商人哪有他說的那麼不堪,殺掉耕牛其實比賤賣要民智的多,殺掉了就是殺掉了,賣肉還能減少損失,可要是賤賣了,明年的市場價格只會更低。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毀滅掉這些耕牛,這和後世資本家把牛奶倒進河裡,果農砸爛水果也不願意賤賣是一個道理。

但這種事情自然不能明說,可以把牛奶和水果給一個窮人,這無甚的關係,但要是面向所有窮人白送或是低價贈予,那就會影響未來的價格,所以商人當然不會這麼做。

這樣簡單的道理不只是後世的商人知道,現在的商賈同樣清楚,這是沒有辦法對百姓說的事情,還好這個時代的人更爲淳樸,不會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

畢竟那些耕牛都是人家的,人家願意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也就是因爲沒有人引到民意,趙禎纔會在這裡和稀泥。

趙禎的話已經放出,王安石自然是不再說什麼,而監察御史算是得到了官家的旨意,在百姓們羣情激動之下,再去爲難那些契丹商人,那就不是明智之舉了。

監察御史們齊齊的向趙禎施禮道:“還請官家下旨決斷!”

趙禎微微點頭道:“也好,朕的旨意下了之後,此事便也可以作爲舊例遵循,既然今年耕牛數量過多,那殺牛賣肉便是,如此明年的耕牛數量依舊不減,牧人可買牛賺錢,何樂而不爲?若逢耕牛缺少,則不得宰殺耕牛!”

趙禎的話便是給牛肉解禁添加備註,事實上在之已經出現販賣牛肉的情況,只不過人們都是在私下進行,現在有了趙禎的旨意,當然可以擺上“桌面”,而朝廷則可以收稅。

無論官員還是百姓亦或是商賈覺得,只要能光明正大的販賣牛肉,收取多少稅收都是在情理之中。

牛肉啊!這是多少王朝的禁制?現在居然能在大宋得到開放,是多少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這說明大宋的耕牛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耕地所需。

更是說明大宋的農業已經得到了滿足,糧食產量達到了需求,還有一點,耕牛的使用週期很長,一頭耕牛不可能只用一年,而是可以用很多年的生產工具。

牛肉的解禁其實就是大宋農業發達,國力強盛的體現,百姓的消費能力提升使得大宋的經濟已經進入到了飛速提升的階段。

趙禎在不斷的解放生產力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提升購買力,只有需求才會有生產,纔會有發展和壯大。

大宋的經濟已經從大量的出口轉變爲大量的內需,人口的不斷增長,內需的不斷擴大使得大宋的經濟開始迅猛增長。

蕭氏的族人在三才的引領下,膽戰心驚的走到了趙禎面前:“多謝官家開恩!”

這些人也算是蕭撻裡的親戚,大宋的外戚,當然趙禎也不知道他們的輩分,緩和了面色道:“莫要謝朕,無論契丹商賈還是宋人商賈,遇到這種事情朕都會下旨。爾等雖是契丹人,但已然歸附大宋,那便是朕的子民,即便爾等非蕭氏族人,朕亦會體恤,遵紀守法者無需懼怕。”

一羣蕭氏族人左右對視後向趙禎深深一禮道:“官家仁德,我等必遵國法,不敢逾越!”

“如此甚好!該作甚便作甚,三才待會命人買三斤牛肉送去尚食局,晚上用牛肉火鍋!”

三才立刻上前道:“奴婢遵旨!”

皇帝說要賣這些契丹商人的牛肉,這消息簡直就是最勁爆的,連官家都要買牛肉,四周的百姓還不趨之若鶩?

契丹商賈立刻操刀,對於他們來說宰殺牛羊簡直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三斤三好的牛腱肉用荷葉包好送到了三才的手中,三才會帳的時候他們卻極力推脫。

三才不快道::“放肆!官家的話便是聖旨,說了是買便是買,爾等豈能不收?當真以爲官家稀罕你們的牛肉不成?”

聰明人一點就透,契丹商賈立刻笑着收錢,並高聲叫道:“三斤牛腱肉,承惠一貫錢!”

三斤牛腱肉一貫錢,這價錢不高也不低,神都城的百姓大多數都買得起,而且官家都是花錢買的牛肉,這便說明誰都能買啊!

三才拎着牛肉便跟上趙禎離開了人羣,同時離開的還有監察御史和王安石,至於那些管理南門大街街市的三司官員卻沒有走。

他們騰出專門的地方給這些契丹人買賣牛肉,如他們所料,官家買了三斤牛肉之後,四周的百姓便瘋狂起來,爭相購買牛肉,這些牛肉可是官家下旨合理合法的。

趙禎心情非常不錯,身爲皇帝他可是吃不到牛肉的,便是神都城有些人家吃上了牛肉他也吃不上,不是沒錢吃,而是不敢吃。

監察院不光檢查百官,也上諫皇帝,宮中六尚也都在他們的監察範圍之類…………

皇帝是天下至尊,同時也是天下表率,吃牛肉必會引起上行下效,這個口子輕易不能開,所以羊肉纔是皇宮中的主要肉類。

至於豬肉這種“濁肉”趙禎自然也能吃,但皇后以及後宮嬪妃們卻相當的抵制,只有薇拉這位歐洲人女子並不在意…………

整個皇宮中唯一和趙禎一樣喜歡吃牛肉而不得的人只有蕭撻裡,看着三才手中的牛肉,趙禎笑道:“直接去往北寧宮,朕要和皇妃一起吃火鍋,反正……皇后不愛吃這東西,嫌它嚼不動!”

三才抿嘴道:“官家,這話可不能當着皇后娘娘的面說,奴婢這就去準備。”

趙禎無聲的笑了笑,契丹人中的大多數已經被內遷到了北京路以南,北方的草原基本上被漢人填補,所以趙禎纔會安撫僅存下的契丹人。

這些人在放牧和馴養牲畜上有着高明的經驗和手段,對於這樣的人趙禎當然時要安撫的。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