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

隨着趙禎的消失,大宋可謂是遇到了開國以來的最大一次危機,宋軍的高層已經急瘋了,沒有什麼比趙禎這位一國之君消失更讓人擔心的問題,好在太子趙旭還在軍中。

和蕭撻裡預料的一樣,現在宋軍之中最大的問題出現了,是戰還是扯,皇帝已經失蹤,甚至有可能戰死,而太子還在軍中,魏王殿下也在軍中,無論如何現在最高的權利集中在了太子趙旭的手中。

王鶴作爲軍中最高的文官已經開始考慮國家權利過度的問題,在他的眼中什麼都沒有太子繼承官家的權利重要,他是從最壞的一點開始考慮的,即皇帝戰死或是被俘。

戰死自然沒有什麼問題,這最悲劇的結果卻是現在最好的結果,太子順利繼位,成爲大宋的皇帝,繼續率領大宋前進,而若是還被俘,那問題就大了……

大宋的皇帝還從未有過被被俘的先例,遼人甚至會以此爲要挾,至於蕭撻裡會向大宋索要什麼換回官家那可就說不定了,也許是北京道,或是更糟的燕雲之地。

無論時候那一個,大宋都承受不起,而這個時候若立新君,問題便也會接踵而至,趙旭會如何對待這個問題,若是換,那他是大宋的罪人,若是不換,他就是個忤逆不孝之子,如何繼承帝位?!

而魏王趙昀便可以此爲名,藉機爭奪皇儲之位,現在擺在衆人面前的問題沒有好的,只有壞和更壞。

白虎節堂之中的衆人各懷心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王鶴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是當着趙昀的面說出來的,而趙昀反倒是一點也不動怒,望着趙旭道:“你我兄弟一場,若是父皇在也不願見我等手足相殘,無論如何,我都只會支持你,但若是父皇尚在遼營,你便不可稱帝,只能監國!”

趙昀的話讓衆人心中一鬆,但王鶴依舊開口道:“魏王何以覺得陛下身在遼營安然無恙?”

趙昀笑了笑:“無他,唯有父皇纔是遼朝不滅之基,遼人若是敢以刀相向,我大宋必然起兵伐遼,不死不休!遼人沒這個膽量,蕭撻裡更是沒有這個膽量賭上遼朝的基業!”

他的話振聾發聵,讓衆人恍然大悟,是啊!即便是陛下被俘也不會有性命之憂,說不得遼人還會把趙禎供起來,以免大宋傾舉國之力伐遼。

王鶴這下對趙昀反倒是另眼相看了,在如此危急之時,只有他想到了這一點,心中只冷靜可謂是勝過太子殿下。反觀趙旭,還真的有點失落之感,令人不喜!

但現在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證明官家還活着,否則這一切只不過是猜測而已,沒人會相信猜測,即便他是大宋的魏王殿下也不行。

此時王鶴覺得太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一言不發,做得越多,錯的越多,現在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將成爲未來的把柄,即便是趙昀這位魏王殿下也是如此。

不過很快他們就不用擔心趙禎到底是死是活的消息了,遼軍派出了使者前來,而且是帶着趙禎身上玉佩的使者,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宣告大宋皇帝就在遼軍軍營之中的消息,同時爲了證明他還活着,要讓大宋的一位重臣作爲使者前往。

這下衆人便算是真的鬆了一口氣,只要陛下活着,那就比什麼都好,即便是太子也沒有陛下的號召力,他若是現在繼位,詬病實在太多。

所以在白虎節堂之中,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不單單是對全軍封鎖消息,更是要對整個大宋封鎖消息,但爲了以防萬一,只有太子趙旭和西域都護府的邊軍都護曹康可以返回大宋,而剩下的人只能在伊州的西域都護府呆着,直到官家安然無恙的返回。

來的人是誰都不歡迎又不得不對他態度稍好些的蕭滿蕙,進入大宋的軍營之中,他便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又陌生,這裡的一切和遼朝的都不相同,完全是天差地別的倆個世界。

不過他很快就被帶進了白虎節堂之中,連身上的佩刀都被收繳,這讓他很不舒服,不過他還是拿起玉佩上前道:“這是你大宋皇帝的玉佩,相信諸位都應該識得,我大遼太皇太后有旨,召軍中之文臣千萬,以視大宋皇帝萬全。”

這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在場之人都知道原因,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無非是蕭撻裡想讓衆人知道,陛下身在遼營,安然無恙。

王鶴作爲軍中的最高文臣,自然擔當起重任,換做是別人他也不放心。

檢查過玉佩之後,王鶴便能確認這就是和官家身上的東西,而且是貼身攜帶之物,不會有錯,在出徵之前他便檢查過趙禎身上所有的東西,這是國朝的法度,爲的就是以防萬一,以便驗明正身,沒想到還真的用上了。

遼軍就在高昌城中,或者應該是遼朝的高昌城,大宋用兵西域到現在也沒有拿下,反倒是遼朝後來先上,當王鶴看見在遼軍中巡視的天子微微一愣,爲何不覺得官家是遼人的俘虜,而是宛若遼軍的統帥一般在軍中走動?

且遼人完全沒有限制官家的自由,任由他在軍中左觀又瞧,便上還有三才和身着遼朝內官服飾的老人在邊上伺候着,這哪是被困,簡直就是在巡視。

邊上的蕭滿蕙已經尷尬的漲紅了臉,粗重的呼吸聲中滿是怒氣和無奈,哼了一聲道:“你家陛下就在這,某就不去了!”說完他便甩開步子的離開,腳下塵土飛揚,也不知這地面和他有什麼仇……

但看見官家安然無事就好了,王鶴鬆了一口氣,眼前的場景頗爲讓他放鬆,是啊!無論官家在何時何地,都能如此的坦然自若。

他同樣也暢行無阻的進入了遼軍重重包圍之下的宮帳,趙禎好似對他的到來並沒有什麼驚訝,彷彿料定了他會出現一般:“果然是你來了,不錯,軍中還算安定嗎?”

王鶴稍稍猶豫:“陛下遼人居然讓臣前來,實在是……”

“出乎意料是吧?若是按照常理只能讓你遠遠觀瞧朕還在罷了,現在卻說不準,因爲蕭撻裡吃定了朕……撤軍吧!這場蕭撻裡贏了,但不代表她贏了全部,棋纔剛剛開始下,誰能笑到最後還不可知”

趙禎稍頓,拍了拍王鶴的肩膀道:“向朝臣們說清楚,朕這是在遼朝進行國事訪問,若是朕有意外,大可揮兵北伐,朕倒是期盼着這一天,可惜她蕭撻裡不會給機會……可惜了!哦對了!莫要讓人營救朕,過段時間朕自會回朝,而且是在遼人的護送下回朝。”

王鶴暈乎乎的走了,自始至終他都覺得官家太過鎮靜且隨意,不過他不明白……啥叫國事訪問?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