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

塞爾柱人很聰明,從一開始就留有後手,雖然和大宋之間達成了友好的貿易往來,並且在蔡伯俙的斡旋下與大宋簽訂了一些貿易協議,但他們卻從未承諾大宋任何條件。

圖格魯克不是傻子,他知道塞爾柱帝國的最大敵人不是神聖羅馬帝國,也不是被他征服的阿巴斯王朝,而是東方的鄰居宋帝國,這個帝國的強大令他顫抖,也令他恐懼。

他有幸見識過契丹軍隊對西域的征伐,那鐵騎疾馳於草原的場景讓他至今難忘,但就是怎樣一個草原上的王者,卻被宋帝國給征服了甚至從草原上直接抹去,消失在歷史之中。

宋帝國的強大即便是圖格魯克沒有見到也能感受到,繁榮昌盛,國力浩瀚,曾經去過羅馬帝國的商人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東方以神龍爲圖騰的帝國纔是真正的天國王朝!”

圖格魯克很清楚予大宋對抗的下場一定不好,現在塞爾柱看似僵硬廣闊,但事實上存在許多問題,遠沒有宋帝國來的穩定和繁榮。

猶太人建立的小國以色列如用一根小小的木刺不斷的刺激着塞爾柱,地中海對面的神聖羅馬帝國並沒有善罷甘休,十字軍的東征雖然因爲塞爾柱對阿巴斯的進攻而停止,當卻沒有失敗。

聽說神聖羅馬帝國已經開始準備第二次東征,這一次的目標就是塞爾柱帝國,而非那個已經名存實亡的阿巴斯土地。

圖格魯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利用聖城耶路撒冷作爲誘餌,讓十字軍和猶太人作戰,把戰爭的火焰燒到耶路撒冷,待雙方疲憊的時候,塞爾柱再攙和其中收取好處,用宋帝國的話來說便是“漁翁得利”。

至於天竺人請求貿易這件事,對於塞爾柱來說只有好處,看似天竺時塞爾柱的競爭對手,可事實上卻是潛在的盟友。

無論是塞爾柱還是天竺的波羅王朝,在宋帝國手中都吃過虧,並且擁有共同的敵人,最關鍵的是這個敵人還非常強大。

瞧瞧宋帝國的所作所爲,原本四周的國家逐漸消失殆盡,連西域也被宋帝國佔據了土地和人口,原本能和宋帝國對抗的草原也被消滅,只剩下效忠和歸順。

這樣的一個龐大帝國說不定哪天就會對塞爾柱或是天竺下手,到那個時候再想結交盟友或是與其對抗便爲時已晚,不如在這個時候于波羅王朝交好。

這個王朝雖然沒有什麼用,戰力不足,財富稀少,但它的財富卻非常集中,並且最重要的是他們容易擺佈,愚蠢而弱小。

一旦宋帝國發怒,完全可以把天竺拋出去,引誘宋帝國攻擊,而塞爾柱也只需要在遠處看戲便好,沒必要攙和其中。

圖格魯克很清楚塞爾柱現在的敵人是誰,沒必要和大宋交惡,但卻可以在背後做一些小動作,這事情需要做的隱秘和安全。

當然應該有的貿易還是要進行,天竺可以從塞爾柱購買到大宋的貨物,當卻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比如奴隸和黃金,若是黃金不夠,那便可以用奴隸來交換。

畢竟對於天竺人來說,那些賤民的生命連牲畜也不如,但在塞爾柱卻會成爲戰爭的奴隸士兵。

塞爾柱和波羅王朝之間達成了共識,結盟成爲他們最好的選擇。

天竺的波羅王朝需要財富,需要大宋的商品,需要黃金白銀,既然大宋已經對他們進行了封鎖,那他們自然要自尋出路,塞爾柱帝國也需要一個能牽制大宋的盟友,天竺人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波羅王朝和塞爾柱帝國之間開始了貿易通商,當然這種行爲必須時秘密的,雙方都不希望這種行爲被大宋發現,否則利益都會受損。

相對於天竺,圖格魯克並不是很擔心大宋的報復,畢竟塞爾柱帝國也不是一個小國家,龐大的疆域和衆多的人口使得塞爾柱帝國的力量也很強大。

並且他們的作戰方式和大宋不同,他們有着完善的奴隸制度,擁有大量的擁躉,馬木留克奴隸騎兵。

開始這些奴隸騎兵都是阿巴斯王朝遺留下來的突厥戰士,當到了塞爾柱帝國統治時期卻把這一制度發揚光大,馬木留克奴隸騎兵也由原先單一的突厥奴隸士兵轉變爲多種族的奴隸騎兵。

任何種族只要在塞爾柱帝國的土地上被貶爲奴隸,那他們就可以被編入馬木留克奴隸騎兵之中,只要積攢足夠的功勞就可以獲得自由,或是把昂貴的自由換成財富。

這些奴隸騎兵接受殘酷的訓練,在沙漠中求生,在利刃中拼殺,在刀尖上存活,最後再戰時穿上精良的裝備幫助塞爾柱帝國作戰,換取珍貴的自由。

天竺人向塞爾柱支付的錢財可以用一部份奴隸來支付,因爲塞爾柱希望獲得更多的馬木留克以應對十字軍的東征以及崛起的猶太人。

雙方之間開始了秘密的交易,他們摒棄了陸地上的交易,而是通過海運來進行貿易,路線也很簡單,就是沿着天竺的海岸線在印度洋上航行,這樣一來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被大宋王朝所發現。

確實,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大宋很難發現其中的苟且和狼狽爲奸,但卻並不能阻礙三司的查證。

大宋每年向外出售的商品三司全有統計,說的明白一點大宋出口多少貨物是有數的,市場上每年出現多少貨物也是有數的。

天竺人要麼不把大宋的貨物買到西方市場,只要他們開始販售,西方市場上的貨物數量和價格必然會發生改變,而對這一改變最爲直觀感受的人就是大宋商賈。

天竺人連自己購買的數量都難以統計清楚,甚至沒有自己的數學基礎,他們怎麼能理解大宋數據統計和模型估算?

這種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數學已經成爲大宋教育中的高級技能培訓,三司的人乾的就是這個。

所以塞爾柱人和天竺人之間的小秘密逃不過大宋的眼睛,現在之所以沒有發現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
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