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

大宋爲了收編契丹人做了充足的準備,整個呼倫貝爾城都經過了改造,比如巨大的甕城就是爲了接收契丹人而專門修建的,城牆不是很高,但寬度很大,上面站滿了大宋的士兵。

對於大宋來說這沒有什麼負擔,既然契丹人答應歸順,那就應該有個歸順的態度,這甕城明擺着告訴契丹人大宋時時刻刻的防備着他們的襲擊。

再說若是契丹人正心誠意的歸降,這也算不得什麼。

當然宋軍也沒有太過分,按照王韻的意思是在城牆上架着火炮,八牛弩,以及準備大量的火藥彈,但包拯堅決反對,契丹是真的走投無路了,再說又在甕城之中,怎麼反抗?

包拯是爲了大宋的名聲和麪子,眼下這種情況契丹人不會使詐,也沒有必要使詐,再說城中的大軍是擺設不成?

身爲文臣,包拯第一時間從政治上考慮,當着趙禎的面堅決反對王韻的作法,甚至要求大宋應該做到生而不驕的態度,也讓契丹人能得到應有的尊重,爲以後大宋歸化他們提供機會。

趙禎當然贊同包拯的提議,但誰想到王韻負責的大駕滷薄居然是這個樣子,除去將士們手中的儀仗之外,這就是一支由戰場精銳組成的軍隊。

雖然身穿嶄新的板甲和披風,可只要仔細瞧瞧他們的打扮就知道,這些人絕沒有當過仗衛。

一把好好的橫刀不放在腰後而是斜跨在邊上,只要稍稍一帶,便可立刻把刀,這樣雖不美觀但卻最是方便實用,有些人的棘輪弩已經上了弦,這是軍中的習慣,上弦不上箭,一旦遇警,可快速擊發。

雖然是老兵油子,但卻是能戰善戰之兵,他們應當享受仗衛的榮耀,趙禎無奈的笑了笑便向邊上的三才揮了揮手,三才長舒了一口氣,他也知道這些是什麼人,顯然讓他們充作仗衛有些不合適。

當趙禎到了才知道什麼井井有條,甕城雖然巨大,但根本容納不下契丹的數十萬人口,連二十萬契丹士兵都裝不下,它的作用就是解除契丹士兵的武裝。

契丹士兵如長龍一般通過細長的門洞,進入甕城之後,便在宋軍的要求下把身上的兵器和鎧甲交出來,這些東西統一堆積在城牆的邊上,由專人收攏擺放。

更爲“體貼”的是,大宋的士兵會給每個人發放一個號牌,這些號牌上的數字和他們上繳的物品有關,全部統一造冊,到時間會給他們發放補償。

畢竟對於大宋來說,這些兵器可以回爐重造,而把這些兵器換成錢交給契丹人也是理所應當,至少包拯是這麼想到的。

果然包拯的作法是極好的,對於一來大宋便能領錢這種事情,契丹人從一開始的驚訝變成了積極配合,對於離開家鄉的他們來說,身上多一點財富就多一點活下去的資本,入宋以後還能開始更好的生活。

繼續向前走便是醫者的地方,所有人都是大宋的軍醫,他們要大致診斷一下這些契丹人有沒有生病,一旦發現傳染性極強的,必須要進入獨立的地方進行診治,否則傳染開來,誰知道後果如何?

後面還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分門別類的收編契丹人,可以說是面面俱到,趙禎放心的點了點頭。

不遠處便是蕭撻裡的皇駕,由趙禎的親衛護衛者,當趙禎的大駕滷薄出現在甕城的時候,所有人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五千百戰雄兵的出現展示了大宋最強大也是最暴力的一面,這可不是曾經東京汴梁城中的“樣子貨”,而是真正的精銳。

五千人只是靜靜的在馬背上看着前方都會給人以衝鋒的感覺,這是契丹人的恐懼,也是大宋的驕傲。

天子的儀仗出現,宋人和塔塔爾部的人紛紛彎腰施禮,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他們自己的皇帝和軍隊當然要發自內心的尊重。

對於宋人來說理所應當,可對於塔塔爾部的人來說者更是理所應當,因爲他們已經歸附了大宋,成爲了大宋的一部分,大宋越強大,他們越踏實。

塔塔爾部的人最先歸附大宋,心中充滿優越感的同時也充滿了慶幸,草原上的各部自治已經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大宋衙門和官員的管理,這當初可時他們請求的,並且大宋真的讓他們走上了正軌。

唯有塔塔爾部的自治還留存了下來,開始的時候塔塔爾部的百姓還覺得是好事,可逐漸的他們覺得和大宋別的地方不一樣是不是被大宋區別對待?

所以他們在行動上和心中比草原諸部更加有歸屬感。

此時心情最爲複雜的人要數蕭撻裡了,皇家的車門已經被打開,大宋的侍者把聖駕裝飾的尤爲漂亮,蕭仁在邊上稍顯驚訝的看着這一切,他已經有些混亂。

因爲他記得左丞相說過,戰爭是要流血犧牲的,是天底下最殘忍的事情,是一場類似於草原上捕獵的事情,但此時他卻並沒有看到畢世傑描述的畫面。

眼前的宋人沒有人們常說的凶神惡煞,反倒是看着讓人覺得“威而不怒,親而不犯”。

一直以來他都只是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瞭解大宋,現在是他親眼所見,大宋的城池,大宋的百姓,大宋的禮儀,等等這一切都讓他驚訝。

他瞧見了侍者在裝飾車駕,連車廂翹起的飛檐上都以金飾點綴,鮮紅的綢緞如同不要錢一般被長杆舉起,地上是鋪設好的羊絨地毯。

雖然年紀小,當該知道的蕭仁都知道,眼下這不像是兩國交戰,而更像是一場隆重的婚禮。

來了一個面色慈祥的老者,他接替了左丞相的事情,先在站在母后的身旁小聲的說着話:“陛下,您不應該把帝位傳給蕭仁…………”

“怎麼?他心中不舒服了?蕭仁可不是太子,而是契丹的皇帝!登基大典萬民觀瞻,可做不得假!”

包拯微微苦笑:“您這是又何必?讓陛下難堪對您,對契丹都沒有好處,眼下又該如何?我大宋要冊封契丹皇帝陛下的,您也應該知道我大宋已有成例…………”

蕭撻裡冷笑道:“若是他趙禎敢用違命侯冊封仁兒,本宮定然將他的醜事昭告天下!”

包拯的威脅並沒有效果,反倒是被蕭撻裡將了一軍,心中驚詫的望着蕭撻裡,爲何她敢如此囂張的威脅大宋皇帝?!

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
第兩千五百零六章趙禎的“野心”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