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

東京城中的南巡隊伍整裝待發,神都城的抓捕已經結束,負責消息傳遞的黑手已經把消息送過來了,黑手的速度非常快,已經做到了一日一報。

這樣的速度讓趙禎非常滿意,每天神都城發生的一切他都能瞭若指掌,從張從質的奏疏中看,趙旭的手段已經相當不錯了,避免了騷動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把影響降到了最低。

趙禎是非常高興的,連連在王語嫣面前誇讚他,因爲他知道,這事一定會傳到趙旭的耳朵中,趙禎對子女的教育更多是以鼓勵爲主,鼓勵可比打擊要更能樹立自信心。

一個人連自信這麼基礎東西都沒有,那他還能有什麼?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這個世界上還會有別人相信你嗎?

神都城的抓捕速度非常快,朝堂之中的官員被趙旭一網打盡,沒有任何遺漏,而其他在衙門中的官員也無一遺漏。

所有罪官都被關押到了大理寺中,這是雖然是史無前例的抓捕,但卻並未引起什麼波瀾,除了朝中的參知政事,旁人極少知曉其中真相。

朝中的參知政事們是絕不會泄露消息的,其他人更是不可能,太子趙旭不會對外面說一個字,而剩下的無非是張從質和親衛司的人。

當然,罪官的家人卻是會把消息慢慢的泄露出去,這麼多人被抓想要瞞是瞞不住,但趙禎所需要的就是時間差,在引起騷亂之前,在神都城“飄”來的奏疏把自己埋了之前把事情處理好。

作爲一國之君,趙禎很難對一些事情親力親爲,眼下就是如此,南巡對大宋發展的一次巡視,這樣的機會不多,他不可能返回神都城去處理那些罪官的事情。

而是把問題交給了臺諫院去負責,並且把監督的權利交給了張從質。

神都城中天翻地覆也好,水波不驚也罷,趙禎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情,只需要等待結果,而南巡的隊伍就這樣出發了。

大宋的火車能抵達最南的地方便是杭州,在這個時代杭州便已經被稱爲天堂。

隨着大宋經濟發展的南移,兩浙路富甲東南,經濟在整個大宋境內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杭州更是爲兩浙路路治所在,范仲淹在這裡做過知州,王安石在這裡做過通判。

兩人不僅政績斐然,眼光也是極好,知道這裡將會成爲大宋東南的核心地帶,帶動了兩浙路文化的發展,確立了文化格調。

造船、制瓷、紡織、造紙、印刷等手工業繁盛一時。杭州在北宋時期超過了蘇州和越州,成爲當之無愧的“東南第一州”,杭州被稱爲“天堂”就此開始。

杭州還是大宋的南方重要港口之一,閩商的福建商船,由杭州灣進到錢塘江直到杭州城下。福建人要坐船來杭州,必然走的是海路,因爲從浙江陸地到福建,隔着浙南的崇山峻嶺,沒有水路相通。

自古沒有福建人沿着內河水路到杭州來的。

可以經由內河水路到杭州的主要是浙西金華,衢州,以及皖南的徽州,蘇南等地。

海上來的商賈,不只是福建閩商,還有着大量的海外商賈,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每年從海上抵達杭州的海商不計其數。

後世人只知道寧波,泉州,廣州,其實杭州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滄海桑田,趙禎知道後世的杭州卻是沒有海港的,而眼下他看到的卻是白帆點點,百舸爭流的畫面。

海船,無數巨大的船隻出現在廣闊的海面上,磚石鑄就的碼頭上更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海船靠岸的一瞬間,巨大的龍門吊便從還穿上吊起無數的貨物,官員上前查驗,商賈用交子交稅,趙禎甚至看到了阿拉伯的商人居然從懷中掏出交鈔,熟練的清點一番便交給市舶司的官員。

勞力在得到許可後便開始了搬運貨物,碼頭上的熱鬧和擁擠並存,但卻也有着秩序,並非是雜亂無章。

來自海外的貨物可以在大宋銷售一空,阿拉伯商人的臉上洋溢着滿足的微笑,以及對金錢的渴望,但另一邊的大宋商賈卻是充滿了幸福。

渴望和幸福不是一回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行動,一個是結果。

大宋的海商在出海之前,便已經獲得了幸福,原因無他,只要是能安全的抵達海外,大宋的貨物必然能賣出極高的價格,一本萬利便是如此。

再說,大宋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因爲需要,所以發展,現在大宋的海船雖然不能說是萬無一失,但隨着指南針,海圖,以及天文學的牽星術的普及,海難已經不是不可避免的東西。

宋人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征服大海的,所以商賈在出海之前便已經充滿了幸福。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杭州的冰山一角,這個時代的杭州,繁榮程度盛極一時,可比神都,不遜汴梁。

“東南第一州”實至名歸!

難怪連歐陽修都爲其做賦:邑屋華麗,蓋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帆浪舶,出入於江濤浩渺、煙雲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眼下的杭州可不就是盛世之兆?!

南方的特色幾乎都匯聚於此,但在這裡有着不輸洛陽的園林,不輸東京城的偉岸…………

杭州之所以有如此景象,還要多謝吳越王錢鏐。

他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

甚至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可以說現在的杭州是他親手打下基石,而這裡的繁盛卻是趙禎親手締造。

大宋促進海運,大力發展海上貿易,促進經濟發展,這一切都是趙禎所爲,看着自己改變的杭州,看着東南第一州,趙禎無限感慨:“有錢就是好!”

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
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