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

東京城中的南巡隊伍整裝待發,神都城的抓捕已經結束,負責消息傳遞的黑手已經把消息送過來了,黑手的速度非常快,已經做到了一日一報。

這樣的速度讓趙禎非常滿意,每天神都城發生的一切他都能瞭若指掌,從張從質的奏疏中看,趙旭的手段已經相當不錯了,避免了騷動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把影響降到了最低。

趙禎是非常高興的,連連在王語嫣面前誇讚他,因爲他知道,這事一定會傳到趙旭的耳朵中,趙禎對子女的教育更多是以鼓勵爲主,鼓勵可比打擊要更能樹立自信心。

一個人連自信這麼基礎東西都沒有,那他還能有什麼?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這個世界上還會有別人相信你嗎?

神都城的抓捕速度非常快,朝堂之中的官員被趙旭一網打盡,沒有任何遺漏,而其他在衙門中的官員也無一遺漏。

所有罪官都被關押到了大理寺中,這是雖然是史無前例的抓捕,但卻並未引起什麼波瀾,除了朝中的參知政事,旁人極少知曉其中真相。

朝中的參知政事們是絕不會泄露消息的,其他人更是不可能,太子趙旭不會對外面說一個字,而剩下的無非是張從質和親衛司的人。

當然,罪官的家人卻是會把消息慢慢的泄露出去,這麼多人被抓想要瞞是瞞不住,但趙禎所需要的就是時間差,在引起騷亂之前,在神都城“飄”來的奏疏把自己埋了之前把事情處理好。

作爲一國之君,趙禎很難對一些事情親力親爲,眼下就是如此,南巡對大宋發展的一次巡視,這樣的機會不多,他不可能返回神都城去處理那些罪官的事情。

而是把問題交給了臺諫院去負責,並且把監督的權利交給了張從質。

神都城中天翻地覆也好,水波不驚也罷,趙禎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情,只需要等待結果,而南巡的隊伍就這樣出發了。

大宋的火車能抵達最南的地方便是杭州,在這個時代杭州便已經被稱爲天堂。

隨着大宋經濟發展的南移,兩浙路富甲東南,經濟在整個大宋境內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杭州更是爲兩浙路路治所在,范仲淹在這裡做過知州,王安石在這裡做過通判。

兩人不僅政績斐然,眼光也是極好,知道這裡將會成爲大宋東南的核心地帶,帶動了兩浙路文化的發展,確立了文化格調。

造船、制瓷、紡織、造紙、印刷等手工業繁盛一時。杭州在北宋時期超過了蘇州和越州,成爲當之無愧的“東南第一州”,杭州被稱爲“天堂”就此開始。

杭州還是大宋的南方重要港口之一,閩商的福建商船,由杭州灣進到錢塘江直到杭州城下。福建人要坐船來杭州,必然走的是海路,因爲從浙江陸地到福建,隔着浙南的崇山峻嶺,沒有水路相通。

自古沒有福建人沿着內河水路到杭州來的。

可以經由內河水路到杭州的主要是浙西金華,衢州,以及皖南的徽州,蘇南等地。

海上來的商賈,不只是福建閩商,還有着大量的海外商賈,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每年從海上抵達杭州的海商不計其數。

後世人只知道寧波,泉州,廣州,其實杭州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滄海桑田,趙禎知道後世的杭州卻是沒有海港的,而眼下他看到的卻是白帆點點,百舸爭流的畫面。

海船,無數巨大的船隻出現在廣闊的海面上,磚石鑄就的碼頭上更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海船靠岸的一瞬間,巨大的龍門吊便從還穿上吊起無數的貨物,官員上前查驗,商賈用交子交稅,趙禎甚至看到了阿拉伯的商人居然從懷中掏出交鈔,熟練的清點一番便交給市舶司的官員。

勞力在得到許可後便開始了搬運貨物,碼頭上的熱鬧和擁擠並存,但卻也有着秩序,並非是雜亂無章。

來自海外的貨物可以在大宋銷售一空,阿拉伯商人的臉上洋溢着滿足的微笑,以及對金錢的渴望,但另一邊的大宋商賈卻是充滿了幸福。

渴望和幸福不是一回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一個是行動,一個是結果。

大宋的海商在出海之前,便已經獲得了幸福,原因無他,只要是能安全的抵達海外,大宋的貨物必然能賣出極高的價格,一本萬利便是如此。

再說,大宋的航海技術突飛猛進,因爲需要,所以發展,現在大宋的海船雖然不能說是萬無一失,但隨着指南針,海圖,以及天文學的牽星術的普及,海難已經不是不可避免的東西。

宋人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征服大海的,所以商賈在出海之前便已經充滿了幸福。

然而這一切不過是杭州的冰山一角,這個時代的杭州,繁榮程度盛極一時,可比神都,不遜汴梁。

“東南第一州”實至名歸!

難怪連歐陽修都爲其做賦:邑屋華麗,蓋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商海賈,風帆浪舶,出入於江濤浩渺、煙雲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眼下的杭州可不就是盛世之兆?!

南方的特色幾乎都匯聚於此,但在這裡有着不輸洛陽的園林,不輸東京城的偉岸…………

杭州之所以有如此景象,還要多謝吳越王錢鏐。

他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

甚至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可以說現在的杭州是他親手打下基石,而這裡的繁盛卻是趙禎親手締造。

大宋促進海運,大力發展海上貿易,促進經濟發展,這一切都是趙禎所爲,看着自己改變的杭州,看着東南第一州,趙禎無限感慨:“有錢就是好!”

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
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