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

對於後世來說,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但在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皇帝統治的國家。

但在趙禎看來,所謂的帝國就是指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徵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系與人文價值觀,甚至產生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並在一定範圍內推廣、維護這種體系的王朝。

而這些恰巧便是大宋現在的狀態,大宋的疆土已經脫離了原本的華夏土地,地域之廣闊已經到了能夠控制的極限。

最遙遠的北方已經到了貝加爾湖畔,而南方已經吞併了南海的諸多小國,即便是海上咽喉“馬六甲海峽”也在大宋的手中。

至於更遙遠的地方,在趙昀的殖民下,方丈洲的袋鼠都能夠運送到大宋作爲觀賞的動物,東面的倭國變成大宋的海東州,後世的日本海變成了大宋的“內海”。

即便是西方的中亞也有一半在大宋的手中,在西面最遠端的“鐵門關”可不是漢家明文的二十四官之一“左倚大別山,右控禹功磯,吳魏相爭,設關於此。”的武漢鐵門關。

大宋西面的鐵門關乃是《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西域鐵門關!

“鐵門關兩岸石壁立,中顯通衢,河水流貫其間,清波盪漾,碧草彌綠,吾等沿河岸西偏南行三十里出口,轉西南行約十里即至。”

這座鐵門關位於中亞,已經到了後世烏茲別克斯坦的土地上,對於大宋來說,這裡已經十分遙遠,唯一能夠統治這裡的辦法就是價錢駐兵和地方官員。

原本宋人在思想上對於西面的土地並非那麼介意,在他們看來那片由一羣西域小國所佔有的土地只不過是貧瘠之地,炎熱,荒蕪,怪石林立。

但現在不同了,那裡是路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大宋“創收”的主要來源,每年有大量的貨物傾銷到西方,多半來自於這條古老而又生機勃發的絲綢之路。

如此一來,西域的穩定和強大便愈發的重要了,誰也不敢小覷這片土地帶來的利益,無論是對商賈還是對朝廷,西面的土地都是大宋的重中之重。

唐人爲何如此重視西域,即便是和吐蕃死磕到底也要拿下西域的土地?就是因爲這裡是唐人“創收”的重要所在。

而現在的大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宋人依靠這條絲綢之路出口了大量的商品,而這些商品不光養活了大量的商人,還包括大量的大宋百姓!

精明的大宋商人已經發現,不能單單把貨物賣給貴族,還要賣給西方的平民百姓,而他們發現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貨物分成三六九等。

做工精美的,造型獨特的,裝飾華麗的,可以賣給西方的所謂貴族,而其他的依照三六九等賣給稍稍有錢人或是商賈,最次的則是賣給平民百姓!

在大宋階級雖然還存在,但之間的差距已經被極大的縮減,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宋人的商賈卻對外極力的宣傳等級制度。

他們歌頌貴族,誇讚貴族,把漢家文明中的禁錮之鎖,“禮法”傳遞到了西方,並且推崇備至,極力宣揚!

他們聲稱人生來高貴的同時,有些人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貴族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們出生就“含着金鑰匙”,是上天的“寵兒”是神的後代。

只有他們才能配得上大宋最好,最精美的器物,只有他們才能穿上大宋最華美的絲綢和成衣!

這一思想不光在塞爾柱王朝流行,在神聖羅馬帝國同樣流行,這個由多個公國和王朝組成的帝國事實上還處在分封制的籠罩下。

而分封制中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思想就在於貴族制度!

相對於高傲的塞爾柱人,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更加重視大宋的這套禮法制度,他們向宋人商賈打聽“禮”是誰發明的,能否給他們講述完全的禮制。

於是這時候大宋的酸儒們就發揮到了極致的作用,這些酸儒原本是被商賈們請去做門面的,他們文縐縐的話語總能給大宋的商隊增加“儀式感”,當然也能增加“文化”。

但這些都比不上他們對“經典”儒學中禮制的瞭解和分析,儒學爲何會成爲漢家明文的國學?爲何成爲“治世”之學!

其中確實有許多經典和類比,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它維護統治者地位的作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不可逾越的等級制度,也恰巧附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的想法。

神聖羅馬帝國中宗教的地位佔據了很高,而亨利三世多次廢立教皇連他自己都覺得麻煩,而大宋的這套禮制之論的出現給他看到了希望。

在漢家的傳統思想中,“皇帝是天子,是上天的兒子,是天派下來管理人間和百姓的,是人皇!”

這一觀點的出現讓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彷彿抓到了什麼,能作爲這個時代的貴族,沒有一定的頭腦是不可能的。

這個在法蘭克尼亞王朝東南部的小貴族查理彷彿一下找到了靈感,對眼前這位來自東方強大帝國的“學者”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慾”。

查理盛情的款待了這位“博學的智者”並且請他把東方文明中的“禮法”講述出來,於是漢家文明中大名鼎鼎的“顯學”就出現在了西方神聖羅馬帝國的土地上。

儒學的思想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功用依舊是維護統治者的統治地位,以及讓百姓遵守“禮制”並以“仁者愛人”的思想安撫社會。

儒學的作用很重要,無論是對皇帝的地位,權利進行解釋,還是在安撫百姓上,儒學都是相當成功的一門學問。

而這門學問的最大弊端也同樣很明顯,作爲統治者,甚至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員誰都能看清楚,限制了百姓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但對於需要儒學的人來說,百姓有必要獲得創造力和想象力嗎?能讓他們整天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嗎?

他們只要老老實實的帶在帝國的土地上,爲統治者創造價值就好了啊!

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
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