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

火車在平原上飛速的疾馳,即便是速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快,但四周的風景依舊不斷的向後退去,蔡伯俙對於這樣的景象是百看不厭的。

每當他坐上火車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去想若是大宋沒有火車會怎樣?

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起在朝堂之中流傳着的一個笑話:據說一個格物院的官員無數次的強調這不應該叫火車,而是叫做蒸汽機車,每當朝臣們以火車怎樣怎樣的時候,他都會跳出來反駁,並強調這東西是蒸汽機車。

沒人在乎他的話,冒煙的東西不叫火車叫什麼?蒸汽機車?那是格物院的叫法罷了!

直到後來,官家在旨意中都用上了火車這個稱呼,於是那名格物官便上疏官家“請以蒸汽機爲號……”

只不過官家並未理睬,反而問曰:“羣臣百姓莫不以火車爲號,蒸汽機之名何以用之?”這就有些頑固了。

吹着從官家那裡學來的口哨,蔡伯俙悠閒地靠在車窗邊,但逐漸的脖後梗越來越涼,回頭一看卻發現三才不知何時站在自己的身後。

“官家已經三天沒有閤眼,這樣下去如何使得?”

蔡伯俙長嘆一聲:“我就知道你會來尋我,我有什麼辦法?官家一旦認真做起事來,便是天塌地陷也難以分神,我勸你伺候好官家便是,萬萬不可打擾。”

三才怒道:“如何伺候好?官家今日不過用了一碗米粥罷了,若是有個好歹,如何向聖人交代?!你可是陪駕在左右的,後宮那幾位的厲害你可知曉!”

蔡伯俙不禁打了個寒顫,回頭看了看車廂道:“狄青已經被叫過去了,應該會諫言官家,待會我去了,便再說些,但…………”

三才長嘆一聲:“狄帥耿直,面聖的時候勸了些話,可不一會便和官家討論起兵制來,你去了多半也是商談三司及商賈之事,但你的話官家還是能聽進去的。”

蔡伯俙笑道:“你倒是能看得起我,只不過這次不一般,官家怕是在做一件大事,萬萬不可打擾,此事關乎大宋興衰,甚至是千秋萬代,否則昨夜咱們吃烤肉喝美酒早已把官家給勾過來了。”

三才不客氣的靠在了蔡伯俙對面的椅子上,厚厚的棉花在皮套下讓三才整個人都陷了進去:“你以爲我不知道?越是如此越擔心官家勞神,跟隨官家這麼多年,從未見官家如此,怕是打算在回到神都之前做完的。”

蔡伯俙笑了笑:“你覺得事關傳位之事?”

他的話讓三才猛然睜開假寐的雙眼,有些急迫的望向蔡伯俙:“你也有這般的感覺?”

蔡伯俙聳了聳肩:“我可不這麼認爲,傳位太子官家早已安排好了,沒必要這般的操勞,何況也無需這麼緊迫。”

三才緩緩點頭:“說的也是,那所爲何事?”

“你覺得自己應該打聽嗎?那塊鐵牌從東京城到了神都城,依舊鎮在乾宇殿的邊上!”

三才吶吶不言許久才道:“不過是擔心官家,何須如此說這般的扎心話。”

蔡伯俙擺了擺手:“此事應是軍國大事,狄青乃是兵部尚書,也是官家讚譽的兵家,我蔡伯俙說不上是何等出衆之人,但在商賈一道上卻也是手到擒來,此事豈能簡單?”

三才微微點頭,就在此時狄青拉開了車廂的門,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道:“要改制了……”

蔡伯俙和三才同時愣住,改制乃是大宋的常有之事,尤其是官家親政之後,改制的事情不少,但狄青爲何這般的模樣?

“蔡伯俙,官家喚你前往,尋你說話。”

狄青不過是簡單的對蔡伯俙說了句這樣的話,便坐在了另一個軟椅上不斷的唸叨着一些蔡伯俙和三才聽不懂的詞彙:“軍,師,旅,團,營…………各兵種相互獨立又協同,這是怎樣的打法?”

這些兵制中,狄青知道一些,但名字和官家所說的完全不一樣,並且兵種和用法也完全不同,這是打算把大宋現有的體制進行改變啊!

隋時以百人爲隊,步兵二十隊爲1團,騎兵十隊爲一團,因此每團一千至兩千人,而唐時府兵每團三百人,團在那時候又稱爲“營”。

唐時軍隊沿用“府兵制”,以均田制的農戶爲基礎,於天下各道、州、縣要衝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總稱折衝府。

又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長官折衝都尉,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設有團又稱營,官校尉,團下有隊,設隊正,隊下爲夥,設夥長。每營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各領十丁。

而唐朝最基礎的戰力便是這些團了,有時一個團要擔負起極爲重要的作用。

大宋之前的兵制雖和唐時不同,但官家卻重設十六衛,又增設衛所之制度,如此天下兵馬總歸爲二,一曰禁軍,二曰衛軍。

又因大宋的役兵之制,禁軍服役四年可退役爲老兵,各回家鄉參與農事或其他事,也要入十六衛衛所報到,且常年練兵對抗,看似疲軟實則戰力不減!

這樣的兵制在狄青看來已經極爲完美,最多時大宋共有十六衛共計軍卒三十餘萬,且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這樣一來使得大宋的兵力強盛,幾乎可以做到隨時調用都能有厚積之力!

但官家眼下已經對現有的兵制不滿,開始着手再度改制,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廢除十六衛,這和之前官家所說的重“軍武”相悖啊!

而大宋現在四周並無外患,但軍事力量和訓練絕不能丟下,利益和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題,而大宋已經提前進入了帝國時代。

雖然曾經的歷史把封建時代的結束定義在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推翻,但在趙禎看來卻並非如此。

此時的大宋雖然還保留了封建時代的一些特色,但已經和封建時代開始脫離,比封建時代更爲強大,繁榮,富有,有效…………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