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

當然這一切都是嘉莫女王的想法,並且嘉莫女王看着趙禎的模樣頗爲揶揄,彷彿是在故意這樣刺激趙禎的。

趙禎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望向眼前正視自己的嘉莫女王道:“聰明的才智有時比蠻橫的力量更給重要,因爲智慧可以降俘力量,就像你們嘉莫人一樣,通過運用智慧來解決武力不及的弊端!”

隨着趙禎的話,嘉莫的女王神情終於產生了變化,她是一個智慧的女人,看清了許多事情,而嘉莫人擁有讓人驚歎的技術,這些都來自於他們的智慧。

以小博大,還能在高原上生存的如此滋潤,由此可見嘉莫人把智慧看的比武力更加重要,同時也運用到爐火純青。

之前見到的那些來自大宋的板甲就是最好的證據,嘉莫人不信奉力量,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力量,在擁有力量的同時還擁有智慧,這便是嘉莫人的“秘密武器”。

女王和趙禎之間的對付就像是在一種試探,她希望大宋不是那種依靠暴力或是僅僅依靠力量統治高原的人。

試探的最好辦法就是從趙禎這個大宋皇帝身上下手,從趙禎的話中,嘉莫的女王便知道大宋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只要不打算使用武力,那就一切好談,畢竟大宋的武力實在太過強大,已經超越了嘉莫人的認知,任何手段或是斡旋的前提都必須建立在有可能獲勝的前提下。

嘉莫人能在之前吐蕃人的進攻下生存下來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們的智慧和力量足以和吐蕃人進行對抗,但在宋人面前卻不值一提。

大宋的強大是令人肝顫的事情,吐蕃王朝在角廝羅的率領下是一股什麼樣的力量嘉莫人不會不知道,但就是這樣一股高原上最強大的力量卻在大宋的攻伐下僅僅用了數月時間便灰飛煙滅,其中還包括了宋軍圍攻邏些城的一個多月時間。

想到這裡嘉莫人有着一股本能的恐懼,對大宋的瞭解不多,和大宋的倫理不同,這些都使得嘉莫人打算永遠的摒棄和大宋的交流,但他們的女王卻覺得沒有辦法離開繞開大宋。

是的,女王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繞開大宋單獨在高原上“自成一家”,趙禎不會允許,同時這也是在侵犯大宋的利益。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向大宋妥協,獲得一線生機,開始的時候嘉莫一族還覺得希望渺茫,宋軍在統治整個高原之後便會對他們下手。

轉機的出現來自於大宋的官吏,他們居然抵達女王谷並要求這裡受到大宋的管理,開始的時候嘉莫一族並不打算向宋人妥協。

但離開女王谷的嘉莫人把在瑪兒敢的所見所聞詳細的講述給了嘉莫一族後,嘉莫一族覺得大宋沒有惡意,同時也附和他們的要求,便同意受到大宋的管制,成爲大宋的治下之民,反正宋人不會在女王谷駐軍,也不會真正的統治女王谷,一切還是女王谷進行自治而已。

但誰知道宋人的官員在得知女王谷是以女爲尊後,態度立刻轉變,甚至連給他在外修建的官衙也不要了,帶着宋人的官印便匆匆離開。

之後的女王谷平靜了好長一段時間,直到關於瑪兒敢城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遞過來,女王谷的人信奉智慧,能工巧匠和智者不計其數,並且都是女人。

作爲女王谷的女王,如貞娜娜是這個山谷中最智慧的女人,她驚恐的發現,若是女王谷徹底斷絕和大宋的往來,以後的高原也將遺忘女王谷,甚至是整個嘉莫一族。

而眼下雖然不明顯,可數十年後的女王谷會成爲真正的蠻夷,即便是他們擁有再多的智慧,也無法彌補資源上的不足。

眼下的差距只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拉越大,嘉莫一族根本耗不起這樣的事情,並且嘉莫一族並非看起來那麼弱小,他們在溶洞中不斷的擴建,人口不斷的增加,如此所需的資源也在不斷的增加。

之所以讓如貞娜娜力排衆議要和大宋接觸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貨物,大宋的貨物幾乎都是嘉莫一族所需的。

尤其是成藥和鐵器,這些東西在女王谷根本就沒有,族人要離開女王谷外出很遠的地方採集,同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或是回不回得來。

眼下若是成爲大宋的自治之地,那既不影響嘉莫一族的尋常生活,還能獲得稀缺的資源,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還有一點如貞娜娜非常清楚,那便是隻要在高原,只要在宋人統治的地方,就少不得要和宋人打交道,更不可能繞過大宋獨自存在。

宋人的力量太過強大了,這個中原王朝的名字現在已經成爲恐怖的存在,對待它的治下之民是體貼的,但對於任何一個外族來說都不是友好的存在。

如貞娜娜和族中的長老們權衡再三,最後選擇了與大宋接觸,但雙方之間的思想卻相差太遠,尤其是男尊女卑的大宋和以女爲尊的女王谷在風俗和思想上的差距,幾乎沒有辦法彌補。

其實如貞娜娜比誰都清楚女王谷所需要的是什麼,之前吐蕃控制之下的高原並沒有多麼嚴密,相反角廝羅在整合吐蕃王朝的時候對地方上的部族雖然也要管理,但卻相當鬆散,只是定期派人去一趟清點人頭收稅而已。

而眼下的大宋卻完全不同,不光在地方上開府立衙,同時按照商品交易收稅,並且在高原上廣建城池。

這些都是吐蕃無法比擬的管理,同時也是在進行集權,若是女王谷不和大宋有任何交集,那麼接下來的時間高原將會被大宋整合成鐵板一塊,到那個時候別說是大宋的貨物了,便是和其他高原百姓做生意怕是都不可能。

一個完全被孤立的部族在高原上即便是能生活下去,也會十分艱辛。

但宋人的官吏已經走了,甚至從瑪兒敢傳來宋人高官不打算和女王谷再有聯繫的消息,這讓如貞娜娜十分擔憂。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居然讓她發現了大宋皇帝居然就在瑪兒敢的秘密,並且安排了族中最爲聰穎的女人前往瑪兒敢“走漏消息”,果然大宋皇帝不光重視起了女王谷,並且還親自來了。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請假!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請假!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