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

登船之後的趙昀早已氣質大變,在大宋的境內他是皇子,是魏王,雖然身份高貴,但卻要處處低調,有些地方官員見了他甚至不願多說話,這就是在變相的攆人了。

趙昀比不在意,這樣的狀態就對了,說明國朝的規矩還是沒有改變,臣子與藩王之間不得私下交流,更不得相互送禮。

趙昀沒想着拉攏誰,也就談不上私下有舊,多少年來趙昀在大宋幾乎是沒有真心能夠交朋友的人,不是他不願意,而是朝臣們自覺的排斥他。

唯有趙旭是能夠跟他說體己話的人,當然還有趙仁,這個弟弟之所以前往西方,怕是和自己出於同樣的原因吧?

皇子終究是皇子,要麼永遠呆在神都城之中,變成被人慢慢淡忘的存在,要麼便是出去闖蕩獲得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和土地。

方丈洲雖然在名義上也是大宋的州府,但實際上卻是天高皇帝的。

大多數百姓都不知道那裡有多大,只是覺得那裡出產的糧食和金銀,銅鐵,還知道那裡和大宋一般無二。

只是不知道方丈洲大到跑死馬!那裡是一片和大宋只比疆域小點的地方!

趙昀在那裡隨時都能稱帝,但他卻沒有這個打算,也讓自己的兒子趙思賢萬萬不能有這樣的打算,因爲他們的血脈屬於趙宋,只要大宋還在一天,他們永遠是大宋的藩王,永遠是大宋的臣子。

父皇曾經告訴過自己,若是有一天大宋糜爛了,被外族奪權了,子孫衰落了,那時候方丈洲的趙家血脈便可立即稱帝,不得有一絲猶豫!

趙昀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同是也相信父皇與趙仁也一定說過同樣的話。

站在鉅艦的甲板上,趙昀現在的心情非常好ꓹ 就像是前往遠方探親的家人,他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孤單ꓹ 趙仁是和他一樣的存在。

大哥趙旭主持大宋爲中,自己主持方丈洲在東,弟弟趙仁主持以色列王國在西ꓹ 天家的孩子從小就知道三角形是最爲穩固的。

一旦大宋變天,無論東西都會前往馳援ꓹ 若是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那就要親手毀滅ꓹ 但趙昀覺得自己是沒有機會等到那一天。

船艙裡的東西趙昀不想看ꓹ 看了便會思念母親和諸位娘娘,他清楚的記得蕭貴妃叮囑自己的模樣,曾經的契丹女皇思念兒子都快發了瘋。

父皇躲在梧桐樹下的模樣讓趙昀不禁莞爾,當然他也看到了自己母親關切的眼神,只能跪拜並承諾,今年帶着趙仁一起回興京看望父皇母妃和一衆娘娘。

在海上的時間總是枯燥的,但對於趙昀來說卻是非常快活的ꓹ 自由自在的在海上航行,在去探望遠方的親人ꓹ 這還有什麼苦惱的呢?

當然路上遇到海盜那便是最好的事情了ꓹ 尤其是在經過馬六甲海峽之後ꓹ 海上的盜匪便開始增加。

只不過在瞧見大宋的旗幟後ꓹ 大多數的海盜便偃旗息鼓,這讓趙昀非常的不滿ꓹ 不過也讓趙昀放心許多ꓹ 他知道之前鼠三率領南海艦隊一路西去ꓹ 在海上剿滅了許多海盜。

對於當年輔佐父皇的老部下,趙昀都是充滿敬畏的ꓹ 這些人的忠誠毋庸置疑,而他們的手段更是高明。

趙昀嫉妒趙仁,因爲他前往方丈洲沒有機會挑選這麼多合適的人才,但趙仁卻得到了父親的傾力幫助。

但很快趙昀也就釋然了,方丈洲沒有多少挑戰,除了一開始勞作不易,建設困難罷了,至於那些蠻夷,不過是幾次攻伐便徹底歸順了大宋。

現在他們已經成爲方丈洲的百姓,年輕的外族已經徹底融入了方丈洲之中,那些思想上還頑固不化的蠻夷只能躲在偏遠的地方慢慢的死去。

船隊順着被大宋統治的天竺海岸線開始向西北前進,過了幾個海灣之後只需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能抵達地中海。

趙昀的目的地不是東方港,而是距離耶路撒冷不遠的“海法”港,這裡原本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十字軍還是塞爾柱王朝都對這裡窺伺已久,奪了海法,就開了耶路撒冷門戶,也有了進軍耶路撒冷的跳板。

但趙仁率兵出現徹底絕了外族窺伺海法港的可能,這座港口也被重新命名爲“海防港”。

只要東方港有大宋的艦隊存在,任何外族便沒有膽量敢大海防港的主意,因爲一旦進攻海防港,必然會遭到南海艦隊的瘋狂襲擊,其代價是慘重,即便是奪下了海防港,也可能是奪取了一片廢墟,甚至是死亡之地。

當趙昀的商船隊抵達海防港的時候,當地人便以爲大宋的南海艦隊來了,可當他們得知,這是宋帝國的另一位皇子率領船隊而來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大宋強大的國力所驚呆。

一個南海艦隊已經讓西方人仰視的存在,現在又來了一個同樣龐大的艦隊,無論是羅馬帝國還是塞爾柱王朝,亦或是當地的猶太人對大宋的敬畏已經刻進了骨子裡。

十字軍再也沒有敢揮兵耶路撒冷,而是把矛頭對準了塞爾柱帝國,相比之下,這個阻擋在羅馬帝國和宋帝國之間的塞爾柱王朝更容易對付一些。

以色列王國徹底的安全了,但王國中的猶太人卻開始發生動盪,一些保守的舊貴族開始和宋軍產生摩擦。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雖然在大宋皇帝和太上皇同樣尊貴,但趙禎依舊把手中的權利交接給了趙旭,並且自己只負責西方的事物,在雙方的職權範圍上沒有任何的衝突。

可以色列王國卻不同,趙仁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奪取以色列王國的,當然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改造。

這時候必定會侵犯到一些舊貴族的利益,十二貴族中有五個選擇了繼續跟隨他們的國王耶羅波安三世,而剩下的七個貴族選擇歸順大宋,歸順趙仁的統治。

猶太人的軍隊開始變得混亂起來,因爲這些軍隊中也摻雜了各個貴族安插得人手,這是趙仁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可就在這個時候,趙昀來了,趙仁覺得二哥的到來完全就是免費的助力來了………………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