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

參謀兵事院是趙禎一手創建的,對這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周圍環境趙禎都瞭解的無比透徹,只要這裡被封鎖,幾乎沒有泄漏消息的可能,至於前衙的公廨他並不在意。

這些官員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有功夫去打聽後衙發生了什麼?都是聰明人看着架勢也該知道什麼是不該碰觸的禁忌,尤其是官家從後衙走出來更是說明了一切。

最多便是對天竺用兵,這件事誰都知道,沒有什麼好吹噓的,對於參謀兵事院來說,眼下最大的事情也就是它了。

可這件事誰也沒有放在心上,天竺以個外邦蠻夷之地,大宋數錢兵甲便可橫掃一方,便是十萬大軍也不是宋軍區區幾萬人的對手。

這樣的戰力便是在吐蕃人面前都不夠看的,何況是大宋?

所以沒人擔心天竺,也沒人去關心參謀兵事院的後衙發生了什麼,誰都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老實本分的把自己是事情幹好,後衙的禁軍,衙門門口的禁軍也不過是一件擺設。

趙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彭七,他不覺得錯的人是他:“起來吧!你知道朕這裡不興這個,若是賊人走脫給朕抓回來就是,你在朕面前跪着又有何用?”

“最臣不敢!罪臣辜負官家信任,請官家賜罪!”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請罪的了,趙禎沒有回答,而是望着殿門外的天空:“塞爾柱人的是手腳伸到了哪裡?軍備司?格物院?還是廣貿司?”

彭七立刻顫抖的回答:“唯有巡城司一處,且是外城側防院的下屬巡班,爲的是窺伺軍械,但巡城司不着重甲,不配棘弩,無有火藥彈。只有橫刀一柄,鉤索,捕網一二。”

趙禎點了點頭,事情並不是很嚴重,趙禎點了點頭道:“盜走何物?”

“橫刀一柄!胸甲棄於道側。”

跑路是沒有辦法帶着厚重胸甲的,只能遺棄在路邊,橫刀的技術並沒有多麼先進,值不夠是經過反覆鍛打而成,至於其材質和參雜的其他東西,趙禎不相信塞爾柱人能發現。

畢竟這個世界上大宋的冶金纔是最發達的,即便如此也很難反向推理出橫刀之中加了什麼東西。

“塞爾柱人已經把手伸到了神都城,儼然是已經有所準備,你且要小心一些,畢竟是神都守備將軍,若是出了事朕也保不住你的腦袋。”

“官家放心,罪臣已經派人追捕,相信很快便有消息!”

趙禎擺了擺手:“這件事就交給三才了,你不要管,朕要派你去西面,王韻此次將會領軍掛帥,軍中的驕兵悍將他能震的住,但卻沒有你那般應用自如,此去做他副將也好幫襯一二。”

彭七興奮的擡頭望向趙禎,只不過他看到的是官家稍顯落寞的眼神,他知道這是官家心中的遺憾,自從呼倫貝爾城回朝之後,再也不會有御駕親征的機會和可能了。

自己是官家最爲親近的武將,又是太子三衛的老人,官家這是讓自己完成他心中的遺憾。

“罪臣一定三日一奏,五日一疏!”

彭七退下了,趙禎卻沒有離開,透過垂拱殿的殿門不光能看到高遠的天空,還有大慶殿邊上兩座高高的闕樓,闕樓上身披重甲的武士經過歲月的洗禮,雨水的沖刷越來越明顯了。

只要靠近皇城就能看到他們偉岸的身影,他們也成爲神都城的象徵,有人說他們是神荼與鬱壘,日夜守護趙宋官家和大慶殿,也在守護大宋的安寧。

但只有趙禎知道,這倆個武士並非是神荼與鬱壘,而是自己心中的執念,當初這倆個武士一個是西夏一個遼朝,後來變成了契丹與女真,在後來變成了倭國和西域,直到後來變成了天竺與塞爾柱,而現在這倆個武士變成了大宋內外的矛盾。

他們時刻提醒趙禎,大宋的威脅就在不遠處,就在自己的身邊,隨時都有可能埋葬大宋王朝。

蘇軾在鵬珈羅做的很好,鵬珈羅現在已經是屬於大宋的土地,說實話趙禎沒想過要佔領鵬珈羅,孟加拉這個後世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現在卻在大宋的經營下欣欣向榮。

大量的工業進入鵬珈羅後使得這裡快速的富裕起來,商賈也樂意到這個新興的土地上進行交易,帶回大量的稻米,黃麻以及蔗糖。

鵬珈羅的面積很大,幾乎與大宋的雲南路面積相當,既然已經歸了大宋,名字也就改了,大多數朝臣上疏都是以雲南西路爲名,很貼切,鵬珈羅可不就是在雲南路的西面?

至於蘇軾的老子蘇洵,這段時間也沒有閒下來,或者說大宋的六部相公都沒有歇下來,以范仲淹爲首的參知政事們正在一切商討《大宋欽定憲法》的修繕工作。

一部憲法從編篡完成到試行,再到修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既然要樹立法治,那就要一步一步來,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本來大宋的朝臣們就屬於特權集結,皇親國戚也是如此,而憲法同時也限制了他們的權利,好在文人重視法制,認爲這是限制皇權氾濫的最好手段,皇親被趙禎打壓的只敢支持皇帝,外戚則是沒有人敢擅自言語。

報紙三天兩頭的宣揚法制的好處,百姓們不是傻子,一切依法而行對他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什麼權貴這時候都沒有法大。

大宋雖然一直戰事未挺,但自身卻在休養生息,因爲戰爭的支出從沒有給朝廷帶來壓力,相反收益頗豐,這樣便也間接的給百姓帶來好處。

普通人進工廠養家餬口,城市不斷變多變大直接的好處便是安置了更多的人,每個城市都需要大量服務業者,便是農村之中的農人也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耕種。

因爲土地兼併這個導致歷代王朝緊張的問題已經被趙禎給消除。

有錢人不再囤積土地,而是建設工廠,從工廠的商品獲取利益,糧食能賺多少錢?何況大宋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因爲土地越來越多了啊!

當然移民也越來越多,那裡的土地荒廢,那裡就能移民百姓,只要在官府的管轄之內開墾土地,都能在官府備案,成爲開墾出荒地的主人。

在大宋真沒有什麼人說自己活不下去的,除非是懶到骨子裡的潑皮無賴,但這種人也有自己生存的技巧。

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
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五百三十七章尼西亞之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