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

夏竦和蔡伯俙也跟隨遼皇來到了魚兒濼,本來他們是沒有權利跟隨皇駕的,可作爲大宋的使臣,耶律宗真還是以大遼皇帝的名義邀請了他們。

雖然都在觀看遼皇春獵,但兩人看到的東西卻不相同,夏竦看到了遼皇與蕭耨斤之間的矛盾,親政對於帝王來說是個相當困難又漫長的道路,尤其是發生在子幼母壯的局面下。

蔡伯俙看到的卻是遼朝的草原本性,他們策馬奔騰,彎弓射獵,這是與中原文明截然相反的習性,難怪遼人善於騎射,這種本能已經融入到他們的骨子裡。

“擊敗遼人的方法是不是可以從他們的習性上入手?”

蔡伯俙的喃喃自語讓夏竦哈哈大笑:“要想改變遼人的習性,除非遼朝和我大宋一般安心的學習儒家經典和耕田種地!”

蔡伯俙轉頭道:“那可不見得,你忘了還有什麼能讓人不事生產忘掉骨子中的東西?”

“什麼東西?”夏竦好奇的問到。

“陛下嚴加管理又深惡痛絕的。”

“佛門?!”

蔡伯俙端起眼前的酒具細細的品嚐着遼朝的果酒微微點頭,佛教這種東西有着一種神奇的力量,佛經會讓人的心靈平靜下來,佛理可以讓人拋棄雜念。

可這種平靜卻是建立在人世間的苦、空、無常、和夢幻泡影之下的!

佛教會讓人變得消極、悲觀、頹廢,認爲人生就是苦海,否定了人世間一切有價值的東西,使人不思進取,建功立業是貪權,捨身爲國是貪名,努力掙錢是貪錢,人就應該什麼都不做整天向佛祖菩薩祈禱。

夏竦和蔡伯俙細說良久都覺得脊背發冷,這是一條毒計,思想上的入侵會導致遼朝的一蹶不振,甚至毀滅一個國家和王朝,中原王朝歷史上的先例可不少。

蔡伯俙微微苦笑道:“信佛就要摒棄慾念達到不朽?”

夏竦嗤然一笑:“不朽?你瞧見煌煌史書中有誰真的不朽!摒棄慾念?追求不朽便是世間最大的貪慾!”

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遼皇耶律宗真坐在宴會的上首對大宋使團招了招手道:“朕自幼便學習儒家典籍,通曉詩詞,如今大宋使臣在此何不即興賦詩?”

機會來了怎能放過?夏竦在下幾下踢了蔡伯俙一腳小聲道:“機會來了!”

蔡伯俙起身行禮道:“啓奏陛下,蔡伯俙才疏學淺又整日經意商賈之道,已無詩才,但觀今日大遼氣象卻感慨良多!”

上首的耶律宗真驚訝道:“哦,我遼朝何處讓蔡副使感慨良多?”

蔡伯俙在瞧見夏竦的眼色後微微點頭道:“外臣看到如今的大遼縱馬射獵頗爲不忍,一國之風氣豈能如此殺伐?實乃非大國之道。”

他的話引起一幫遼臣的哈哈大笑,蕭孝先開口道:“我大遼本就是遊牧爲生,兒郎們都是在馬背上長大,以放牧打獵爲生,殺伐之氣當然比你大宋要重得多。”

蔡伯俙搖頭道:“殺伐之道乃毀滅之道,非治國之道!”

張儉眼中精光一閃的喝到:“放肆!我遼朝如何治國還需你一外臣多言?”

蔡伯俙搖頭道:“我只不過是說出我說看到的東西,難道有錯?”

耶律宗真卻是感興趣的說道:“無妨,不過是酒宴間的說笑罷了,蔡使臣你繼續說。”

蔡伯俙點頭道:“那請陛下恕我冒昧,時間萬物講究的便是平衡,任何事情過甚就會物極必反,就如我大宋原先重文輕武一樣,陛下說是嗎?”

“嗯,蔡副使言之有理,這便是道家的講究的陰陽平衡。”

耶律宗真不愧是飽讀詩書的皇帝,一下就看出要害,蔡伯俙點頭道:“陛下聖明。”

話說到這種地步便沒必要再進行下去,否則便會適得其反,所謂的陽謀就是要正大光明的把對方引入圈套,即便對方知道也無濟於事,就如現在的張儉,他雖然知道這是大宋使團的圈套,可只能死死的盯着夏竦和蔡伯俙而不能發作。

蔡伯俙閉嘴退回座位,夏竦微笑着點頭,這一幕在外人眼中彷彿是在稱讚蔡伯俙的辯才,只有張儉面露懷疑,什麼時候大宋的使臣這麼好心眼了?

他可是在大宋的手上吃過不少的虧,從皇帝到臣子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說來可笑,蕭耨斤這樣挾權弒殺的皇后居然是信佛的,這讓耶律宗真很快的聯想到佛教,道教是大宋的國教,遼朝自不能把它當作信仰,而佛教就隨意許多,更爲重要的是佛們諸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類的諺語便是相反與殺伐之道的。

這種想法就像是幼苗一般在耶律宗真的心中紮下了根。

春獵的快意時光過得很快,三個月之後的六月初六迎來了入伏的第一天,遼朝正式開始了加封典禮,無論怎麼爭取耶律宗真的親政之權還是遙遙無期,蕭耨斤終於展露出她蓄謀已久的陰謀,自立爲後!

本不應該朝賀的大宋使團在夏竦的授意下送去了隆重的賀禮,精美的絲綢,光潔照人的瓷器以及各種禮器堆積如山。更加過分的是蕭耨斤把自己的生辰定位應聖節,這是帝王才能擁有的權利。

耶律宗真氣憤的快要炸開,更加可恨的是大宋使團的所作所爲,這簡直是赤裸裸的蔑視他的皇權。

做的也也差不多了,夏竦和蔡伯俙打算離開,而遼皇耶律宗真卻親自帶人堵住他們的去路。

夏竦整了整身上的衣冠道:“陛下爲何阻攔我大宋使團的去路?”

在耶律宗真的授意下,張儉驅馬上前:“你大宋使團要回國我遼朝自不會阻攔,畢竟你們已經憑弔過齊天太后,可我大遼的黃門令趙安仁爲何會在你們的使團中?”

夏竦驚訝的說道:“黃門令趙安仁?蔡副使你瞧見了嗎?”

蔡伯俙奇怪的摸了摸腦袋:“趙安仁是誰?沒瞧見……”說完便轉頭對身後的跟隨的儀仗道:“你們瞧見了嗎?”

儀仗侍衛互相看了看道:“我等也不知誰是趙安仁。”

大宋使團裝傻充愣的模樣讓張儉很是不爽,隨即笑了笑道:“既然你們說沒有,那便讓我大遼搜一搜如何?如果搜出來便是欺君之罪,如果沒有我張儉親自向你道歉。”

“列陣禦敵!”

夏竦幾乎是想都不想便拔劍大喝,在蔡伯俙驚駭的目光中,手下的儀仗軍士瞬間開始列陣,一時間大宋使團飛快的變成一臺高效的戰鬥機器,盾牌,步人甲居前,長槍在後,弩箭上弦,猙獰的指向張儉。

場面瞬間變得失控起來,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