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

從一開始,契丹和敵烈部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

契丹人希望敵烈部成爲震懾韃靼人的“祭品”讓所有草原韃靼驚恐於大宋的力量,在看到敵烈部被屠殺之後擔心自己遭遇同樣的命運。

大宋的承諾不重要,塔塔爾部所說的話也不重要,敵烈部被大宋屠殺掉這纔是最爲重要的。

宋人有句話說的好,“聽其言不如觀其行。”

現在草原諸部看到的是大宋的屠滅敵烈部的行爲,至於大宋說的話,許諾塔塔爾部的承諾便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蕭勝覺得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此時的敵烈部智者在他眼中不過是個垂死掙扎的老人,之所以他會出現在這裡,定然是宋人安排。

那自己就無需客氣,殺掉他也許草原上的韃靼人便再也不會知道真相,在恐懼之下的他們定然會依附契丹,而不會選擇大宋。

至於塔塔爾部,一個部族的背叛算得了什麼?草原上有着大把的部族,只要他們忠心契丹就行。

在草原上的諸部之中,契丹纔是真正的王者,這一點不是在體力上,而是在腦力上,契丹這個曾經靠着蠻力統治過大片疆土的帝國早已經能夠從馬背上下來。

和大宋的“互動”之中,讓他們見識到了如何使用計謀,如何通過非暴力的形勢削弱敵人,誰說草原人的生存策略只有燒殺劫掠?只會騎馬遊牧?

這是契丹在不斷成長中學會的東西,蕭勝一個年輕力壯的將軍怎麼可能不是一個老者的對手,敵烈部智者手中的短刀根本對他不能產生威脅。

幾個騰挪之後便成功奪取了對方手中的短刀,接下來…………宋軍的士卒出現了,一刀柄就讓他跌倒在地痛苦的呻吟。

玩弄計謀契丹人能是宋人的對手?或者說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能是漢家的對手?

驚恐的蕭勝掙扎着起來,卻被在口中塞上了一大團的粗布,嗚嗚的說不出話來,他不能阻止楊懷玉開口,更沒辦法“洗清”自己剛剛給契丹潑灑的“汙點”。

在蕭勝的嗚咽聲中,楊懷玉扶起地上癱坐的敵烈部智者道:“如何?這下你應該明白契丹人的用心了吧?從始至終我大宋都是在給你們機會,塔塔爾部便是最好的例子,若是不不相信,完全可以去塔塔爾部一觀,那裡的韃靼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到時在回首看看自己的生活…………”

楊懷玉說完便踢了一腳掙扎中帶着嗚咽的蕭勝:“瞧瞧……契丹人自己要不行了,這時候也不願讓你們這些附庸過上好日子,煽動你們和大宋對抗,成爲他們的馬前卒,你們能做的不過是幫助契丹消耗我大宋的弩箭和口糧而已,爲何不棄暗投明,簡單的兩三句話就能把你們矇蔽?”

智者撩起寬大的袍子:“因爲我等看不見大宋所作的一切,只能相信契丹人所說的話,因爲我們已經習慣……”

楊懷玉忽然一拍手掌:“然也!既然如此,爲何您不去看看我大宋的所作所爲?俗話說:聽其言,不如觀其行!若是我大宋能給予草原韃靼更好的生活,你們爲何還要與契丹共存亡?若是因爲承諾,那是他們契丹先毀約在先!”

地上的蕭勝瘋狂的扭動着,但在楊懷玉和敵烈部智者的眼中卻是不打自招的象徵,楊懷玉還要補上一句:“看見了沒?某說到了他們契丹人的痛處了。”

智者癱坐在地上,頗爲悽慘的說道:“爲何要告訴老朽這些?我的族人雖然還在,可整個敵烈部已經被大宋屠滅,你說這些與我聽,便是讓我活在地獄之中!”

楊懷玉微微搖頭道:“非也,某對你說這些並非是要讓你羞愧難當,而是希望你能拯救更多的韃靼人,他們世代居於草原,逐水草而居,生性灑脫不喜謀略,在契丹人的蠱惑下極易成爲犧牲的祭品。”

智者笑了笑:“將軍的意思是讓老朽作爲你大宋的說客?讓我韃靼部族皆數接受你大宋的條件?”

楊懷玉再次搖頭道:“非也,不是我大宋的說客,而是你韃靼人自己的說客,若是他們依舊追隨契丹,或是拒絕我大宋,今日敵烈部之禍便是來日草原韃靼之禍!”

“呵……看來你大宋一直是做好屠滅草原的打算!爲何還要在這裡說這樣的話?”

楊懷玉的表情變得嚴肅,也更加正色道:“自然是因爲我大宋乾坤一統!你們不能和我大宋相安而居,那就只能消失,我大宋要永除後患,給草原一個安寧!”

“說的倒是義正言辭,可終究還是要佔領草原!”

楊懷玉轉身便走。

“你想看看塔塔爾部嗎?看過塔塔爾部便知曉我大宋爲何要一統草原了,明日便會有人帶你去塔塔爾部,隨你而來的族人也無需擔心,他們也會去,甚至可能在塔塔爾部定居下來。”

楊懷玉的話讓敵烈部智者眼睛中的灰敗消失一些,望向楊懷玉聲音中帶着一絲期盼:“果真?!”

“千真萬確!”

智者知道這是大宋給敵烈部保留的最後血脈,也只有如此才能保存自己的家族,事實上也是大宋對自己的威脅和挾持,一旦自己拒絕大宋,只需要把自己的家族丟在草原上,憤怒的契丹人一定會吞噬個乾淨。

由此可見,玩弄權術和手段,漢家王朝甩了自己不知有多遠,即便是契丹也是不弱,可有些人就是不能認清自己,非要從中博弈,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毀族滅帳!

受到過毀滅和死亡的威脅,從其中走出的人更加珍惜生存和自由的來之不易,所以斯琴部的人理所當然的接受這一切。

斯琴,在韃靼語中是智慧的意思,而斯琴部族在整個韃靼草原上都享有盛譽,因爲他們的智慧是韃靼草原最古老的家族傳承。

敵烈部的斯琴家族雖然只是整個斯琴家族中的一支,但卻也名聲不差,即便是在塔塔爾部中也有相當的影響力,這便是當初敵烈部智者斯琴驌嘢能見到楊懷玉的原因。

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
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