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

大宋的船隊乘風破浪的開走,卻在山陰之地的石見留下了重兵,相對於其他兩座銀礦,石見銀礦擁有更加豐富的礦產,這要歸功於大宋船隊中帶來的尋礦人,這是一種古老的職業,歷代相承,他們對大宋來說是寶貴的資源。

趙禎只是大概的知道石見銀礦的位置,但具體的搜尋只能靠這些心口相傳的尋礦人來尋找。

三座銀礦都是趙禎在夏竦和蔡伯俙出使倭國之前便告訴他們的,爲此蔡伯俙才特意請了大宋最有名的尋礦人。

而倭國的皇帝也只是覺得石見銀礦的出產稍微些多而已,並不知道石見銀礦的儲備大的驚人。

留守的禁軍佔領了地處山陰的石見銀礦,銀礦的留守家族在見到天皇的詔書後便提出質疑,原因很簡單,詔書上沒有關白的印信,這份詔書的真僞存疑。

帶隊的宋軍將領並不在乎留守的質疑,如狼似虎的大宋禁軍以最快的速度佔領了銀礦周圍的據點,並以大宋的慣例開始修建城寨。

軍人的天職便是服從命令,既然夏竦這位正使發話了,詔書自然是不會有假,你要是有疑慮就去找自己的主子問個清楚,但是不要耽誤大軍做事。

三十條船所帶的三千多戰兵全部被留在了石見,一併留下的還有許多貨物。

留下的戰兵可以靠這些貨物和倭國人貿易換取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用品,相對於資源稀缺的倭國來說,大宋的貨物對他們有着無與倫比的誘惑。

三千戰兵開始飛快的建造城寨,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否則那些來者不善的倭人一定會開始衝擊。

營地的周圍已經搭起了高臺,堅固的高臺上是碩大的八牛弩,這些八牛弩全部是裝有棘輪的改進型,無論是上弦的速度還是力度都比原先的八牛弩要強上許多。

船隊最不缺的便是戰爭物資,弩箭,三棱刺刃,破甲錐,全身步人甲,三千戰兵幾乎是武裝到了牙齒,這是大宋的本錢!

從一開始趙禎便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倭國的小人之心他可是早就瞭解的。

大宋的將士進退有序,有條不紊的忙碌着,即便是熟悉地形的倭國地方守備也對宋軍構築的臨時防禦無從下手。

大內氏是石見地區的掌權之人,雖然隸屬東京都的管轄,可在承平、天慶之亂後已經基本脫離了東京都的統治,形成了地方武士統治。

所謂的留守也是大內氏的人,而宋軍的到來在他們看無疑是侵略者,甚至可能是東京都請來的外援……

高高的塔樓上,站班的禁軍正無聊的看着銀礦以外的平原,礦山前面地勢開闊,在他的印象中根本不會有人找死的從正面突擊大宋的營地。

百無聊賴之際,一羣人突然出現在他的視線中,站班的禁軍想也不想的敲響一旁的銅鑼併發出警告:“敵襲!”

正在構築城寨的禁軍放下手中的活,飛快的穿着自己的裝備嚴陣以待,倭人的軍隊是他們從未交手過的,可以說是不同於党項人和契丹人,甚至還有不少人爲之緊張起來。

身爲都巡檢的石元孫大聲的喝罵:“慌亂如斯還配稱得上是天子四衛嗎?他倭人還能比党項人更加兇狠,比契丹人更加強壯不成!都給我列陣,凡是動搖軍心者殺無赦!”

他是名將石守信的子孫,即便是契丹人來了他也不會膽怯分毫,更何況是這些喜歡到大宋渡種的倭人?

隨着他的話音,大軍變得鎮定下來,是嘞!這些倭人萬里迢迢的到咱們大宋渡種,算得上是咱們的後輩嘞!

遠處的大軍終於靠近,站在高臺上的禁軍差點以爲自己看錯了,這些山野之民也算是軍隊?身上披着破爛的藤甲,扛着鋤頭鐮刀之類的農具就開始向營地衝擊,雜亂無章的隊形簡直是一羣烏合之衆。

這和自尋死路有什麼區別?

倭人衝到宋人的營地之前便沒了動作,從人羣中出現一位身着古怪鎧甲的士兵,手中拿着長長的倭刀喊道:“我乃是大內氏嫡系三子大內小澤!曾經擊殺……”

沒想到這個倭人居然會說漢話,可他在陣前嘰哩哇啦一大堆,但說的是什麼卻讓石元孫和大宋的將士一頭霧水,秉承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原則,石元孫道對一旁的軍士問道:“他說的什麼?”

軍士扭頭道:“好像是說將軍可敢與他一戰……”

這到底是蠢到什麼程度纔會有這樣盲目的自信?難道他以爲自己是不死之身?

既然不是來使石元孫毫不猶豫的對高臺上的八牛弩士兵道:“弄死他!”

擒賊先擒王,大軍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將領,一旦將帥身死,整個軍隊便會陷入羣龍無首之中,在大宋都是把將帥放在最安全的位置,可倭人居然是將帥先叫陣,這和一幫潑皮打架有什麼區別?

嗡……

令人牙酸的聲音響起,碩大的弩箭便消失在了八牛弩上,如此近的距離弩箭瞬間洞穿了大內小澤的身體,極大的衝擊力帶着他在地面上瘋狂的彈跳,最後如破娃娃一般落在了倭人的軍陣前……

倭人幾乎是瞬間崩潰,碩大的八牛弩對他們乃是簡直是上天的神器,連身穿最堅固大鎧的武士都被輕鬆洞穿!

在他們的認知中,大鎧是最爲堅固的鎧甲,顯然八牛弩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前排的軍士看着飛出去的大內小澤啐了一口:“我當他有多厲害,也不過是肉體凡胎,才一個照面就死了……”

石元孫嘴角抽搐,這軍士說的倒是輕鬆,誰能抵擋住八牛弩射出的弩箭?當年檀淵之戰,遼人的大將軍蕭撻凜就是死在這利器之下,何況是明目張膽的倭人?

如烤串一般的大內小澤被擡走,他的家臣發了瘋似得向宋軍大營衝擊,看着這種愚蠢的舉動,石元孫微微嘆氣:“倭人也不缺乏忠義之心,給他們痛快吧!”

其實他錯了,這些家臣在大內小澤死後便成爲了必死之人,即便是逃回去也難逃一死,不如死在戰場上搏一個好名聲。

箭雨如期而至,輕鬆的貫穿他們的身體,驚得倭人四散而逃,他們從未遭遇過如此可怖的情景,這不是戰爭而是屠殺。

倭人潰散的同時,宋軍也不打算浪費寶貴的弩箭,石元孫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命令軍士建造城寨,他們還要在此等候大宋的援軍到來……

他只希望援軍來的能快些,畢竟倭國的貧窮與大宋的繁華相比實在差得太多。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
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六百六十八章遷都之謀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