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

按兵不動許久的大宋軍隊在春天到來的時候突然開拔,他們的目標是誰也沒想到的靜州懷州,西夏遣使大宋,是戰是和的消息還沒昭告天下,大宋便如此迅速的出兵了,做事讓人有些意外。

遼人已經佔據前套之地,那大宋自然不甘示弱,若是不能拿下靜州,懷州,順州等州府,趙禎如何向沒藏訛龐,向整個西夏施壓?

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大宋的戰略是不能改變的,大宋的戰略是什麼?先收燕雲再滅西夏,燕雲之地已經被大宋收入囊中,西夏自然成爲大宋的頭等目標,絕不會因爲遼人的再次出現而改變大宋的主要策略,至於遼人奪取前套,趙禎自有辦法。

狄青順利的拿下了西夏這幾座不設防的州府,一時間西夏震動,懷州距離興慶府只有區區十幾裡地,騎兵只需半日便可抵達,簡直就是近在咫尺,沒藏訛龐做夢也想不到趙禎居然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爲什麼要死守規矩?華夏千百年來就是被死規矩和高高在上的心態所束縛着,作爲皇帝趙禎可不是一個死守規矩的人,帝王權術不就在於靈活多變嗎?若是固守規矩,那就不會有光耀史書的聖君的出現,也不會有遺臭萬年的昏君出現。

在狄青所部順利奪取這些州府的同時,北平府的十六衛突然發兵遼朝中京道的北安州,一舉拿下北安州的同時順帶着把灤河城收入囊中,這是一擊迅雷不及掩耳的重擊,使得本就因大宋突然之舉的天下輿論再次變得沸沸揚揚。

灤河是大宋北上的重要水路,相比陸路水路的行進速度要快上許多,而且可藉助風向日夜不停,大宋這一突如其來的一擊讓遼人大驚失色,雖然中京道的援軍迅速馳援,但在他們到達之前,十六衛便帶着北安州的百姓以及糧草財物有條不紊的撤走了。

望着空空如也的北安州州城,遼朝武將大眼瞪小眼,什麼時候開始,大宋居然和遼朝對調了?大宋開始打穀草了?可即便是打穀草一般都是掠奪糧食財物,哪有連百姓都掠奪的一乾二淨,甚至連婦孺,乞丐都不放過,整個北安州被宋人席捲過後,只剩下一座空空如也的州城,別的什麼都沒有……

蕭林達還沒有從眼前的這一奇景中緩過神來,待大軍進入州城之後才發現,守城的官兵,連帶北安州城的官員都消失了,沒錯時候消失了,並非是戰死。

他沒有發現任何一個戰死的人,準確的來說這北安州彷彿沒有發生過戰事似得,而更像是駐守在這裡的官兵和朝廷派遣的官員一齊投靠大宋了。

一種不祥的感覺從蕭林達的心頭升起,抓過一旁報信的士卒厲聲問道:“這是怎麼回事?爲何一個人影也見不着,一絲打鬥的痕跡都沒有,你不是說宋人大軍壓境,殺聲一片嗎?”

那小卒早已是嚇得兩股戰戰,結巴着說道:“啓稟將軍,小的是親耳聽到的,絕不會有錯,宋人的砲石之聲猶如雷霆,大地震顫房屋晃動……”

蕭林達皺眉道:“你的意思是在宋軍攻城之前,便被派去報信了?”

小卒點了點頭:“小的是得了守城將軍王思古的軍令,向大定府求援的!”

蕭林達臉色一變道:“壞了!王思古變節,投向宋人!難怪派你去大定府求援,澤州不足百里,若是去澤州求援怕是沒過多久就被發現了!”

蕭林達看着眼前空空蕩蕩的北安州城,隨便進入一戶人家,便瞧見裡面的東西除了不能帶走的,其他全數被帶走,而酒樓茶肆之中連一隻茶碗都不見,顯然這是充分準備過的,並且有富足時間整理的,整個州城中能帶走的都被帶走,倉庫中空空如也,連一粒糧食都沒有,更別說那些牲口了。

這簡直就是把北安州州城中的百姓打包帶走啊!不用說,北安州之地的其他鄉鎮百姓恐怕也被盡數遷走,蕭林達拔劍砍斷了酒樓前的幌子,大喝無恥!

大宋的這一手法與西夏人極爲相似,顯然大宋這次北進並不是要奪取州城而是意在掠奪百姓。就算此時追擊,定然有宋軍阻截,不出三日那些百姓怕是已經進入北平府的密雲城了!

既然已經追擊無望,蕭林達自然不會蠢到派兵追擊,父親曾經說過和宋軍作戰不能按照常理來打,越是如此越會被宋軍帶入圈套之中,顯然攜帶百姓的宋軍速度不會有多快,一旦自己追擊,肯定是能追上的,但這麼簡單的道理宋人會想不到?

這麼說來很可能眼前的北安州州城官員和守將早已降宋,並且在宋軍抵達之前就已經密謀好了,待宋軍抵達佯攻之時,便派出遊騎求援,而他們則是鼓動百姓歸附大宋,一旦官員和守將這麼做了,並且州城被宋軍包圍,城中的百姓自然沒有選擇的餘地。

顯然這是早有預謀的,但宋人是如何讓這裡的官員和守將集體叛變的呢?蕭林達實在想不到。其實很簡單,趙禎以大宋皇帝的身份給北安州的官員和守將發去了密旨,由黑手的人從中游說。

連大宋皇帝都答應了,這麼說來北安州的官員和守將還有什麼後顧之憂?百姓內遷宋地,自然是有安置的,而身爲官員和武將,那自不用說肯定有優待不是?

如今的局面誰看不清楚?大宋一日強盛過一日,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連傻子都知道大宋打完西夏之後一定會北伐遼朝,到的大宋可就不是大遼能抗衡的了,還不如趁現在歸附大宋,等大宋北伐的時候想歸附都不一定有機會。

誰不知宋人的生活好啊!具王思古所知,和自己一樣歸附大宋的還有南邊的灤河城,這是灤河北上的重鎮,大宋皇帝的權術。

王思古想想都覺得可怕,大宋皇帝不費一兵一卒便讓自己心甘情願的歸附了,兵不血刃的便讓北安州的百姓內遷了,而這一切都是心甘情願的,單單是這一點大遼的皇帝便比不上啊!

怎麼想王思古都覺得自己這次降宋是明智的,是有生以來做過最正確的事情。而他不知道,帝王一點操弄其權術來,手段和效果最是驚人。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