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

大宋的黑手,準確的來說該是趙禎的黑手並非浪得虛名,他們潛伏在遼朝的每一個角落,自從上京城被封鎖以後,他們便銷聲匿跡保持靜默,但卻在等待着時機。

宋遼中京道之戰結束後,隨着通商的開始,他們便再次活躍起來,上京城皇宮的消息被他們傳遞迴了大宋,傳遞到了趙禎的手中。

趙禎覺得遼朝的內部一定出了什麼問題,但他從現在手中的情報上還看不出實質性的內容,只能做出憑空的猜測,要麼是真的如蕭太后所說耶律洪基突染暴疾病重,要麼便是蕭太后死了,反正遼朝的統治者出現了問題。

趙禎伸手把紙條放在一個鐵盆中,三才便用事先準備好的火摺子燒掉,直到它變成黑灰還要用木棍搗碎,這鐵盆是勤政殿中必備之物,無論春夏秋冬都有。

不管遼朝出現了什麼狀況,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都是有利的,趙禎覺得大宋沒必要干涉,做得越多錯的越多,宋遼雙方勢力懸殊,大宋什麼都不做纔是最正確的選擇,遼朝內部出現任何問題只會給大宋以機會。

趙禎在御案之後坐下,提起桌上的毛筆稍稍猶豫,最後依舊下定決心,拿過一張上好的絹紙在上面寫下詞頭:“着遼朝黑手在半年內攜帶情報全部返朝,不得駐留!”

三才在一旁看到了詞頭,心中的驚駭完全無法用語言表達,只說了句:“官家……”

趙禎微微搖頭隨即再次開口道:“皇城司的人也是如此,全數返朝不得有誤,你派人傳下去,朕知道皇城司的人在遼朝配合黑手行動,朕不希望我大宋再有密諜在遼朝被殺,黑手和皇城司的人朕還有大用!”

這是官家的決定,以官家的才智自然是有原因的,三才點頭應諾道:“奴婢遵旨!”

他知道,官家一旦寫下詞頭,便要以聖旨的方式傳遞給黑手以及皇城司了,他們沒有可能違背,否則便是抗旨不尊!看來官家已經把遼朝視作一個可有可無的對手,並不需要小手段來對付。

趙禎起身走向輿圖,這幅輿圖掛在勤政殿中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期間換過了許都次,可以說每一次輿圖都是那副輿圖,可上面的內容卻完全不同。

宮中有着最好的畫師,他們不是給帝王作畫的,也不是後宮或是朝臣作畫的,而是專門繪製輿圖,大宋的輿圖,遼朝的輿圖,甚至是倭國高麗的輿圖……

他們不需要有多高的藝術修養,只要能完美的畫出地形,標出等高線,山川河流以及州府的名稱便好,他們需要的是精確,精確到誤差不超過一里地,這對於僅靠各種資料和情報來作畫的畫師非常困難,但卻能做到。

就如趙禎眼前的這幅輿圖,便是宮中畫師的精華之作,這不是遼朝的輿圖,包涵了遼朝,大宋,南海諸國,高麗,倭國,吐番,西域。

可以說這是這個世界上東亞地區最精準最全面的地圖。

三才發現,官家最近就喜歡望着這幅輿圖發呆,嘴中也在不斷的自言自語,大宋的疆土到底多大合適?在三才看來自然是越大越好,越大越能顯示大宋的強盛,越大越能體現上國的威儀,越大便有越多的資源可以獲取。

他那裡知道身爲皇帝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不僅僅是輿圖上用誅殺勾勒出的疆域,還有遼闊的草原,世界的屋脊,海中的島嶼,以及遙遠的西域。

最大的問題便是統治,即便是佔領了大片的土地,沒有有效的管理和統治,這些地方遲早也會變成別人的,反倒使得大宋在那裡建立起的經濟,文化,科技流失出去,甚至成爲對大宋產生威脅的溫牀。

畢竟在這個通訊並不發達的時代,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統治往往效果不佳,即便是出現了公路,大宋的統治力度在到達西域都護府後依舊是天高皇帝遠。

大宋現有的四座都護府一個在西域,一個在倭國,一個在南海,一個在遼東,四座都護府都是大宋伸出去的觸手,可以說這已經是大宋的極限了,再多的話實在無法顧暇。

同樣的這四座都護府也有着不同的作用,西域都護府早早就被趙禎打造成爲西面的屏障,這不是用來對付西域的也不是對付遼朝的,而是對付西方的威脅。

大宋通過貿易從西方撈取了大量的金銀,這一點趙禎比誰都清楚,同樣清楚的人還有西方的統治者,比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個靠着聯盟在一起的帝國很可能因爲利益的驅使進行一場東征,而矛頭不再是可憐的阿拉伯人,甚至可能是大宋。

歷史已經改變,趙禎不得不以黑森林法則來踹次西方的敵人。

所以西域都護府的駐軍是最多的,當然南海都護府的水師不能算上,他們和沙門島水師共同組成了這個世界上最爲龐大的艦隊,也是最爲先進的艦隊,可以說在海上大宋纔是真正的霸主。

而那些在海上討生活的海盜都要仰大宋鼻息,趙禎可沒打算剿滅所有的海盜,他們是可以利用的幫手,大國之中總有見不得人的東西,而在海上貿易中則是最爲常見,於是這些海盜就成爲最好的爪牙。

他們是海盜,不是任何勢力,沒有人能要求大宋爲他們的行爲負責,也沒人敢這麼做,除非他們想要被大宋貿易制裁…………

東面的黑水都護府則是大宋收編女真人的手段,女真人的戰力強大,他們有着一種維京人的狂戰士血脈,在白山黑水之間磨鍊出來的戰鬥意志是任何種族都無法媲美的,趙禎要是放任他們不利用,自己都覺得是在犯罪。

數萬的女真人戰力非凡,那句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實實在在的詮釋了他們的強大戰力,在大宋將軍妥善的指揮下,在裝備了大宋的軍械之後,這支黑水軍基本上把逃亡的完顏部誅殺乾淨,並且把大宋在遼東的控制力度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
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