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

塞爾柱和以色列是被利益捆綁在一起的,至少現在如此,十字軍雖然是在窺伺小亞細亞平原,但名義上還是打着奪回聖城耶路撒冷的口號。

以色列王國的猶太人知道,這片曾經屬於他們祖先的土地也就是被羅馬人給奪走的,猶太人也被驅離自己的故鄉,從此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

對於他們來說,十字軍的東征更爲可怕,但相比塞爾柱,猶太人卻不打算失去任何一寸土地,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土地,那他們就能夠付出任何代價!

爲此猶太人不惜再次尋求大宋的幫助,這一次他們提出的要求更爲過分,居然是請求大宋派兵幫助他們抵擋十字軍的東征。

這個請求着實震驚了大宋的朝廷,也震驚了剛剛登基稱帝的趙旭。

按理來說大宋與以色列王國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這種親密甚至要超越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友誼…………

但這樣的親密關係還沒到大宋能夠出兵以色列王國,讓自己的士兵付出生命的代價,以換取以色列王國安全的程度。

當然,過分的要求同樣也有着過分的回報,以色列人願意向大宋稱臣納貢,承認大宋宗主國的地位,同時讓以色列成爲大宋的一個諸侯國,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諸侯國這三個字在漢家文明中有着不同的解釋,所謂的諸侯國乃是由最高統治者天子對封地的稱呼,也被稱爲“諸侯列國”、“列國”,封地最高統治者被賜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但分封制已經在漢家文明的歷史長河中被淘汰了,大宋是沒有分封制的,但諸侯國這個說法相當誘人。

眼下的大宋已經不是原本封閉的漢家王朝了,相反大宋與海外的聯繫相當密切,不光知道西方世界局勢,也知道那裡的諸侯國是怎麼一回事。

精明的宋人早已看穿了猶太人的把戲,即便是他們對大宋俯首稱臣,即便是他們以大宋爲宗主國,即便是他們以諸侯國自稱,但事實會發生變化嗎?

顯然不會的,諸侯國對自己的土地有着極高的控制權,同時掌握了稅收和所有財政,行政上的獨立。

所以以色列王國只不過是用一個虛名便大宋把大宋這個龐然大物拉下水,一旦大宋派出軍隊,就等同於一邊倒的支持以色列以及塞爾柱了。

這是精明的朝臣絕不希望看到的局面,大宋還要和這世上所有的國家做生意,豈能因爲一個以色列而得罪其他國家?

再說派兵遠征,不光是消耗錢糧,還消耗士兵的鬥志啊!

爲大宋作戰理所應當,士兵們當然可以理解爲保家衛國,可爲你以色列人作戰憑什麼?

錢財?大宋的士兵全都是足糧足餉,不差錢!爲了名聲?在以色列的名聲難道有在大宋的名聲重要?笑話!

所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趙旭在思考一番之後便打算拒絕,但他想起自己和父親的分工,西面的事情應該交給父皇決斷纔好。

於是趙旭相信的給老爸趙禎寫了一封陳訴利害的書信,趙禎在看過之後便打算出兵了。

趙旭的想法其實沒有任何問題,這一旦在回信中趙禎重點的寫清楚,以避免父子之間因爲政見不和而產生矛盾。

事實上趙禎非常喜歡眼下自己與趙旭的分工,這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了,對於一般的帝王來說這也許不一定是好事,但對於趙禎這個甘願放棄權利的帝王來說卻極好的。

因爲趙旭的所作所爲已經可以肩負起領導國家的使命,這是他的幸運,同樣也是他的悲哀,在剛剛坐上御座之後,他對權利是有些迷茫,當他能夠熟練使用手中的權利後,便會越來越駕輕就熟。

他會用權利去做許多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百姓的事情,並且有着極大的抱負心,願意超過自己這個父皇。

但隨着時間的增長,他會發現其實作大宋的官家只會越來越枯燥,這個位置深深的束縛着他,使得他不能做別的事情,原本有趣的政治博弈,或是利益交換在他眼中會變得無聊,甚至是消耗精神。

這是一個有能力君主必定會遇到的事情,也是許多明君在中晚期走向昏聵的開始,原因很簡單,他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產生了逆反心理。

自始至終他們並沒有把皇位看作是一種義務,一種職責,一種無法改變的承擔,而是把皇位看成了與生俱來的特權。

在接受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之後,只要是腦袋正常的皇帝,幾乎不會有多大問題,完成朝政也不在話下,最不濟用人得當便會江山穩固,可大多數走向衰敗的原因都是因爲自己開始荒廢朝政了。

於是趙禎把最初的信心滿滿留給了趙旭,把好奇與探索留給他,把施展手段與理想留給了他,把枯燥無聊也留給了他,但卻把最後的放棄和慵懶給剝奪了。

因爲到了這個階段,作爲前車之鑑的大宋祖宗之法便會約束皇帝,在執政的後期把權利移交給太子,並且要輔佐太子登基即位。

從趙禎這裡開始,大宋的皇帝就不能夠揮霍自己手中的權利,皇權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極大的約束。

權利的順利過渡也將會成爲朝堂上的頭等大事,任何一個相公到了皇帝執政的後期,都要開始準備皇權交接的事宜,在朝堂以及天下人的施壓下,趙禎相信沒有哪個皇帝會執着於自己手中的權利,而不在乎千夫所指。

趙禎相信,到時候皇帝的政令可能連中樞都無法抵達,而直接從禁中出去的中旨無人敢接。

所以現在趙禎與趙旭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相當和睦,趙禎不會去幹涉趙旭的決定,趙旭同樣也會支持父親所作的事,而父子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幫助,這是最好局面,也是天下人最喜聞樂見的局面。

於是趙禎與兒子書信一番之後,趙旭便讓三司準備錢財,讓兵部和參謀兵事院抽調邊軍,大宋的邊軍幾乎是戰力最強的軍隊,也許他們的裝備不是最好的,但戰場的經驗卻是最爲豐富的。

一支大宋的精銳遠征軍在短時間內便組建起來,而他們卻在等到趙禎的旨意。

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