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

烤肉油脂較多,雖然香味迷人,但終究是油膩了些,即便有烤饃相配,也還是需要酸甜的飲子解膩,而克魯端上的酸甜飲子味道極好,趙禎甚至聞到了一股淡淡桃花味…………

只不過蕭撻裡卻突然變得面紅耳赤起來,趙禎不疑有他,還以爲是燒烤的火焰燒的她面紅,尖刀挑起一塊流油的五花肉笑着說道:“怎麼,太皇太后被朕的模樣迷住了?面若桃花一般。”

蕭撻裡看着杯中的微微泛紅的飲子,一飲而盡,恨恨的望着趙禎翻了一個白眼:“是又如何?!”

“敬謝不敏!”

“你!”

趙禎的行爲告訴蕭撻裡,有些人就是沒法聊天的,故意氣你讓你每說一句話都難受,趙禎就是如此,事實上他喜歡和蕭撻裡鬥嘴的感覺。

他從沒有嘗試和人鬥嘴,這種感覺很好,尤其是看到蕭撻裡受氣的表情,他心中就無比快慰,有時候他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變態,怎會有如此惡趣。

欺負一個女人,還是個寡婦的女人真算不得什麼成就,何況還是自己讓她變成寡婦的,雖然他殺了耶律宗真是不得已而爲之,但趙禎卻不得不承認,他是真的需要耶律洪基的項上人頭,但他也是真的惺惺相惜。

而眼前的這個女人,趙禎想要照顧好她,卻又不想讓她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大宋征伐遼朝的時候,儘量的給她在戰敗的同時留下體面。

但對於契丹人來說,戰敗還有體面嗎?!

蕭撻裡絕不會放棄與大宋的對抗,只要能讓遼朝多存在一天,她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即便是懷上他趙禎的孩子也在所不惜,這是一個膽大包天的計劃。

但只要小心實施,就沒有問題,並且他趙禎知道後說不定也不會征伐遼朝,因爲遼朝未來的皇帝是他趙家的血脈,也就相當於遼朝是大宋的一部分,只不過對他趙家來說是而已。

事實上依舊是大遼的自治,依舊是大遼的天下,依舊是與大宋的對抗,只不過方式會變成另一種樣子。

自己會把這個孩子培養成爲大遼合適的君王,自己有這麼多年的時間去培養他,照顧他,終究有一天,他也能成爲和眼前這個男人一樣出色的帝王!

想到這裡,蕭撻裡看向趙禎的眼神便愈發的炙熱了…………

烤肉吃的差不多了,四周圍觀的人也逐漸散去,畢竟明日就是太皇太后的犒賞宴,吃食雖然沒有眼前的珍貴,味道好,可也算是一場盛宴了,與其在這裡看着大宋皇帝大快朵頤,還不如明日自己吃喝!

當然圍觀了一會,回去之後也能下飯……

衆人散去之時,張儉和蕭惠也跟着離開,只不過他們兩走的時候都望向蕭撻裡,眼神中帶有強力的期望,今夜之事乃是關乎大遼的未來。

恨到極致,這種感情就會悄然轉變,尤其是當蕭撻裡見識到了趙禎的才略,見識到他的勇武之後,更是不可自拔的有一種愛慕產生。

這種感情很複雜,蕭撻裡無論如何也說不出來,“愛”雖一個字,看似簡單易懂,但卻是人類最爲難以解釋的東西。

草原上的女子向來是敢愛敢恨,從小蕭撻裡便從一位蕭家的前輩隨筆中得知了什麼叫愛。

那位智者曾經是草原上的明珠,是契丹的人的驕傲,是自己的祖母蕭太后——蕭綽。

隨筆中寫出了她和遼景宗耶律賢的愛與恨“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那就大膽的去愛,去把你心裡的一切想法都化爲力量。但如果不愛了又或某種原因要捨棄這段感情,恨便是你要能真正的放下這段感情,而不是沉溺於悲傷或自責中,大膽的去愛,大膽的去恨。

恨,更多是放下,而非懷恨在心。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契丹兒女,方不失爲快意人生。”

蕭撻裡從小就仰慕這位祖母,對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也就是因爲如此,纔有了遼朝的今天,十七歲那年祖母喪父,而十七歲那年蕭撻裡自己也喪夫。

就是因爲這位祖母以及她留下的隨筆,自己才能堅持到今天,祖母的話沒錯,只要是好的東西,無論是蕃人的,契丹人的,還是會漢人的,都將爲大遼所用,如此才能治國有方。

開始的時候蕭撻裡認爲這是在犧牲自己,但逐漸的,隨着她對趙禎的瞭解,對他施政的仔細研判,她發現這位大宋君王的手段和雄才大略非等閒君王所能相比。

即便蕭撻裡不承認,但她心中的愛慕之情已經產生,所以對先前的計劃並不是十分地處,再說,他趙禎長得也不差……

傍晚到天黑,這段時間克魯幾乎是數着過的,秘藥的發作時間很長,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這是秘藥,也是補藥,這時長與大遼皇帝大婚的時長差不多。

克魯瞧着帳中正在梳妝的蕭撻裡,幾次欲言又止,只能默默查看她的衣飾,黑色的寬袍籠罩了她的軀體,但在束腰處又顯得那麼的纖細,這是一件帝王才能穿着的袞服,對於遼朝來說,現在的太皇太后已經和帝王沒有區別,而蕭家已經算是攝政之家。

所有的貴族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把所有的不滿藏在心中,等待着皇太孫耶律浚長大成人的那一天。

但只有克魯知道,他們的等待肯定是一場夢,待今夜之後,待蕭撻裡懷上了大宋皇帝的龍種之後,遼朝的一切都將改變,蕭家依舊是最爲強盛的一族,但卻不再是大遼的後族,而是大宋的後族。

蕭撻裡肚子裡的孩子將會成爲大遼的主人,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也是大宋皇帝的孩子,是他趙家的血脈!

天啊!

克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最終挽救遼朝的辦法居然是利用對手的血脈,宋遼兩國倒是還真的是父子之國,這對蕭家完全沒有損失,但對於耶律氏這個曾經的皇族卻是一場災難。

有了大宋皇帝的支持,以及蕭家原本就積攢下來的力量,整個遼朝也沒人能撼動蕭家的地位,現在克魯反倒是有一個疑問,這帶有蕭家和趙家兩種血脈的孩子,應該姓什麼…………

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十二章無知之幕
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十二章無知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