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

帝王的威嚴有的時候就是體現在繁瑣的禮節上,即便是平庸之君通過一系列的禮節操作也會讓一般人覺得他極爲高大與威嚴,但趙禎不需要這些卻也要遵守這些禮節。

本打算在乾宇殿後殿之中接見李若谷的,但別說是三才不答應,就是李若谷本人也不同意,必須要在垂拱殿中覲見,這是他的權利,也是他自己的體面…………

精美的垂拱殿之中,李若谷束手而立,聲音蒼老中帶着懇切:“官家,我大宋疊牀架屋之官制實屬弊政矣!雖國朝之初大有裨益,可到了如今卻今非昔比,早已不適朝堂之制也!實乃弊政!臣萬望官家革故鼎新!”

趙禎看着眼前垂手而立的李若谷,從他嚴肅的表情知道自己沒有聽錯,這個三朝老臣,大宋朝堂頑固的保守派居然是在自己提出改革官制後第一個支持自己的。

這讓趙禎準備一肚子的話生生的憋了回去,就像是受了內傷一樣難受,一時間有些尷尬,伸手摸了摸嘴脣上的鬍子,趙禎頗爲感慨的說道:“朕沒想到你居然能說出這番話來!”

李若谷溫和的笑了笑:“官家!誰不知這疊牀架屋的不好?實在是沒有辦法,若是太祖太宗能想出其他制衡之策,早已把這法子丟到九霄雲外去了!非心中所願,實無奈爾!”

趙禎好奇的望着李若谷:“你怎麼知道朕就一定有辦法?”

面對趙禎的問題,李若谷的表情頗爲嚴肅:“說句狂妄的話,官家和我大宋的歷代帝王都不相同,不,甚至是和漢家的皇帝都不一樣,擁有超脫“棋局”之眼光,無論什麼事,到了陛下手中總有奇異之法破之!臣相信陛下這次也一樣,您能如此果斷的廢除弊政,自然有高明的手段!”

趙禎這回是真的驚訝了,他忽然明白爲何李若谷能做到三朝常青,這貨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心理學大師,並且是政治心理學的大師!

能從帝王的一個決定,一道旨意中猜出其中的道理,他李若谷也是沒誰了。

到達趙禎這個程度已經可以說是通過表象見本質,看似是他李若谷在賭,但事實上絕對不是,這是他從多方面分析所得到的結果,相當於後世的心理側寫。

趙禎覺得李若谷就是心理學大師,最少也是一個出色的哲學家,把人心和人性揣摩的非常清楚,朝堂上的事情他看的一清二楚,朝堂上的人他也看的一清二楚,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做到這一點。

看來李若谷這是第一個站隊的人,而且從他之後,將會有更多的人跟隨他站隊,可以說李若谷的倒戈使得保守官員的一座大山崩塌了。

想想也是,能在三朝常青的他怎麼會隨便成爲別人手中的試金石?

瞧着李若谷離開時候的瀟灑,趙禎無奈的搖了搖頭,他李若谷是來將了自己一軍,自己怕是要考慮一下如何給他一個體面的官職了。

李若谷在朝中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多少人以他馬首是瞻,一旦他支持改革官制,趙禎便可一舉把朝堂之中的反對聲音拿下,任何反對改制的官員都將無話可說。

趙禎想了想,看來只有太子三師之位才最合適李若谷了:“三才擬旨敕封李若谷爲資政殿大學士、吏部侍郎,加封太子太傅銜,以爲誇耀!”

當然,這裡的太子太傅絕對不會是實銜,不過是個虛銜的名頭罷了,一般是用在德高望重的老臣死後作爲加封,現在封賞,便是榮耀無兩的印證!

至於給李若谷的官職,也算不得什麼頂頂好的職位,即便是在改制過後,禮部侍郎也算不得什麼,上面還有一個吏部尚書在那壓着嘞!

趙禎相信,在這個時候給予李若谷封賞,所有人都會知道李若谷的態度,畢竟這種封賞是要以聖旨的形勢發放的,必須昭告天下,傳報官一路要敲鑼搗鼓的前往李若谷的家中,並且邀請四周德高望重之人前去觀禮。

在活着的時候被封爲太子太傅,這是多高的榮耀加銜?

趙禎今日算是長了見識,原本他認爲朝堂之中的形形色色早已被他盡收眼底,但他現在才知道,原來朝堂之中還有如此厲害的人物,但當趙禎翻看李若谷的履歷時更是被他的才能所驚到。

原本認爲是一個靠站隊,靠審時度勢上來的官員,事實上卻是一個能力不輸與當年夏竦的一個能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趙禎簡單的看了三個較爲經典的案例,起初他李若谷中進士的時候並沒多麼出色,只是補了一個小小的長社縣尉。

但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強大不是在科舉的試卷上,而是在當官之後的政績上體現出來的。

在任期間,因州上修建兵營,讓百姓捐送木材,主管衙役爲了勒取賄賂,多以不合徵用標準爲由,讓其退回,使百姓叫苦連天。

李若谷知悉後,讓百姓將木材按長短粗細分類集中在一起,自行組織送到州上交差,免去了其中的盤剝。

這樣一來既沒有在明面上戳破衙役的勒索,又讓百姓免去了負擔,同時也在告知那衙役,他的一舉一動自己都知道,初到地方即便是強龍也壓不住地頭蛇。

之後李若谷晉升爲大理寺丞,知宜興縣令,宜興地區歷來是產茶區,茶農則以茶葉抵稅。李若谷到任之前,官府對老百姓所交茶葉凡不合格者一律沒收充公,實爲盤剝茶農之惡道。此時的李若谷已經是一縣之父母,自然該管理地方。

他到任後立改此弊政,將不合格的茶葉退給茶農,另行變賣,換回好茶葉重交,單單這一舉動便深受百姓愛戴,也給他的官員生涯博得了清明。

但這些都不算什麼,最吸引趙禎的是第三件卷宗,這比其他的都重要,甚至比他之後的履歷都要來的有用也更能體現他的手段和才幹。

甚至推翻了趙禎之前對李若谷的判讀,這稍顯瘦弱的老臣其實卻是有着殺伐果斷之能的幹練之臣!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誰纔是真正的資本?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