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

宣德門的熱鬧並未隨着趙禎的離去而消退,按道理來說皇宮的城門算是趙禎家的外院,在皇帝家的門口這麼歡呼雀躍的機會一年也就一次。

小商小販們自然不容錯過,推着小車帶着精美的食物不斷的穿梭在人羣之中,此時不會有捕快破壞這麼好的氣氛。

而百姓也不在意,都這時候了誰還在意這些方便自己的人?

沒錯,確實方便了大家,因爲御街上已經成爲一個巨大的舞臺,宋人對娛樂表演有着不輸後世的熱情,這次歌頌趙禎的文治武功也給了百姓們找了一個慶祝的好時機。

藥發傀儡,彩燈花車,歌舞表演,絡繹不絕,寬闊的御街上甚至搭起了採棚!

百姓們載歌載舞的時候,趙禎卻在御書房中哄兒女們睡覺。

在趙禎看來兒女雙全才是天大的樂事,享受着兒女的歡笑,趙禎一邊搖晃着嬰兒牀一邊批閱奏摺,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一天不看便覺得什麼事情沒做。

今天的奏疏大多是祝賀之詞,趙禎稍稍批閱便索然無味,看來朝臣們今日過得也是極好,連他們也不想再提那些繁瑣的政事。

趙禎微微苦笑:“蔡記的酒樓怕是又要客滿了。”

一旁的三才笑道:“官家說的是,今日朝臣們可是吃喝的多,官家的進賬又是不少嘞!”

趙禎指了指三才:“你說這話要是讓相公們聽了去,委實該打。差人給靈兒幾人送回宮去,老在我這待着倒是冷落了皇后她們。”

“奴婢遵旨……”

三才心中發苦,那兩位可是巴不得皇子們在官家面前待着,也就是薇拉最想要靈兒回去陪她,可靈兒卻喜歡粘着官家。

倆個皇子被送走,唯獨靈兒醒了死活不願離開,趙禎拿起毛筆道:“不走就寫大字!”

撒潑打滾的靈兒立刻起身如脫兔一般飛快奔走,幾個蹦躂就消失在宮殿門口,這小女女和他二哥一樣最討厭舞文弄墨,而趙旭卻最喜這些,在小書桌上一座便是一倆個時辰。

看來小傢伙也不是個喜歡舞文弄墨的主……

趙禎微微一笑,不喜歡就不喜歡,反正她是皇家的公主,以後也不靠那些詩詞歌賦之類的才藝去吸引年輕才俊。

對於女兒的未來趙禎是早就打算好的,只要靈兒幸福,想嫁誰都行,趙禎不缺錢,沒必要把女兒給“賣了”,如今的大宋也不需要和親,大宋自太祖一來便沒有和親一說,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不和親的朝代。

這主要是大宋對外的態度所決定的……外求謀和,內嚴守備,待機消滅之。

至於兒子的問題,還是留着時間去解決,趙禎不想過早的在外朝宣佈誰是太子,以前趙禎無子,朝臣們擔心皇宋無嗣,如今趙禎有倆個子嗣,誰還會找這種不自在?

再也沒人提起綠車旄節之事,連趙允讓也跟着老實起來,畢竟身爲宗室的他沒有了機會。

但在禁中連三才都知道誰將會是未來的太子,這是早早便定下的事情,畢竟皇后娘娘的兒子乃是嫡長子,性情也最是溫和穩重,頗有官家當年的風範。

靈兒悄悄溜了回來,趙禎無奈的看着女兒在巨大的羊毛地毯上亂爬,直直的鑽進自己的書桌下才老實起來,書桌被華麗的綢緞所覆蓋,儼然是趙靈兒的秘密基地。

桌上的奏疏已經差不多看完,多是兩府相公和朝臣的,唯獨一本湛藍色奏疏引起趙禎的注意,這是關於新一批銅錢名稱的爭議,宋朝所鑄之錢都叫“元寶”而冠以年號。如今是寶元元年,所鑄之錢應當叫“寶元通寶”,趙禎之前詔讓學士院議論,學士院請求改爲“豐濟元寶”。

豐濟元寶?趙禎微微搖頭,看來學士院還沒理解自己的意思,自己是要求他們用一個能長久在大宋發行的通寶,而不是老是變動通寶,連名字都無定式怎麼保證大宋制錢的堅挺?

提起御筆在奏摺的最後御批上皇宋通寶四個字,並且加上備註:“大宋制錢乃關乎國計民生,每改年號則通寶亦改,實乃多費之舉,諮以皇宋通寶爲名,非大典無以更變!”

輕輕的放下宣筆,趙禎轉頭對三才道:“把這本奏疏發往學士院。”

三才接過奏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月亮已經漸漸西沉,頑皮的公主也在御案下睡着,把最後一碗茶水給趙禎續上道:“官家快到子時了,今夜微寒……”

趙禎點了點頭:“派人把靈兒送回去,朕想起一些事情,就寢過後怕是會忘記,再續一壺茶。”

三才微微有些驚訝,原先的官家絕不會熬夜到如此之晚的,平時的官家生活極有規律,而且注意養生,即便是政事再過繁忙也不會熬夜,除非有緊急軍情。

三才擡了擡眼皮,官家用的是黃色碎花詔令文書,這一般是發給三司的……

趙禎確實是在給三司下旨,通過剛剛的通寶一事他想起了最近的錢荒,沒錯,富饒的大宋也開始面臨錢荒了,江淮之地出現錢荒,開封府附近稍稍好一點。

這主要是因爲大宋銅錢的大量外流造成的,大宋的商賈與日本、東南亞、阿拉伯等地進行交易,而大宋的銅錢在他們看來質地優良花紋精美,並且銅也是一項重要的金屬,自然宋錢差不多成了貿易區的國際貨幣。

日本所酷好者銅錢而止,交阯跟宋人交易,也必以小平錢爲約,而又下令其國,小平錢許入而不許出,爪哇國也用胡椒交換宋錢。

而一賜樂業人則說:緡錢原爲中國財寶,而今四方蠻夷通用之。得中國錢,分庫藏貯,以爲鎮國之寶。故入蕃者非銅錢不往,而蕃貨亦非銅錢不售。

今夜的皇宋通寶之事,讓趙禎開始更爲迫切的打起紙幣的注意來,大宋的銅錢說不定撐不了多久了,而金銀銅三種貨幣也許能再支撐一時半會,雲南之地剛剛收歸大宋,滇銅的產出也要有一段時間才行。

趙禎只能開始在國內初步實行紙幣實驗,最起碼讓國內先一步解決錢荒的問題再說,否則大宋的經濟將會變得緩慢,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見的事情。

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
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二百零六章遼東之貴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