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

塔利班完全不明白這份苛刻的契約爲什麼會讓拉比如此的開心,契約的簽訂讓大宋和一賜樂業人之間變成了形式上的宗主國關係,每年給大宋的利息就像是在稱臣納貢。

“智慧的長者,偉大的拉比!爲何要與大宋簽訂這樣一份契約?咱們不應該被綁在……惡魔的手掌,成爲他壓榨的奴隸!”

即便是塔利班壓低了聲音,拉比依然不滿的望着他,嚴厲的表情變得柔和,這麼多年來塔利班爲了一賜樂業人鞍前馬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塔利班,看待問題不要侷限於眼前,要把自己放在高山之上,如此才能看清遠處的事物,咱們一賜樂業人已經失去家園太久,任何東西都沒有復國來的重要,錢財?一賜樂業人曾經身無分文!地位?一賜樂業人曾經是最低賤的奴隸!和這些相比,大宋要求咱們每年支付利息又有什麼關係?”

塔利班稍稍點頭,躬身行禮道:“尊敬拉比,塔利班接受您的教導,所有的一切都沒有復國重要!”

拉比微微點頭:“最讓我驚訝的是大宋皇帝的智慧,是他讓一賜樂業人有了希望,也是他一步步把我們一賜樂業人變成了手中的棋子,雖然是棋子,但也是互惠互利而已,大宋希望打通歐羅巴的商路,消除阿巴斯王朝的阻礙,咱們的聖城就在阿巴斯王朝,顯然大宋皇帝是想利用我們顛覆阿巴斯王朝的統治,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下一步大宋皇帝便會與歐羅巴的使者見面了。”

塔利班不明白爲什麼拉比會有這樣的猜測,在他看來大宋的強大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對於阿巴斯王朝的不滿完全可以禁絕往來,缺少大宋精美商品的阿巴斯王朝一定會損失慘重。

馬車稍稍晃動便向前緩緩駛去,拉比並沒有回答塔利班的疑惑,蒼老渾濁的眼神中閃爍着睿智的光芒:“宋人有一句古話,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大宋的皇帝很聰明,他大宋用外交的手段不費一兵一卒的摧毀一個帝國,這盤棋他已經下了許久了,到了該收官的時候,也許今年的正旦朝會便是一個契機,可憐的阿巴斯王朝……”

趙禎此時並沒有如拉比猜測的那樣會見羅馬帝國的使者,現在還不是時候,他現在所關心的是倭國的局勢,長期把視角放在西夏,遼朝,甚至是遙遠的阿巴斯王朝身上,趙禎此時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倭國,這個小小的島國總是那麼的讓人容易忽視它,這也是中原朝不在乎它的原因吧……

既然發現問題,就要及時的解決和彌補,大宋在倭國的利益同樣重要,這是大宋唯一在海外駐兵的國家,而大宋每年從石見等地獲取的白銀也是官交子保值的重要來源。

大宋的官交子要依靠大量的白銀和黃金保值,這是大宋的一份國家承諾,任何人拿着大宋發行的官交子都可以從大宋朝廷的票號中兌換等值的白銀,一貫交子兌換一兩白銀,足斤足兩童叟無欺!

趙禎不希望自己的金融帝國倒塌,對交子的發行一直在控制,而倭國的白銀便是保障的根本!

可以說大宋已經習慣了從倭國獲得白銀,這讓原先盛產白銀的倭國在經濟上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原本他們的白銀可以在大宋購買很多商品,但現在隨着大量的白銀進入大宋,倭人要先把白銀兌換成交子才能購買商品。

倭國自然有應對的辦法,他們在海上組成船隊,掠奪大宋運送白銀的船隻,在大海上即便皇權也很難控制,大宋的船隊極易遭受倭國海盜的攻擊。

即便是大宋的海船相當出色,也架不住倭國的不斷騷擾,趙禎手中有一份海船損失的名單以及大宋沿海地區的損失的奏摺,不禁讓他感嘆歷史的必然。

但人面對惡劣的環境,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便會用自己的雙手與性命去開脫未來,顯然這些倭人便是這樣,沿海遭受倭人襲擾的地區損失可謂是驚人,並非丟失多少財貨,而是家被搬空了,鐵鍋,菜刀之類的炊具,柴米油鹽之類的廚房用品,甚至連夜壺都被搶走……

由此可見倭人的窮困,但因爲自己的貧窮便去掠奪,這顯然是強盜邏輯,大宋對沿海地區的防衛開始加強,但漫長的海岸線總是讓人頭疼,也成爲了大宋揮之不去的頑疾。

趙禎到時要看看,這倭國使臣前來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大宋已經遣使去倭國的平安京譴責過了,抓住的倭人也就地正法,懸掛在沿海一帶“放風箏”就不信倭國皇帝還能無動於衷。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爲在倭國不是天皇說的算的,攝關政治讓所謂天皇的權力都集中在了關白的手中,現在的攝政家族乃是倭國的關白藤原氏,攝政,關白,二者合稱攝關。

但大宋絕不會承認攝關家族的權力,同樣趙禎也不會承認,這是正統王朝對正統的尊重,也是趙禎對倭國局勢的態度,對於急需幫助的倭國天皇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信號。

也讓實權統治倭國的藤原氏大感不滿,這次的使者說是後朱雀天皇的使者還不如說是藤原氏派來的使者差不多,蔡伯俙的消息讓趙禎有了準備,顯然這是藤原氏來職責大宋對石見等銀礦控制。

大年初一,正旦朝會,巍峨的大慶殿第一次引數十個國家的使臣,禮樂齊奏,旌旗招展,身着板甲,橫刀後置,單手握刀的大宋禁軍於大慶殿的廣場兩側列班,沒人能看得清他們的面孔,只能從面甲上黑洞洞的窟窿中看到堅毅的眼神。

如此場面頗有震懾之意,大宋的朝臣們昂首進入大慶殿,這是大宋的天威,這是皇帝的“爪牙”他們引以爲傲,如今的大宋再也不是以前的大宋,從骨子開始融入銳利,誰現在站出來說這些禁軍殺氣過重便是個笑話,連殿中御史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面。

殿前儀仗也大多是身穿金甲的武士持立,在陽光的照耀小仿若天神,凜凜之威無人敢犯,即便是大宋的朝臣都頗爲震撼,何況那些小國使臣,在殿前等待的回鶻使者甚至瑟瑟發抖,而倭國使臣的眼中充滿了羨慕與嫉妒……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八章太子泡妞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