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

若是排除其他因素,興慶府最大的優勢便是在於交通的便利,當初趙禎和朝堂中的朝臣們在奪取興慶府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修建了一條從大同府通往興慶府的鐵路。

這條鐵路可謂是不惜一切代價修建起來的,當時的三司幾乎掏空了家底,並且調遣了軍隊幫助修建,這纔在短短的三年之內修建完成。

這樣的速度對於大宋的其他地方來說簡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公路在戰時便已經開始修建,大宋對西夏的攻伐時間並不早,雖然西夏比遼朝先一步滅亡,但大宋是先拿下燕雲十六州後,纔開始對西夏動手的。

甚至於李元昊都沒想到趙禎會突然殺他一個回馬槍,這是一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戰鬥,來的快結束的也快,宋軍幾乎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結束了戰鬥,西夏便滅亡了。

而大宋之所以那麼快的修建鐵路,其根本目的就是在於牢固的統治河套地區,並且使得党項人沒有脫力控制的可能。

當然,隨着鐵路的建設完成,另一個巨大的“福利”也接踵而至,大宋的絲綢之路前端非常通暢,大量的貨物可以通過便捷的公路以及鐵路源源不斷的向興慶府運輸,抵達興慶府之後再用別的辦法向西方繼續前進。

可以說想要在大宋挑選最齊全的貨物,那興慶府必定是最佳的選擇。

但那裡是一箇中轉之地而非商貿之地,主要原因便是交易在抵達興慶府之前便已經結束,往往是貨物運送到那裡罷了。

可現在趙禎的皇駕即將抵達興慶府,於是這個大宋最大的貨物運堆放之地便成爲了商賈趨之若鶩的地方。

他們都知道這位太上皇帝不光是能征善戰的君王,不光是文治超羣的皇帝,更是一位活財神,只要跟着官家,那就沒有不掙錢的道理。

一個蔡記其實並不算什麼,但蔡記養活的商號卻不計其數,即便是大宋的官營買賣也有許多都是給了尋常的民營商賈去做。

大宋的產業鏈已經在悄然之中形成和壯大,幾乎到了誰離不開誰的程度,各行各業之間都有聯繫,而這一切都是趙禎早早規劃好的事情。

沒人比更清楚產業鏈的重要,所以但小尼克向他請教的時候,趙禎露出和善的笑容否認了“產業鏈”的存在。

開玩笑這種先進的技術經驗怎麼可能會告訴神聖羅馬帝國未來的君王?

大宋的智慧乃是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趙禎心中清楚它的價值,至於小尼克在無意中發現大宋的“秘密”,趙禎當然無恥的裝作不知道。

但同樣的,趙禎對小尼克有了全新的認知,這事情已經有些超出他的預料,一個孩子的智慧應該是擁有極大侷限性的,但小尼克在大宋學習的極快。

他彷彿擁有遠超同齡人的邏輯思維和見識,雖然同樣受到認知的侷限性所影響,但卻並沒有放棄思考,但這些都不是小尼克給趙禎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最讓趙禎驚歎的是他的自律性。

即便是跟隨趙禎乘坐火車前往興慶府,這孩子依舊能夠在車廂中保持當初晏殊給他制定的作息時間。

趙禎自己便是一十年如一日,個自律的人,兒子趙旭同樣如此,所以趙禎知道自律的人有多麼的可怕,這樣的人幾乎能夠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趙禎明白當一個人把一件事堅持三年以上,那他就能在這件事上形成可怕的習慣以及高人一等的智慧。

所以趙禎的飛白體出神入化,而對經史子集的理解也超越了尋常的儒者。

至於大局觀更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的人,因爲趙禎從做皇帝的第一天開始就在不斷的培養自己的大局觀,這是一個漫長且枯燥孤獨的過程。

他沒有辦法對任何人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瞭解,相反他要把這個秘密牢牢的隱藏在心中,只能交給自己最信任的繼承者。

於是趙旭便成爲趙禎“家學”的最大傳承者,趙禎不光給了他可以改變的“指導思想”更是給了他一個龐大的大局觀和世界觀。

這樣的影響可以說是長遠的,也是代代相承的。

至於小尼克這樣天資過人,擁有完整思維能力的孩子,趙禎是既驚訝又擔憂甚至還有一絲恐懼和嫉妒。

回想起歷史上亨利四世的能力,趙禎也就釋然了,畢竟他若是沒有現在的天分,也不足以與老謀深算的格里高利七世對抗。

火車在雪白的蒸汽煙霧中滾滾向前,不時的有黑色菸灰伸起,這樣的景象在大宋來說已經習以爲常,但對於小尼克來說每次都有說不出的震撼。

火車的速度並不比駿馬奔馳快多少,但卻有着強勁的動力和耐力,平穩的更是讓人說不出來。

這樣的“運輸怪獸”對於小尼克來說不光充滿震撼,同時也在驅使他的好奇心,不斷的向趙禎請求進入火車頭一看究竟。

但即便是一次又一次的請求,趙禎都還是以“安全爲重”拒絕了他,火車時大宋的寶貴財富,同時也是強大的力量。

大宋的每一臺蒸汽機都是在官府備案的,都是有專人守護的,一旦出現損壞,也只有格物院的匠人能夠修復。

尋常人不得掌握其中的機械原理,同時也無法靠近蒸汽機。

遠遠的便能在河套平原上瞧見一座城池,這座城池和中原最大的區別便在於他的城防,和一般的大宋城池不同,興慶府的城池高大無比,已經到了可以媲美東京城的規格,而內有駐軍,外有吊索,牆上盡是火炮八牛弩之類的城防利器。

原因無他,這座城池的戰略地位重要,而其中的財富更爲重要,大量的終於按貨物在此堆積,等待商隊運送到遙遠的西方國家,而同樣也有大量的的貨物和財富迴流到這裡,準備運往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這裡是除了東京城之外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同時也是整個大宋最大的貨物儲存之地,誰也沒有估算過興慶府的府城之中有多少財富…………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