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

當然對後世來說,影響他們“進步”的不光是封建禮法的制度,還有封建的思想,這一點是歷代王朝都無法克服的事情。

但在大宋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曾經的後世社會甚至是另一個時空中的大宋和現在的大宋都是不一樣的,這一點趙禎可以完全肯定。

這不是在經濟上的差距,也不是在軍事上的差距,更不是在制度上的不同,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思想上的先進性。

說來也是可笑,一個原本虎狼環伺的漢家王朝卻是華夏曆史上最開放的王朝,無論是文化環境還是政治環境,亦或是輿論環境,這個時代都是最好的,最可愛的。

大宋的百姓和官員們彷彿天生就有一種最簡單的道理在心中“正確的事情永遠都是正確的。”

這就是思想上的不同,宋人在擁有豐富的浪漫時,還有這別樣的理智,其實歷史上的宋朝就是這般。

趙禎看着不斷冒出蒸汽的火車感嘆,宋朝有着優美動人令人傾心的絕美宋詞,同樣也有着閃爍着智慧光芒的四大發明,雖然四大發明並不是宋人發明的,但卻是在宋時被推向了成熟和極致。

宋詞是文藝王冠上最璀璨的寶石,而四大發明就是科學王冠上的最閃爍的存在。

趙禎兩世爲人,他有着別人沒有的歷史見解,也有着許多別人無法做出的對比,在倆個歷史中,趙禎非但沒有混亂反而看的特別清楚。

大宋改變了嗎?確實改變了,但趙禎所作的改變其實並沒有多少,只是加大了宋人本身的思想解放而已。

他從軍事上的改革入手,不斷的擴大到政治上以及教育和文化上,最後到了人的心中。

縱觀千年歷史,漢家王朝中任何一個所謂的“秩序的守護者”,都一定是頑固的保守派!

因爲,在一個安穩牢固、秩次有序的架構中,老的經驗就意味着安全、可靠;而任何新的外來的東西雖然新奇、新穎,但也必然同時蘊含着冒險、不安全。

所以,歷朝歷代的明君聖皇們,幾乎沒有主動歡迎新技術、新事物的,便是後世清朝鼎盛的開明聖皇乾隆,雖然對西洋商人奉獻的鐘表等貢品愛不釋手、熱衷於各種稀奇玩意;但且始終拒絕西方的開埠通商請求。

說到底,習慣或津津樂道於我泱泱“中央之國”“地大物博”“萬事不求人”,實則深箍於閉門鎖國思想的皇帝們。

無論是恩准鄭和三下西洋的明朝永樂皇帝、還是清朝“天道昌隆”的乾隆皇帝,玩的不過都是“葉公好龍”式的把戲。

“絲綢之路”,無論是陸上的還是海上的,主動有意自覺做東西方貨物交流的多是西方的商人,因爲,歷朝歷代的我大中華帝國的明君聖皇們從來秉持的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重農抑商”的國策。

但這一點在大宋卻成爲了歷史。

大宋的商人已經取代了西方商人的地位,宋人商賈成爲了絲綢之路上的主人,他們數量衆多果敢堅毅,把大宋的貨物賣出去,把外朝的貨物帶回來,這就是他們在做的事情。

所有對於宋人來說,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很快,不光快而且擁有勇於嘗試的心,別忘了從遙遠的極東之地帶回來的土豆和地瓜給了大宋以豐富的糧食儲備。

因爲外來的東西能給大宋解決漢家王朝的最大的難題,於是人們便更加容易接受西方的東西,以及新鮮事物。

思想上的改變使得宋人擁有更高的包容性和嘗試性,這是一般漢家王朝所沒有的,這也就使得火車在華夏的大地上暢行無阻。

在大宋百姓看來,火車不會破壞所謂的龍脈和風水,因爲這條蜿蜒鋪設在大宋土地上,連接各地百姓以及貿易的鐵路本身就應該算是一種龍脈!

鐵路的出現意味着大宋的繁榮昌盛,蒸汽機的出現意味着更多工廠和商號的出現,而這也就意味着百姓們擁有更多做活的地方。

大宋是個快速擁抱科技的時代,這樣的一個時代怎麼可能不開明,人們的眼光也會變得長遠起來。

趙禎從來就沒有過限制民智的想法,所以在大宋儒家的經史子集並不會在官府的可以引導下愚昧百姓。

所以趙禎纔會感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要比後世更爲開明和開放。

這些纔是大宋所擁有的優勢,思想上的先進要比其他的先進都重要,只有這樣纔不會固步自封,纔不會閉關鎖國,纔不會逐漸的落後。

嗚嗚嗚………………

猛烈的汽笛聲響起,燃料已經搬運到了車廂中,陳留的車站官員已經站在火車邊上等待趙禎上車,同時還給車廂中送去了當地的時鮮。

宋人不光服務業發達,並且經商的意識較爲強烈,火車的收益有一部分就是來自於車廂中售賣的貨物和吃食。

聰明有敏銳的路政院官員發現,火車空出以節車廂作爲販賣貨物和做飯的地方要遠比收買一車廂的車票賺錢的多。

在大宋,所有的火車線路都是爆滿的,幾乎就沒有坐不滿的車廂,而這種情況下選擇乘坐火車的人幾乎都是家資頗豐的商人或是官員,當然也有一般的百姓,但必然是日子過的比較的好的,身上或多或少的帶着現鈔。

在乘坐火車的漫長時間裡,人們就會不自覺地變得無聊起來,這時候給乘坐火車的乘客提供美味的吃食,或是售賣精美的貨物,總是能夠獲得豐厚利潤的。

一趟車下來要遠比多賣一節車廂的票價要高得多,每年路政院從中獲得的錢財幾乎能超過票價的兩倍有時能達到三倍!

大宋的火車票價是親民的,雖然有些貴,但和路程上耽誤的時間以及所需的各種雜費比起來卻要便宜許多。

在趙禎看來火車是推動大宋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大宋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放棄對鐵路的建設,大宋的官員們都清楚這一點,只不過有些地方鋪設鐵路代價實在太大。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