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

張從質和蘇軾楊休三人互相看了看,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趙禎說的話是沒錯的,雖然不祥,但卻是事實,三人沒法反駁,只能以事實述說。

楊休擦了擦冷汗最先開口:“陛下,歷朝歷代滅國皆有原有,秦亡與胡亥,趙高之亂政;西漢亡與帝王之聲色犬馬;東漢亡與皇帝過於年幼;西晉亡與八王之亂,東晉亡與桓玄篡位劉裕篡權。隋煬帝自大張狂屢屢犯錯,唐之亡與節度使權利過甚。”

楊休幾乎是一口氣便把歷朝歷代滅亡的原因說出來,喘了喘氣之後道:“陛下,由此可見,歷代之亡並非天不假年,而是人禍所致。”

說完之後,楊休彷彿一下子找到了真理,又彷彿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

一旁的蘇軾並沒有笑話他,而是和楊休一樣冷汗淋漓,他感覺自己背後溼透了,從沒考慮過如此問題的他第一次面對一個讓人絕望的難題,心中的無力不比楊休好上多少。

張從質有些悲哀的望着楊休,他的眼神中依舊是充滿了悲哀,因爲在他看來,楊休所說的都是片面原因,並非是最終結果,他雖然不知道嘴中的緣由,可他知道,楊休說的不對。

趙禎的一句話便打破了楊休的幻想,也證實了張從質的猜測:“既然如此,你可見歷朝歷代可有因爲同樣原因而亡的嗎?”

咯噔!這聲音彷彿是從心中發出的慌亂,楊休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細細回想之後頹然倒地,和他一同倒下的還有心中的信念以及希望。

沒有,幾乎沒有一個朝代的滅亡和前朝一樣,都是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原因甚至比較荒謬,但卻真實發生了,也致使一個朝代的滅亡。

楊休坐在地上,彷彿渾身的力氣都被抽調,甚至包括他的靈魂,雙眼茫然的麻木的望着趙禎,嘴巴呢喃着一句話:“天道有輪迴,莫不如是?!”

這個一生都在鑽研史家,都在鑽研典籍的他失去了至關重要的一種東西——信念!

一旁的蘇軾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年輕的他春風得意,但現在卻發現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是虛妄,大宋也是存在於這個恐怖的輪迴之中,數百年後眼下的一切都將消失,被另一個王朝所取代。

但年輕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執拗,他扶起地上的楊休,望着趙禎開口道:“可週朝卻不同,它享國近八百年!”

“周?!”

這從不用趙禎開口,張從質便嗤笑道:“周與歷代不同,西周由周武王姬發所創,定都鎬京,但周行分封之禮,以封邦而建國,周王不過是民意上的天下共主。

在那個時代周公制禮作樂,從天子到庶人都必須遵守。這也是周朝國祚綿長的緣由。所以後世沿襲禮樂也是爲了綿延國祚,孔丘遵從之,於是便成了聖人……”

蘇軾皺眉道:“孔聖人名諱豈可輕易呼之?!”

趙禎哈哈大笑道:“那你告訴朕,他在春秋之時別人稱呼他什麼?不過是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才把他擡上了神龕而已,莫要在意這些。”

趙禎的話讓張從質眼睛一亮,也讓他明白,在這小小的秘閣之中,往日的禮法,聖賢,一切的一切都將被拉下神壇,所有的東西都能拉過來被肆無忌憚的剖析透徹,從頭髮到屁股,從外表到內裡。

一切的聖人都可以從最陰暗的地方去揣摩他,孔聖人以及他的思想也不能例外。

漸漸的房間中開始充斥一絲癲狂,楊休毫無生氣,蘇軾雙目呆滯,張從質撇嘴冷笑,趙禎覺得再這麼下去他們一定會瘋掉。

古人的智慧和後世相當,只是後世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產生了一種類似於質變的飛躍。

這是文明的積累,趙禎相信相較於之前,大宋的鼎盛也是一種質變的飛躍,而且已經開始向未來靠攏,前提是這種積累能繼續下去。

也許大宋的質變是打破循環輪迴,避免歷史再次上演的一種契機,所以現在的他死死的抓住這一點,儘可能的讓大宋走的更遠。

趙禎在他們崩潰之前再次開口道:“從歷史中可以獲得總結,並非無解之道,最少從歷代王朝中得知,任何一個王朝強盛一時之後便開始走向衰敗,如水滿則溢,月滿則缺。”

衆人愣了一下,官家這話好似也沒有什麼意義,太過消極的結果已經使得他們垂頭喪氣,但趙禎自己卻是非常樂觀,他不認爲這種存在與華夏,乃至世界上歷代王朝的魔咒不會被打破。

“既然能發現問題,那就必然會有解決之道,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這也是朕調你們來秘閣的原因,否則朕爲何要告訴你們,爲何要把古今的史料,奏疏彙集於此?朕只是希望你們破而後立,若是連這都過不去,最終你們也不可能找到答案。”

秘閣的大門被輕輕的敲響,趙禎踢了一腳早已軟倒在地的三才後,這傢伙纔回過神來,剛剛的一切對他來說實在太過匪夷所思,輕輕的擦了擦腦門的汗,活動一下僵硬的身體,這才起身開門,他可不會讓別人看出他的異樣。

“何事?!”

當三才面對外面的內侍時,再次恢復了往日的氣度,最少眼前的小內侍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乾嚥了一下口水道:“鴻臚寺傳來消息,說是倭國的使臣到了,已經在驛館住下,不知陛下何時召見。”

三才揮了揮手,打發他迅速離開道:“知曉了,我這便去稟告官家,以後秘閣不可靠近,若有下次即便是我也保不住你!”

內侍唯唯諾諾的走了,他不明白崇文院這種地方有什麼好遮掩的,在他看來秘閣不過是宮中的藏書之所。但他不知道一場改變大宋的風暴正從這裡開始颳起。

趙禎離開了,走的時候非常滿意,最少張從質等人的思想禁錮已經被打破,即便是出現裂縫也是最好的進展,沒有什麼比他們“開竅”更好的事情了。

趙禎相信這有老有少有中年的三個人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最少能找出應對的辦法。

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
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