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

隨着阿魯答的死亡羊城的戰事算得上是徹底結束了,乙室兄弟帶着阿魯答的口信和趙力的期望一路向南面的大同府趕去。

戰爭開始的時候趙禎便利用手中的軍隊把奉聖州圍的水泄不通,在主要的關隘,城池派人把守,務必讓戰爭的消息晚一步傳到耶律宗真的耳朵裡。

古代戰爭最困難的問題便是通信,而戰報的傳遞又是最爲重要的,華夏祖先在這方面的警世恆言可不少。

偉大的孫子曾經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看似的簡單的句子,卻道破了戰爭的真諦,即便是到了幾百年後的時代也都在採用他的戰術,信息戰,不對稱打擊,都是對孫子兵法的一遍又一遍詮釋。

趙禎不覺得自己比古人和先賢要聰明在哪裡,所以還是一板一眼的按照聖人的話去做的好,於是他用了最蠢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斷絕奉聖州與大同府之間的通信,使整個奉聖州變成一塊絕地。

當然,趙禎也不是完全不讓遼人得到消息,只不過他們得到消息的時間要由自己控制,最簡單的辦法便是讓遼人的信使爲己所用罷了,奉聖州所有的地方都不會有信使出得去,唯獨羊城例外。

趙力進攻的羊城在奉聖州的位置靠後,而且羊城也是奉聖州最後一個城池,一旦羊城拿下就意味着整個奉聖州的陷落,那也就是說再也沒有必要對耶律宗真隱瞞什麼的了。

趙禎的大軍是在遼人派往大定府的信使身後前進的,拔裡通並不知道自己成爲大宋軍隊的哨探,他所經過的地方都會有大宋兵甲駐守,但他卻毫無察覺繼續向中京大定府而去。

乙室兄弟二人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利用,而黑手的人則一路上爲他們放行,雖然不知爲什麼,但這是官家的交代。

直到看着乙室兄弟倆離開奉聖州進入大同府的懷安地界,黑手的人才悄然離開,他們算是完成了官家的旨意,可以回到歸化州向宋小乙覆命了……

趙禎站在沙盤前,身旁的宋小乙不斷的在沙盤上插上代表大宋的紅色旗幟,很快整個奉聖州的城池全部變成火紅的顏色,一旁的狄青即便是嚴肅着臉也能看到他喜悅的眉角上揚。

奉聖州是連通遼朝的南北的重要州府,而且還是大宋急需的牧馬之地!

拿下這裡的大宋就相當於把遼朝攔腰切斷,接下來的事情便是穩固下來,並不用着急進攻。

只要把析津府和奉聖州兩地穩定住,趙禎的計劃就算是徹底完成,剩下的便是慢慢蠶食圍剿。

戰爭永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恰恰相反,戰爭往往會拖上許久,大宋從過年前便開始北伐,如今已然進入四月中旬,但即便是這樣的速度,在狄青看來已經是相當快的了。

趙禎算了一下,自己離開東京城已經有小半年的時間,如今大局已定,剩下來的事情就不用自己操心,只剩下大同府還在耶律宗真的手中,慢慢來不用着急。

趙禎原本的計劃便是用一年時間完成收復燕雲,打擊遼朝,現在看來一年的時間綽綽有餘。

但他的好心情很快就被一旁的老倌所打斷。

夏竦站在一邊看着起伏的山川與江河忍不住老淚縱橫,燕雲故土!華夏故地啊!這片大宋丟失的金甌終於會回到了中華正朔的漢人王朝手中!

爲了這片土地大宋犧牲了多少精銳將士,太祖壯志未酬便身死,太宗兩次北伐失利折損多少將士,真宗皇帝求穩求安沒有乘勝追擊,使得燕雲流離在外多年。

看着夏竦的模樣,趙禎掏出懷中的手絹給他道:“老大不小的人了,還哭雞料號的,也不怕別人看了笑話……”

瞧見趙禎手中的明黃色手絹,夏竦連忙接過揣在懷裡,伸手用袖口擦乾眼淚道:“陛下立的可是不世之功,開我大宋之先河,安萬世之邊疆,實乃千古一帝之所爲也!”

趙禎擺了擺手,夏竦的話實在肉麻了些,自己做的乃是一個君王的本分,又不是開疆拓土什麼的,不過是收回本就屬於大宋的領土而已。

…………

趙禎小看了這塊土地在宋人心中的地位,燕雲十六州,宋人心中永遠的痛,當析津府被收回的消息傳到東京城,整個城市都被點燃,人們奔走相告,御道上摩肩擦踵,城中萬人空巷,山呼萬歲之聲如海如嘯,據說有些人家不結實的房頂都被震塌了……

身爲相公的龐籍恰恰利用百姓心中的激動發佈了趙禎早早準備的徵兵令,大宋對抗遼朝的優勢便是在於人數上和地理上的優勢,漢人天生就善於守城作戰,依託防禦的宋人能輕鬆對付兩三個進攻的遼人。

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這是贏得戰爭的關鍵,趙禎要把析津府和奉聖州打造成水潑不進的鐵桶一塊,要把耶律宗真困死在大同府。

想要蠶食大同府,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否則善於奔襲的遼人必定會破防而出,如若不能把耶律宗真和他手中的十幾萬精銳留下,趙禎的計劃將大打折扣。

如今大宋的形勢一片大好,軍人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趙禎的徵兵令在龐籍和一幫崇文苑大學士的潤色下慷慨激昂,甚至可以說是蠱惑人心……

單單是東京城便徵召到了十萬人……他們雖然是臨時加入的,但身上的裝備和花銷一點也不弱於正規的禁軍,於是一大批的軍工訂單出現,全部由國庫撥款,這是朝廷在花錢帶動工廠和經濟的發展,丁謂可是樂開了花,雖然國庫大出血了,但明年的時候他相信新出現的工廠所交的稅一定會更多。

瞧見龐籍皺眉的樣子,丁謂知道他在想什麼,呵呵一笑道:“龐相公在心疼國帑?”

龐籍展眉一笑:“你丁謂之都能笑得出來,老夫又有何心疼可言?說說其中的門道吧?財貨一道上你是朝中最爲出衆的!”

果然是一國之相,從自己的表情上便能猜到接過,丁謂佩服的說道:“龐相公好眼力,這些錢花的一點也不冤枉,官家的徵兵需要軍械,棉衣,鎧甲,這些都是交由朝廷指派的工廠生產的,如若他們完成不了,就需要朝廷指派更多的工廠。

這樣一來工廠的數量又增加了,工廠多則遊民少,遊民少則天下安,工廠在生產完軍需之後,還可生產民用,如此明年的稅收也就自然增加……”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
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