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

三才的聲音不小,最少張從質是能聽見的,但他卻毫不在意,而趙禎更是不去理睬,對於張從質來說,三才的身份依舊是個下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階層上,若是去刻意理睬,反而是自降身份了。

而趙禎現在滿腦子裡都是張乖崖,作爲一國之君他對自己的臣子都有所瞭解,這個張乖崖便是其中一個,趙禎可謂是對他的事蹟如雷貫耳,不光是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在後世也是家喻戶曉。

因爲這個人的身上充滿了傳奇,即便是現在回想起來,趙禎卻是覺得愈發的神奇了。

乖崖乃是張詠的自號,取乖則違衆,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之意,這就是堂而皇之的告訴別人,老子性格就是乖張,就是怪異,發起瘋來自己都怕!

趙禎不禁想起當初自己無意中看到的老爹奏疏,其中一個便是有人蔘奏張詠,說他性情乖張有失臣子本份上下尊卑的案例。

張詠不喜別人向他參拜,在大宋下官可以不參拜上官,但多數人爲了禮數也是爲了討好上官往往會參拜行禮,張乖崖不喜,若是有人前來拜見他便讓管事早早告訴人家不要參拜。

但有些人理解錯了,反而是覺得張詠有意提示自己要參拜,於是在見面之後便大禮參拜,氣的張詠大怒,或是跪下向客人磕了十幾個頭,或是破口大罵,什麼難聽罵什麼,直到把客人嚇得魂飛魄散,倉皇而逃爲止。

更有甚者連自己的氣都要生,說一日張乖崖吃餛飩,低頭吃餛飩的時候頭巾的帶子屢次掉落碗裡而,別人也許會把頭巾解下,或是扣好,他卻直接發怒,扔下頭巾起身而去,順口還對頭巾說了句:“你自己請吃個夠罷!”

這樣的人若是在後世絕對會被人說是神經病,即便是在現在趙禎都認爲他腦子有病,這並非是侮辱,而是可能張詠在精神方面有些狂躁症的先兆。

不過此人最讓趙禎敬佩和看重的地方還在於他的所作所爲,也許他是太過急躁了些,但對於百姓和治理地方卻是極爲出衆的。

川陝四路爲何成爲大宋的織錦之鄉?這個羣山阻隔道路難行之地自古便是禍亂貧發,額王小波,李順等人的叛亂也在他的鎮壓下結束,雖然對叛軍殘忍,但對百姓卻善待有嘉,甚至不惜溺殺太監王繼恩的親兵爲民除害。

有能力的臣子自然會得到重用,太宗真宗兩朝張詠都是青雲直上,最著名的便是升州滅火一事。

不只是他生來自帶的火屬性光環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本就具有俠義精神的張詠在中舉之前偶遇黑店,黑店中尚有老幼數人,張詠斬草除根,殺得一個不留,呼童率驢出門,縱火焚店。

而大中祥符二年,升州失火,火勢之大令令鳥雀飛逃之羣遮蔽了太陽,往往從空中向下墜落,烈焰忽飛,狂風並作,人不及走,目不暇旋一頓飯之間,千室俱燼。

真宗遣使撫問,認爲張詠在升州,可以不用擔心。甚至下旨張詠莫要累着…………

這份旨意趙禎曾經見過,當時驚爲天人!

關於他張詠的典故實在太多,單單是趙禎知曉流傳後世的便有兩樣最甚,一事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典故,爲此他張詠一錢誅吏,還有便是爲了方便川蜀百姓商賈而發明的交子。

可以說現在的大宋交子之所以如此流通,如此便利,和當初張詠在四川的推廣有着脫不開的關係,是他爲大宋的紙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趙禎看着眼前帶路的張從質一時間覺得差異,這破敗的門庭,這中落的門第居然是張詠家的。

難怪張從質的學識和人品都是上上之選,只不過他爲何屢試不第?趙禎相信他的參加科舉多少也能得個進士出身纔對……

一般的大戶人家是不允許客人進入後院的,即便是關係非常好也少有邀之入院的道理,往往是讓女眷出來見客寒暄而已,這便是頂天的尊重了。

可張從質卻毫不在意,領着趙禎和三才便前往後院拜見繼母。雖說是繼母,可這位王氏卻住着主母才能住的正屋,所有用度也是家中最好的,可見張從質的孝順。

張從質把手中的紙包放在桌上,笑着對兩鬢斑白的老婦人說道:“二孃,這是孩兒的朋友,前來探望,帶了些好味的吃食,您嚐嚐?”

王氏眼睛一亮:“我兒從不帶好友前來,我還以爲你私交不行,如今卻是我錯了,快讓我瞧瞧!”

趙禎從這老夫人的身上看到的全然是對兒子的關心和期盼,完全不理會三才的拉扯,上前道:“老夫人在上,請受晚輩一拜!”

王氏笑眯眯的拉起趙禎仔細打量,隨即臉色大變,伸手指着趙禎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後雙膝一軟便癱坐下去,張從質和趙禎大驚,趕緊扶起讓她在牀上堂下。

三才苦笑着上前,用手掐了她的人中,再用隨身攜帶的清涼油放在她的鼻下和太陽穴塗抹這才把王氏換醒。

誰知她剛剛醒來便大叫道:“未亡人王氏叩見陛下!”這話唬的張從質在一旁愣住,自言自語道:“二孃您這是怎的了?哪來的陛下?”

王氏隨即開口道:“陛下或許不記得了,老身是王家之女,表兄王旦去時,老身與女眷棚底之中親眼見到陛下扶棺而行,天子聖容不敢忘卻!”

趙禎和三才對視一眼,居然還有這種淵源在其中,端是巧合的很,沒想到張詠的繼室居然是王旦的表妹,這真是無巧不成書。

而趙禎便更加驚訝與張從質的默默無聞,這貨有着開國公的老爹,又有着王家的資源,居然沒有出人頭地,莫不是和他父親一樣執拗?

轉頭望去,張從質卻並沒有多少驚訝,反而點頭道:“這便對上了,果然是陛下才有的氣度和學識。慎言拜見陛下!”

直到現在趙禎才知道張從質字慎言,也只有關係極好或是面對上官的時候,纔會報出自己的字讓人呼喚。看來這貨要不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依舊不願說出自己的字號。

無奈的搖了搖頭:“莫要如此大禮,朕微服在外,便不希望被別人認出來。老夫人是張乖崖的繼室,又是王家之女,生活窘迫若斯,爲何不尋王家相助,或是上疏朝廷,即便是去尋北平府的韓琦也不會落魄如此啊!”

王氏笑着搖頭:“老婦這裡一切尚好,這二品誥命已然從朝廷拿了不少的錢財,如何貪得無厭?只是慎言尚無進取之心,頗讓老婦難過。”

張從質無奈說道:“孩兒只是遵循父親遺願,不欲入朝爲官而已,二孃何須如此。”

三才嗤之以鼻,趙禎無奈的翻了個白眼,這貨還真是和他父親一樣奇葩…………

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
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一百八十八章“大棒”來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