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

噶日噠措失敗的消息已經傳回了邏些城,角廝羅心中除了不斷增加的挫敗感也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宋人強大已經到了讓他始料未及的程度。

如措安達圍剿大宋援軍的失敗已經讓他開始擔憂,而噶日噠措的失敗更是雪上加霜,這意味着他除了眼下的邏些城之外,再也沒有可用的底牌。

他趙禎居然在瑪兒敢,堂堂大宋征伐吐蕃,居然被重視到了御駕親征的地步,回想起來,他趙禎算也是漢家王朝中御駕親征次數最多的帝王了。

獅子搏兔尚盡全力,這比是他趙禎,以大宋之力依舊各種謀劃具備,調用了最強大的軍隊和最兇猛的武器前來進攻吐蕃。

佔據了人數和器械之利,宋軍一路上幾乎高歌猛進,而吐蕃高原上看不見摸不着的“天塹”彷彿失去了作用。

這是最讓角廝羅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爲何以往漢人進入高原都會病懨懨的,而宋軍在高原上戰力雖說有些不比以往,但總體上卻沒有多少改變。

轟鳴聲再次把角廝羅的思緒打斷,傳令的士兵高聲叫道:“啓稟贊普,宋軍又開始用火器炮轟邏些城的城牆了!”

角廝羅微微點頭,這已經是宋軍最常作的事情,自從邏些城被圍之後,宋軍並沒有直接進攻,而是在不斷的用火炮轟擊邏些城的城牆。

這在角廝羅看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實便是如此,宋軍彷彿不打算直接進攻邏些城,而是要把邏些城的城牆“拆掉”。

但奇怪的是,宋軍的火炮居然都是對着城牆轟擊,一發也沒有落入城中,尤其是高高的紅宮,更是沒有被作爲目標。

這就讓已經搬出紅宮的角廝羅大爲不解了,宋人難道是不想激怒吐蕃人?這恐怕說不過去了吧?要知道現在的吐蕃人對宋軍早已是恨之入骨,多少的吐蕃男兒被宋軍在戰場上無情的殺死。

雙方之間已經是不死不休的事情,如何還要留下後手?

其實角廝羅不知道的是,宋軍之所以對邏些城的紅宮手下留情,乃是因爲趙禎給王韶下過嚴旨,不得用火炮損毀紅宮,這一點必須要做到。

王韶雖然不明白這是爲何,但他知道這一定牽扯到政治上的事情,他只能聽從趙禎的旨意,大軍的火炮全部把火力集中在邏些城的城牆上。

圍而不打,這是一種極爲聰明的戰術,北有楊懷玉的二十多萬大軍,南面有王韶的十萬大軍,角廝羅便是插翅難逃。

此時任何出現在邏些城外的勤王大軍都會成爲宋軍“圍點打援”的對象。

眼下的宋軍已經從疲憊中恢復過來,圍城之戰最大的好處便是什麼時候進攻由宋軍說的算,實力聯營之下,宋軍把邏些城和外界徹底革掘開。

已經有三股援軍被宋軍擊潰,眼下已經數十天沒有人前來援助了,而宋軍要做的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對邏些城的城牆進行一次轟擊,同時掩護步卒前往城牆下埋設炸藥。

王韶已經想明白了,既然攻城的代價極大,又有可能損失大宋將士的性命,還不能對紅宮進行攻擊,那便圍城!

大宋的後勤線已經貫通,根本不需要爲糧草擔心,至於火器的彈藥,那更是可以從大宋源源不斷的運來。

逼迫角廝羅投降意義很大,即便是王韶不太瞭解政治,也知道一旦角廝羅投降大宋,那後滿可做的文章就多了。

這便說明他角廝羅果真是一個背叛大宋的小人,若是他真的爲了吐蕃,一心想要恢復祖先的榮耀,大宋是侵略者,爲何要投降?

在大宋口水是真的能夠殺死人的,角廝羅即便是歸降大宋,也沒有好下場,而死扛到底的話,對於大宋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

邏些城中的糧草儲備即便是再豐富也沒用,大軍圍困之下,吐蕃的近二十萬大軍只能坐吃山空。

二十萬人堆積在邏些城中,也虧得角廝羅在不斷的擴大邏些城,否則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人,而城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平民百姓。

加起來足有五十多萬人,每日人吃馬嚼,所耗萬巨,時間長了必定會出現饑荒,一個月的時間,王韶猜測一個月的時間便是吐蕃人的極限了。

這時候擊毀邏些城城牆的作用便體現出來,這些城牆阻擋不了大宋的進攻,但卻可以阻擋邏些城的百姓逃走。

短短十天時間,已經有不少百姓從城牆的廢墟中逃了出來,對於這些人宋軍是檢查過後統統放行的。

只要不是吐蕃的士兵,只要不是吐蕃的官員,只要不是角廝羅,這些平民百姓想去哪去哪!

若是有本事對宋軍發動襲擊,那就準備接受最猛烈的還擊,大宋的炮彈可以直接穿過城牆的廢墟打進城中。

圍困中的邏些城已經開始動盪不安,城中的恐懼在醞釀,數十萬大軍在城中被困,每日的消耗誰都清楚。

能否撐得過一個月都成問題,何況是宋軍可能圍困更長的時間。

圍城之時,對雙方之間都是考驗,被圍的一方需要經受住心理與生理上的打擊,而圍困的一方卻要提防敵人的援軍以及隨時可能拼個魚死網破的敵人。

沒人知道邏些城戰爭的走向,雖然看似宋軍佔據了上峰,但吐蕃人依舊可以依託殘存的邏些城牆進行防禦。

在悄無聲息中,雙方之間的已經從攻城戰轉變爲心理戰。

角廝羅不光要對抗宋軍的宣傳攻勢,還要對抗城中不斷有人偷逃的行爲,這種行爲已經給吐蕃大軍造成了動盪!

百姓利用損毀的城牆逃跑,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邏些城中的貴族也在想方設法的離開,他們曾經是吐蕃的舊貴族,後來擁護角廝羅稱爲吐蕃的新貴族。

而眼下角廝羅即將覆滅,宋軍陳兵壓境,邏些城破指日可待!

惶惶不可終日的人越來越多,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把他們團結起來,而角廝羅就是這樣做的。

三個人,三個德高望重的人,一個是來自大宋的賢覺法師,另一個是吐蕃的大相仁欽桑波,還有一個便是苯教的長老波仁齊。

這三個人在吐蕃的名聲之大不在他角廝羅之下,也只有他們才能穩定住邏些城的人心。

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
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走了一部分……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