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

趙禎和孔宗願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鋒,事實上孔宗願是一個非常健談的人,對於朝中的政見相當不錯,只不過趙禎完全不在乎。

他自始至終的目的便是讓孔宗願妥協,讓孔家遠離朝堂。

事實上真宗皇帝已經預測到了一點東西,所以他給孔家所有需要的錢財和物資,但唯獨在仕途上沒有讓孔家寸進。

即便是孔宗願頂着一個集賢苑直學士的頭銜也是無所謂的,這個差遣極爲清貴,所謂清貴便是說它貴但卻閒。

手中的權利甚至還沒有三省六部甚至是三司裡的各司監丞來的大,只不過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名頭罷了。

對於這一點,趙禎是相當的滿意,當年賜給孔宗願這個差遣時,趙禎也是想了很久,最終還是延續了老爹的調子。

幾乎每一個孔家的嫡長子都是仙源縣的知縣事,所謂仙源縣便是曲阜。

趙禎揣摩過真宗皇帝的用意,現在向來都覺得不簡單,宋真宗以祖黃帝生於壽丘,下詔令改曲阜爲仙源縣,將縣治徙往壽丘,並建造景靈宮,以奉祀黃帝,特定仙源縣官由孔子嫡出後裔充任。

這麼一來便幾乎把孔家的範圍限定在了曲阜而動彈不得,即便是嫡長子文宣公入朝爲官也無所謂,孔家的其他人依舊在曲阜。

大宋雖沒有明文規定,但官場上卻有一道不成文的舊例,便是一個家族若是有人在地方上爲官而同族近親若是在朝中帶有差遣,那必然不會有利益相關的差遣。

所以孔宗願的職銜如此清貴便也是這個道理,當初蘇洵在雲南路擔任安撫使,蘇軾可是在秘閣之中呆着的。

“前段日子裡有幾篇少有意思的文章不知文宣公可曾看過?”

趙禎一開口就讓孔宗願難以招架,他知道皇帝會找他麻煩,但沒想到卻是如此的直接發問,自己要是說沒看過定然是不可能的。

“臣看過,那些人對太子的攻訐實在太過,明眼人都能看出,太子爲了國事,爲了百姓操勞萬千,寧願自降身份親自上前……”

“哦?這麼說來太子的所作所爲在文宣公的眼中也當是值得褒獎的?”

Wωω ●ттκan ●C〇

面對趙禎玩味的眼神,孔宗願只能尷尬的點頭道:“太子仁心便是煌煌史書中也是少見,只不過太子身份尊貴,不當親自上前,救災之事幹系重大,太子當坐守大局纔是。”

蔡伯俙在邊上翻了個白眼,這就是他不喜歡把自己混入文臣隊伍之中的原因,這些人就算是說話也要拐上好幾個彎子,瞧瞧孔宗願的回答,看是中規中矩,其實是把太子的行爲五五分開,有誇讚也有批評。

雖然他的意思和那些酸儒說的是一樣,但從他嘴中說出來便是讓人不會如何的生氣。

趙禎笑了笑,端起茶會一飲而盡,望着孔宗願道:“朕給你倆個選擇!一者,就當朕從未來過;二者,朕給你一副治病的良藥,就看你如何選擇。”

趙禎的話讓整個房間安靜了下來,無論是蔡伯俙還是孔宗願都沒有想過皇帝居然會這麼說話,如此的直白和簡單。

越複雜的事情越要用簡單的方法處理,這是趙禎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

和這些文官繞道道,終究是會把簡單的事情想複雜了,而最後的結果也會跟着相去甚遠。

孔家府宅的正廳之中,地龍把整個房間紅的暖暖的,趙禎甚至能用腳底板感受到溫暖,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地龍不光連接着正廳,還有廂房,甚至連孔家的客舍之中據說都是有地龍的,地龍並非是獨立的而是各個房間相通的。

一個龐雜繁複的地下供暖系統在整個孔府的地下運輸着熱量,所到之處溫暖如春,即便是即便是花園之中也是草木繁盛。

這種利用熱力原理搭建起來的地龍趙禎當然見過,皇宮中的某些宮殿就是這樣設計的,但說實在的,趙禎幾乎從未用過。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奢則張揚不遜,儉則固陋拘束。與其驕奢張揚,寧可固陋拘束。

但孔家的子孫極好的兼顧到了奢侈與低調,看似規模並不大的孔府之中處處透露出精巧和華美。

地龍所需要的炭火消耗驚人,柴火更是想都不要想,單單是維持一個孔家所需的柴火怕是便附近一個莊子的人出去砍柴纔夠。

炭火旺盛且持久,是不二之法,但用在孔家這種規模上的炭火怕是也價值不菲,最少堪比五品官員一個月的俸祿。

暖哄哄的溫度要經過對於一般的富貴之家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對面的孔宗願已經完全沒有生病的樣子,若不是因爲他略帶蒼白的臉色,趙禎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是個病人。

孔宗願已經喝了三杯茶水,此時他怕是陷入天人交戰之中,而邊上的蔡伯俙震驚的張開嘴巴。

趙禎並沒有任何的顧慮,當他把倆個選擇都說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主動。

若是孔宗願選擇了聽從自己的安排,那一切都好說,若是不選擇也無所謂,作爲帝國的皇帝,趙禎有一萬種手法把孔家從“神壇”上拉下來。

若是以爲自己是儒家的正統和領袖打算和皇帝對抗,那最終的下場定然是不好看的。

不過趙禎依舊不希望和孔家鬧翻了,畢竟筆桿子是攥在人家手中的,千古帝王有多少人被所謂的史書所扭曲?

只要侵犯了文人這個利益集團,那最終的結果便是你在史書上的被人罵的體無完膚。

趙禎不打算和孔宗願撕破臉,這件事也不是孔宗願一個人的事情,他的決定也不是孔宗願自己的決定,其中涉及多少人還不知道。

趙禎拉着孔宗願的手感慨的說道:“當年孔道輔在朕的御書房中和朕海闊天空的暢聊,直至天色昏暗朕也不願他離去,秉燭夜談至天明,君臣二人同室而歇,朕甚念之!”

聽到趙禎提起父親的舊事,孔宗願便面露悲傷和感慨,同時開口道:“陛下感懷之情,臣銘記在心,便是家父泉下有知,也定然欣慰的緊,陛下不宜太過悲傷,家父常說:大宋得陛下如乘風之龍,我等孔氏一族當尊陛下矣!”

………………

直到離開孔府,蔡伯俙都是雲裡霧裡,他實在不知道爲何官家沒等孔宗願回答便離開,也不知道此行的目的達沒達到,更不知道自己前來的意義何在。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