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

東京城的事情對於析津府和奉聖州的影響並不大,即便是有消息傳來也不會有人在意,不過是個不知死活的宗室謀逆罷了,大軍在外,不靠兵變造反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趙允讓即便是能奪取東京城又如何?官家率領十萬雄兵殺回去便是,連遼皇都不是官家的對手,他趙允讓豈是官家的一合之敵?從消息傳來的第一天起就沒有任何人看好趙允讓。

現在將士們心中更加擔心的是何時才能回家?鄉情這東西說不出道不明卻有着無限的牽絆,父母妻兒皆在大宋,將士們跟隨趙禎出來征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豐厚的待遇,其次纔是趙禎這位大宋帝王的徵召。

這一點即便是連趙禎也不能否認,這些將士都是從農家貧家招來的役兵,經過北伐一戰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爲大宋的儲備力量,而趙禎便是看重了這一點。

將士們的思鄉之情愈發濃烈,即便是軍中的校尉,虞侯不斷彈壓,禁止唱家鄉的俚語小調,精緻同鄉擺龍門也沒用,來自民間的他們也是想念家鄉的緊!面對上面下達的軍令在濃濃的鄉愁面前也頂不住。

狄青是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士兵一旦開始思念家戰力便會大打折扣,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一旦戰爭突然開始大宋的軍隊必會措手不及,甚至很有可能出現宋遼局勢逆轉的現象。

一大早他便來到趙禎的御帳之外,今天官家將會給出解決之道,狄青一夜未睡,想了許久他覺得官家的解決之道應該是用的戍邊屯田之法,讓將士們把家安置在邊地……但這種方法最大的弊端便是誰願意背井離鄉?

百姓的最大牽掛便是家鄉,那是他們的根,任何一個小吏平時吊兒郎當,但在登記戶籍的時候卻極爲認真,稍有不慎都會引來大麻煩,萬一把人家的籍貫弄錯,人家很可能會來拼命!

現在讓百姓把自己的家搬遷到大宋剛剛拿下的析津府以及奉聖州,百姓能同意才奇怪嘞!

狄青不相信趙禎的旨意沒人反對,對於這種背井離鄉的事情,文官必然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狄青自己覺得無所謂,畢竟地方管理對他來說沒有一文錢的關係。

就在他思考的時候,析津府與奉聖州的文武官員逐漸趕來,他們都是接到趙禎旨意而趕來的,這段時間他們也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搞的焦頭爛額,畢竟這裡不是大宋境內,許多從未遇到的問題開始浮現,又不另外兩個統統套用大宋的法律,否則便會出大事。

前段時間連包拯都被百姓堵在衙門裡不敢出門,皆因他的判決按照大宋律法,而不是析津府百姓所習慣的地方慣例,矛盾很快升級,衝擊官府衙門可大可小,大便是謀逆造反之罪,小便是兩地民風民俗不同。

趙禎知道後把事情按了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了一下,並親自下旨官員在遇到這種事情要酌情處理,不可全數照搬大宋的律法進行,有時又要酌情辦理。

夏竦臉色不太好看,一眼便瞧出昨夜沒有睡好,而包拯則是頂着倆個黑眼圈出現的,白面書生的模樣黑眼圈在上面尤爲明顯。包拯能出現在這裡顯然是在接到傳喚後連夜趕來的,還好有公路,否則不可能趕到燕子城邊上的帝王御帳。

陸續還有一些官員趕來,楊懷疑風塵僕僕,曹瑋還是那副大腹便便的模樣,這段時間的征戰並沒有影響到他的體形,但是能從他的腳上看到奔波的痕跡。

當所有人都到齊的時候,親衛便進入御帳通報,此時的趙禎早已是洗涮完畢,翻看奏摺快有一個多時辰了,早起已經成爲他的習慣,特別是在沒有後宮的日子裡……

“啓奏官家,析津府及奉聖州文武在帳外恭候!”

趙禎點了點頭:“與右帳賜宴,朕待會便至。”

人家大老遠的被自己召集來,多少要招待一頓不是,尤其是在牛羊衆多的奉聖州,這裡的羊湯最是鮮美,先帝說羊肉最爲養士。

奉聖州的大部分地區便是後世的察哈爾,這裡草場千里牛羊無數,自然也有不少的遼人,趙禎佔下奉聖州給遼人巨大的打擊,同時也爲大宋爭取了更大的牧馬之地。

對付遼人騎兵的最好辦法便是讓大宋的騎兵和他們的一樣強大,而坐擁察哈爾的趙禎自然不會浪費這塊寶地,既能牧馬,又能放牧牛羊,還有什麼比這裡更適合培養騎兵的地方?

至於如何把百姓遷居過來,趙禎覺得問題並不大,早在漢代便開始有遷居內地百姓至邊塞的事情,而自己要做的事情不過是讓百姓自己選擇,人都是這樣,自己會用雙腿去選擇生活,好的生活壞的生活都是自己的選擇。

總有一些人在當地生活不下去,那這些人便會成爲大宋遷居的對象,你在家鄉連生活都成問題,現在朝廷出錢出物,甚至提供車輛運送,讓你在邊地生活下去,你還有什麼理由不來?

相比虛無縹緲的鄉情,活下去纔是最重要的。

早飯在官員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下拖成了午飯,趙禎看着自己眼前空空如也的湯碗微微嘆息,羊肉湯的味道經過改良,加入不同香料可比大宋的羊湯要好得多,難怪等重的香料在大宋與黃金等價。

敲了敲桌上的空碗,清脆的聲音把衆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趙禎開口道:“諸位卿家覺得這羊湯味道如何?”

衆人毫不猶豫的回答:“鮮美至極!”

趙禎笑了笑:“這些羊湯便是此地的生財之道,百姓不願遷居那就不勉強,可以遷居大宋各地活不下去的人前來,山民,野人都可以給他們上戶籍,讓這些人堂堂正正的進入大宋生活,只要他們的產出上稅便是!”

狄青澀聲開口道:“那將士們的家眷該如何解決,實在是不能再拖了!入夜便是處處鄉歌俚語,連樹葉都能變成吹奏的樂器!”

趙禎笑了笑對狄青等人問道:“既然將士們回不去,那家眷前來可好?!”

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
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