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

呼倫貝爾這個名字一出現就得了大多數塔塔爾部人的支援,這個名字很好,有着草原韃靼的傳統文化在其中,人們也不自覺的爲這個名字尋找出處。

趙禎的皇駕就在這裡,呼倫貝爾這片土地也安定許多,畢竟皇帝的聖駕在哪,哪裡就是一國之重點。

在駐守之軍沒有抵達前,由出征的禁軍負責皇帝的安危,也負責呼倫貝爾的穩定,讓塔塔爾部的百姓沒有後顧之憂,大宋最強大的戰力就在呼倫貝爾,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部族中的青壯被利用起來,投入到了家鄉的建設之中,而另一邊,大宋也在這裡展開了徵兵。

這是早就定下的事情,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塔塔爾部自治的條件便有駐軍和徵兵兩樣,這是從一開始就規定好的,他們並非爲塔塔爾部而戰,而是爲了大宋而戰。

將軍的人選早早就定下,便是呼倫貝爾都護之子捺哲爾,由可汗的兒子親自統帥,減少了塔塔爾部百姓心中的後顧之憂,但卻讓捺哲爾心中緊張。

他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足以擔當貝爾將軍一職,但沒想到,軍中不光有他一個主將,還有大宋的行軍司馬以及宋軍騎兵虞侯和一部分宋軍騎兵。

貝爾騎軍雖然名義上是由他統帥,可事實上行軍安排,作息訓練,包括後勤補給都是由軍中的行軍司馬說的算。

開始的時候捺哲爾並沒有把行軍司馬當回事,畢竟他自己纔是貝爾軍的將軍,但當獨臂的王鶴出現在軍中的時候,宋軍的將士便單膝跪地,口中大喝:“參見王司馬!”

自此他才知道王司馬的厲害,他的一條胳膊便是在東京道和契丹人作戰的時候丟掉的,可見此人的驍勇不弱於勇士悍卒。

看似是漢家文臣的模樣,可一行一動之間卻有武將的神采,尤其是那雙招子,亮的嚇人,彷彿什麼都躲不過他的眼睛,捺哲爾明白,自己在貝爾軍中的威信不如他。

即便是塔塔爾部的勇士在他面前也不敢長久對視,在這裡王鶴算是說一不二的人物。

接下來還有更讓捺哲爾驚訝的,這個大宋的文臣,聲給行軍司馬卻制定每日操練,並且身先士卒和所有人一起操練,捺哲爾開始是不屑的。

站在原地和木樁一樣有什麼用,有什麼難的?走的一樣整齊又有什麼用?但很快他便發現,塔塔爾部的勇士在這些看似簡單的訓練下“潰不成軍”。

當他自己站在隊列之中,並且一站就是倆個時辰的時候,渾身上下的痠痛讓他難以忍受。

王鶴嗤笑的看着他們:“某聽說草原上的勇士能征善戰,也身強力壯,現在看來還不如某這個文弱書生!瞧我大宋的將士,哪個不能站上倆個時辰紋絲不動?!”

“這站着有何作用?又不能殺敵,又不能強身!”

作爲塔塔爾部的都護之子,又是貝爾軍的將軍,捺哲爾不服氣的辯論,但他的話卻讓王鶴更加不屑:“這叫站軍姿!是我大宋兵卒必須經歷的頭等之事,便是各軍的將軍也不能例外,這是官家制定的條例,連官家都曾在烈日之下與將士一同訓練,練的就是你們的耐力,紀律,和協同!若是連這些都做不好,如何能做到數萬人如臂揮指?!”

王鶴說完便轉身向宋軍士卒道:“甲子營……正步行進!”

譁……噠……譁……噠…………

宋軍數百人的甲子營便如一人,整齊劃一的向前行進,氣勢恢宏,震顫着塔塔爾部的新兵,讓他們張口結舌,目瞪口呆。

他們從未想過百人的兵卒居然有千人的威勢,這是在太過驚人,也太過彪悍,每個人的手臂和擡腿都在同一個高度,彷彿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王鶴轉身道:“若是你們塔塔爾部的新兵做不到這一點,便回去吧!別以爲貝爾軍會什麼人都要!也別以爲到了這裡就是貝爾軍的一員!

官家有言:貝爾軍乃是大宋第一支外族與漢族的混軍!朕要讓他們成爲草原上最彪悍的騎兵!一切阻擋皆成瓦礫!軍中若有不合格者,一律退回,無論種族!!”

這話讓塔塔爾部的士兵驚訝對視,沒想到宋軍的要求如此苛刻,也如此不講情面,居然還要退兵?這可是從未聽說的事情,哪個軍隊不是嫌人不夠多,不是擔心缺員,到了宋軍這裡居然恰恰相反。

一天的訓練結束之後,所有人包括王鶴都累的說不出話來,事實上在這裡的訓練強度要比大宋軍中的高出一倍,爲的就是震懾住草原上的士兵。

而在晚上還不能停下,宣講軍中條例,軍法,這些都是宋軍老兵擔當的,甚至要抽查。

熄燈的號聲終於響起,累了一天的捺哲爾在帥帳之中躺下,只覺得這牀榻從未有過的舒服,王鶴無聲無息的走進軍帳之中,笑眯眯的望着他道:“將軍這就休息了?”

“嚇!你這人走路怎麼無聲?還有何事?”

捺哲爾只覺得眼前王鶴的笑容如同草原上的狡狐,不懷好意。

拿出一個長長的銅哨,王鶴道:“晚上有緊急集合,若是不能在十息之類集結,便要跑上十里地才能睡覺!”

“啥?!騰格里!這是要人的性命!”

王鶴突然蹲下,看着剛剛坐起的捺哲爾把他嚇了一跳:“你知不知道爲何要如此?並非是排擠你塔塔爾部的勇士,而是要把他們訓練成一支鐵軍!陛下對塔塔爾部寄予厚望,要讓你們成爲草原上的雄鷹!再說你知不知道朝廷給了貝爾軍多大的補給?!”

這話讓捺哲爾一愣,開始的時候他確實這樣認爲,覺得這是在排擠塔塔爾部的士兵,現在看着王鶴的眼神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的猜測完全錯了。

不自覺的問了一句:“什麼補給?”

王鶴敲了敲牀邊興奮的說道:“大宋最新的板甲,胸甲,按人頭算每人一套,騎槍三千柄,馬槊萬支,橫刀五萬,另有棘輪弩三萬,箭矢無數,成套的馬鎧,堆積如山的軍糧,咱們的貝爾軍兵精糧足,披堅執銳,可堪與背嵬軍相比!”

“背嵬軍你知道吧?”

“知道,大宋第一鐵騎軍,屠滅整個敵烈部…………”

“想不想建功立業?受到朝廷的重視和嘉獎?”

“想!”

“那還不快快隨我走!”

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
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