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

在廳堂之中趙禎是頗爲奇怪,眼下自己出徵在即,范仲淹能有什麼大事向自己奏報?而且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有什麼時候完全可以用奏疏的形勢傳達。

范仲淹是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他實在無法再度等待下去,並且這事用奏疏的形勢也說不清楚,眼下他明白,再不向官家說明,以後便更沒有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他相信以官家如此氣量和對自己的信任,不會遷怒於己身,這事范仲淹多年來對趙禎的信任,他有這個自信,也自認爲了解官家。

當然,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身爲相公的他就該把這事說出來,當着趙禎的面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便是身死也不可退縮。

這是非常純粹的士大夫精神,也是趙禎佩服他的原因,面對強權,面對大宋空前集中的皇權,他范仲淹依然直言不諱,這讓趙禎在心中很是佩服。

所以當范仲淹直直白白,毫無一點隱晦的把相權與君權互相制衡的關係說出來的時候,趙禎非常驚訝,這種古老的雙方制衡關係早已存在,甚至可以說從秦朝開始便已經有了較爲完善的制約。

隨着時間的發展,隨着歷史的前進,這種制約的關係越來越不可琢磨,原因無他,君權越來越強大,每一次改朝換代之後,君權都是在進行一次加強,而代價自然也很明顯,削弱相權。

皇權和相權之間就像是一架天平的兩端,任何一端的變動都會使得另一端被迫改變,自秦以降,每一代王朝都在有意無意的削弱相權,這是皇權的本能,而相權和皇權的抗爭同樣也是一種本能。

被人或許不理解,但趙禎不會不知道,眼下范仲淹所說的一切便是最好的證明,雖然他沒有用非常尖刻的話語說出來,但對於趙禎來說依然是非常犀利的。

趙禎看着地上伏地不起的范仲淹,從他剛剛帶有慷慨赴死的眼神就知道他的執着,趙禎微微嘆息,他承認剛剛聽到范仲淹的話,心中的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殺意。

但這殺意很快就被無奈和自嘲所取代,自己該殺誰?又能殺誰?肯定不是他范仲淹,也不是大宋的朝臣,而是制度,華夏王朝千百年留存下來的這種看不見的制度和習慣。

瞧着眼前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一代賢相,趙禎大刺刺的坐在了他的面前,盔甲的碰觸聲讓范仲淹嚇了一跳,他是堅持本心,但誰都有恐懼死亡的時候。

趙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事實上兩人相識數載已經算是多年的君臣搭檔,從范仲淹調往路政院開始,趙禎便一直關注他了。

“你的擔心朕自然明白,可現在的大宋所需要的並非是一個平衡的局面,朕不能答覆你,但卻可以告訴你,制衡君權,限制君權的無限膨脹是必須的。”

趙禎的話使得范仲淹眼神驟然一亮,他沒想到,官家居然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弊端,而不是的意味着想着趙氏江山和皇權的穩定,事實上這兩樣東西乃是一體的,趙氏皇權得到有效控制,大宋的江山纔會愈發的穩定。

“陛下,皇權有掣肘之物,反而有利大宋江山設計,也有利於君王的皇權!”

趙禎點了點頭:“朕自然知曉,陰陽兩極,陽盛則衰,皇權無意識的膨脹到頂峰的時候,便是它不可控制的時候,但朕卻能控制,朕現在所需要的是絕對的皇權,待四海一統,天下太平,朕自然會把這絕對權利束之高閣!”

范仲淹頗爲驚訝,他不明白,皇帝既然把一切看的如此清楚,爲何還要一意孤行?

越早的把皇權約束起來,便能越早的控制,這東西放是非常容易,可要是想收,實在是太難太難!古今多少帝王最終還是被這皇權帶來的絕對權利所迷惑,葬送了多少的王朝基業?

趙禎看得出范仲淹的迷惑,笑着說道:“你莫要擔心,朕需要你,你是朕的平章事,也是大宋的相公,朕這麼做的原因你能看得出來。

至於利弊,你認爲如今大宋的朝廷還能高效處理政務嗎?朕覺得不行,所以朕需要絕對的皇權,肅清吏治,需要絕對的皇權發動戰爭,需要維護大宋的利益。”

趙禎說完稍稍停歇,把目光投向外面緩緩開口道:“朕選擇趙旭,不單單是因爲他嫡出的皇長子身份,更是因爲他的穩妥!他是守成之君,且只能作爲朕的守成之君,所以朕要限制他的皇權,而能完成這一切的人,只有你范仲淹啊!”

范仲淹忽然明白爲何官家和皇后極力支持讓自己成爲太子資政堂中的“師傅”,身爲相公的他公務繁忙,時常推脫,但官家和皇后依然讓自己盡力抽出時間去爲太子講學。

對於君臣來說,師徒之間的關係可要比其他的關係來的都要親密,范仲淹不是一個愚鈍的人,雖然是他可以欺之以方的君子,但腦子不慢,否則他如何能擔任大宋的平章事?

眼下皇帝已經把話說的足夠清楚,范仲淹大禮拜下:“陛下之聖明,可爲萬世之君表率,彪炳史書,無人能及!”

被一代賢相如此誇讚,趙禎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擺了擺手:“朕不是什麼聖君,只不過知道的事情多了些罷了,你現在要做的便是替朕處理好政事,若有不能決斷者,飛報至西域都護府。”

“臣遵旨!”

趙禎起身而走,身上的盔甲再次發出金屬的碰撞聲,在出門的那一剎那,范仲淹只覺得金光四射,宛若天神!

“官家此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實爲萬世之君表率也!範希文,汝不當人子矣!”

包拯看着范仲淹回來站在自己的身邊一言不發,他知道能做到范仲淹這樣的已經是極爲難得,說有朝臣的目光都盯在他的身上,包拯忍不住咳嗽一聲:“範相公,陛下的聖駕動了!”

范仲淹這才驚醒,上前帶着百官行禮:“臣等恭祝吾皇旗開得勝,以雷霆之威震懾西域宵小!”

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二百章真相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十章我是賭神
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二百章真相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十章我是賭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