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

借酒消愁並不能解決問題,趙禎渡步到歐陽修家的大槐樹下,自從王祜在家中種下三顆槐樹除了王旦這位名噪一時的宰相後,文臣們便都喜歡在家中種植槐樹圖個彩頭和寓意。

但對於王素現在依舊是一個從四品中價官的事實毫無察覺,王旦是帝師,是趙禎最敬佩的長者,是大宋少有的輔弼之臣。

也就是因爲如此,王家不可能再出現一位這樣的臣子,否則王家在大宋的地位將會變得無法撼動。

一個王家出一個三槐王氏,出一個王旦就夠了,接下來的後繼之輩若是再有光耀千古的存在,這會讓趙禎很難做。

歐陽修已經有些醉意,大宋現如今的白酒可是烈如炙火般的存在,而不是原本低度數的果酒,於是乎醉翁以醉…………

趙禎作爲多年的大宋之君,自然知道自己手下臣子的追求和理想,這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個好老闆應該瞭解下屬的生活一樣重要。

也許瞭解屬下臣子的生活不一定是一個好皇帝,可是不瞭解就一定不是。

這不是一個悖論,而是一個必答題,只有對臣子們的心理和生理問題都瞭解的清楚了,纔能有效的控制好這些臣子。

所以趙禎一直把曾工亮和學宮,格物院聯繫在一起,把包拯死死的按在三司使的位置上,他是一個管理財富的好手,但對於刑偵來說……除了一個牛舌案外就沒有什麼能拿的上臺面的案件了。

歐陽修在政治上不太行,但在文化上卻是一位令人欽佩的學者和鬥士,

“當年朕聽說你罷黜太學體之後,一羣太學的學生打算去朱雀大街上尋你討要說法,甚至還有人放出話來要痛打你一頓,朕當時可是爲你捏了一把汗嘞!”

趙禎隨意的在大槐樹底下一座,按下準備起身行禮的歐陽修便用最輕鬆的口氣和他說話,眼下他最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安慰和打擊。

“當年臣得陛下殷切相助,便是劉幾等人最後也是重新改名參加科舉而已。”

趙禎笑了笑,頗爲回憶道:“是啊!朕記得劉幾的那篇文章開頭便是古奧: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意思無非是說,天地交合,萬物產生,然後聖人就出來了。

誰想到你居然能借着韻腳來上一句:秀才剌,試官刷!那時的你便有了改革科舉的勇氣,現在的禮部尚書的你怕是也要把百家爭流也搬出來了吧?”

歐陽修點了點頭,望向趙禎道:“官家,眼下正是好時機,若是錯過還不知要等上多久,各種學派都在復甦,尤其是以格物爲主的學派,多如牛毛,雖然還未有大成之像,但假以時日必會放出異彩,這不光是對文化的改革,更是對以後打下基礎!若是沒有這些完整的,細緻的學派支持,求學問道之人難免會產生迷惘,陛下…………”

趙禎擺了擺手阻止歐陽修繼續說下去,而是頗爲感慨道:“朕這此私訪你的府宅爲的就是這件事,朕要你停下手中的改革,眼下反對之人太多,而且他們也在逐漸的被新興學派所包圍,早晚有一天他們也會稱爲受益之人,到時在改變也不遲。”

“官家,機會難得,若是現在放棄,實在是太過可惜,您也應該看出來了,關學一脈便已經開始衝擊儒學,若是要保儒學不失,那就要壯士斷腕才行,否則最後倒黴的還是沒有寸進的儒學!”

趙禎笑了笑,笑容中充滿嘲笑:“誰能想到,朝堂之上極力把儒學拉下神龕的人,居然是正真在保護儒學的人。那些人可不這麼看你,甚至有人說你欺師滅祖,有違孔聖人之志……”

“官家,臣心懷坦蕩不懼宵小!”

趙禎深吸一口氣:“若是宰執也反對呢?”

“那臣就說服宰執!”

“若是朕反對呢?”

“陛下?!”

“朕覺得這是一場必定失敗的改革,文化改革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容易,傷筋動骨不亞於朕當年對軍隊進行的改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你可要相好了,對方的反撲可能會很強烈,並且什麼都段都會使出來!”

“微臣並不擔心!”

趙禎知道勸不動歐陽修,作爲一個皇帝也沒有必要這麼苦口婆心的勸下去,就當是一場上下級之間的談心就好。

趙禎相信,那些守舊的勢力很快就會聯合起來對付歐陽修,這是必然的情況,也許當中有不少人並非是反對歐陽修的改革,只是不想做出改變而已。

但在這個時候已經不重要了,看看大宋現在的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員依舊是那些通過傳統科舉的進士科及第後出任官員的。

而除了進士科外,還有明經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當然其他的幾樣幾乎難以擔當大任,這是進士科被看重的原因。

大宋的宰相除了趙普之外,幾乎都是進士科出來的及第學子,一旦儒家被從唯一的神壇上拉下來,最終的結果便是讓現在朝堂之上的大佬們失去了“立身之本”。

這自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然而要改革,就需要等待,等待這些朝臣們慢慢的從政治舞臺上推下去。

而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因爲封建時代的官場上可沒有規定年齡的退休制度,也就是說即便是七老八十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那就可以一直在官位上做下去,直道老死。

所以歐陽修想要在眼下進行改革,幾乎是沒有任何可能,等那些朝臣全部老死了,他自己怕是也不行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文化改革可以進行,但卻要交給後輩子孫去做。

“陛下,若是我等還不能完成這場革新,怕是後世更加難以動手,臣已經不斷的改變每年的科舉,但依舊是進士科大熱啊!”

趙禎笑了笑起身道:“那就繼續改!朕覺得進士科也可以通曉數術,也可以通曉格物,否則就算不上我大宋的臣子,再說朕給你提議的分數制度你還記得嗎?不同的題目佔據不同的分數,當然,策論要佔據大比重,朕可不要只會死記硬背的書呆子!”

“臣不會放棄的!”

歐陽修知道趙禎的意思,但他依舊堅持。

趙禎頭也不回的擺了擺手離開,通過歐陽修他反倒明白了,想要在大宋進行文化改革,想要和儒家進行對抗,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
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