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

一本奏疏從角廝羅的手中扔了出來,也不知是喝醉了還是有意無意,這本奏疏彷彿是奔着火堆而去,幸虧劉渙眼疾手快,堪堪從火堆邊上撈起了那本奏疏。

扭頭瞪了一眼角廝羅:“沒由來的脾氣端是惱人!”

角廝羅呵呵的笑道:“沒由來?都是你們這些人挑起的!雄鷹和蒼龍之間的博弈,即便是雄鷹輸了,也不是下作的東西能夠指摘的!”

劉渙沒有生氣,淡然的望向角廝羅:“是我挑起了你的火氣,該賠罪的便賠罪,但你心中不能有怨,尤其是對官家不能有怨望之心。”

角廝羅點了點頭:“角廝羅對官家從未有怨,西夏滅國之時官家便可揮兵西進直取青唐西域聯軍,若滅,我青唐早已易主,但官家卻是顧念情義之人,雖寧夏駐兵十萬常於青唐集訓,卻從未動我青唐分毫,軍令嚴明,秋毫無犯,從那時起,角廝羅便再無二心。”

劉渙打開奏疏看了看,作爲使臣他有這個權利,但裡面的內容讓他訝然,望向角廝羅的眼神也充滿了感佩。

這封奏疏的主要目的便是向官家請削吐蕃贊普,角廝羅是心甘情願的當他的西平王,這是大宋分封他的爵位,而不是吐蕃人自己認定的傳承。

在吐蕃這片土地上,大宋的分封和贊普後裔兩相比較之下,後者要更爲顯赫,贊普後裔,王系血脈,這是多麼榮耀的東西,只要是個吐蕃人就不會輕易放棄。

但他角廝羅卻能如此,並且極爲看重西平王這個分封,顯然他是要做大宋的西平王,而不是吐蕃的贊普。

並且他在奏疏中說的很明確,以西平王之名統一吐蕃之後便會前往神都,接受大宋的冊封授官,也就是說他原意成爲大宋的朝臣,原意放棄現在的一切。

奏疏中明確的提到了他將會把孩子和西平王妃送去神都安家落戶,希望官家和聖人照拂一二,這便是送質子於大宋。

劉渙知道角廝羅是個重情義的人,對待妻子相敬如賓,對待孩子更是寵愛有加,能做到這一點,顯然是表忠心的最好手段。

看完奏疏之後,劉渙起身,雙手相疊躬身施禮道:“西平王有如此魄力,免去我大宋及吐蕃之禍,刀兵之危,老夫感佩!”

角廝羅這次是真心笑了笑:“以後你我可就是一朝之臣了,其實角廝羅早便可以交出所有權利帶着妻兒去大宋享清福,但沒有功勞如何讓朝中的袞袞諸公看得起角廝羅?單單是聯宋抗夏還不夠。”

劉渙望着角廝羅眼神中充滿驚訝:“你要把吐蕃當作豪禮獻於大宋?”

角廝羅大讚:“渙之兄懂我!若沒有這潑天的功勞如何在你大宋朝堂立足?官家如何用我?我這外族的身份最是好用,你朝臣不用擔心我篡權奪位,又忌憚我之功勳,官家重用角廝羅他們還能有何話說?”

劉渙愣住了,沒想到角廝羅已經把前程和後路都想好,甚至連入朝之後的層層顧慮都想清楚,這讓他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角廝羅時的場景。

宗哥河一戰時角廝羅身上的自信與多謀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個能想到西夏人作戰會在水中插旗子的人,並利用這旗子的人,他的心智多麼的冷靜沉穩?

“你若能得官家青睞,必會在朝中大放異彩!”

角廝羅淡淡的點了點頭,望向劉渙的眼神也變了,平淡中帶着一絲威儀,這種威儀讓劉渙非常的不自在,就像是相公們望向自己的感覺。

雖然還是那個端着酒碗的角廝羅,但不知爲何,劉渙總覺得原本他身上的草原瀟灑之氣蕩然無存,雖是跌坐在那裡卻給人不怒而威的感覺。

角廝羅許久才向劉渙拱了拱手,再次開口道:“那以後我等便要在神都城中才能相見了,家中一切都安頓好了,明日便隨渙之兄上路。”

“明日?”

劉渙微微驚訝:“這也太快了些,畢竟是遠走神都,路遙萬里,何不妻兒團聚一番,三五日後再啓程也不遲。”

角廝羅搖了搖頭:“早日去往神都便早一日了卻心思,角廝羅也好早日下決心討伐吐蕃各部。”

劉渙得了角廝羅的心裡話,又有他的奏疏在手,自然心中歡喜,他了解角廝羅的爲人,知道他不會做出拋妻棄子之事,也不會出爾反爾背叛大宋和官家。

雙手相疊向角廝羅行了上下之禮後,劉渙正色道:“那劉渙便不打擾西平王了!”

這是相當正式的辭別,只有大宋的朝臣之間纔會這般,而且角廝羅並未反對,反而是起身正式的還了一禮:“劉正使慢走。”

劉渙一掃剛剛的醉態,直接走出最大的帳篷,走的時候目光緩和,再無殺伐凌厲之氣,也無責問之態。

只不過在他走後,帳篷中的角廝羅卻坐在了火堆旁,快刀割下肥美的羊肉,撒上一點鹽巴便塞入口中,他並沒有向劉渙說明,其實他並不是因爲其上種種原因臣服大宋……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大宋的國力強大到了讓他駭然的程度。

他不是怕那寧夏路的十萬精銳,而是怕大宋如盛唐一般進攻吐蕃。

他了解大宋,現在的大宋可比盛唐強大不知幾何,就是因爲這種深入的瞭解,所以恐懼。

角廝羅親眼見證了強大的連契丹人都無可奈何的西夏是如何在大宋手中灰飛煙滅的,他也見證了大宋皇帝迎娶沒藏黑雲的囂張和霸道。

最讓他驚恐的是曾經多麼不可一世的契丹在大宋的進攻下節節敗退,最後臣服歸順。

角廝羅相信自己的眼光,若是以前的大宋嘛……

只能和遼朝各自相安,西夏也不是大宋能隨意滅國的,但他沒想到在他趙禎的手中居然能突飛猛進,國力遠超西夏於遼朝。

其實從一開始他就看出來了大宋的改變皆是從趙禎繼位開始的。

從他開始,大宋重視商賈,重視格物,也重視強軍強國,說他害怕大宋,不如說他害怕趙禎。

這個大宋皇帝讓他充滿敬佩於畏懼。

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
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