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

羊羣自然變成大宋軍隊的乾糧,這是不用說的事情,也沒人有勇氣向大宋軍隊討要,穿過消失的城門,城中的景象令人咋舌,軍中將士們自然見識過比眼前更爲悽慘的場面,鼠三更是見了不老少。

戰場本就是沒有理智的地方,更沒有什麼人情禮法,在這裡所有的東西都將被拋棄,對人的評價也最爲簡單,生或死!

蔡伯俙望着眼前這一修羅煉獄般的場景微微點頭,轉向正準備看笑話的鼠三道:“這樣應該能震懾高麗人了吧?不行還是少了點恐怖的東西,比如人頭,屍骸。”

鼠三原本是打算看蔡伯俙笑話的,他一個外戚的文官,豈能有什麼見識,眼前這場景還不是把他嚇死了,但誰知蔡伯俙這位駙馬爺居然露出獰笑的對自己說這裡少了屍體……

“蔡駙馬,你不會是真的打算把這座矗石城屠滅吧?咱們官家的名聲來的不容易,還是少些揮霍爲妙。”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道:“廢話,若是真的屠城,高麗便與大宋結下了樑子,以後就算有心化解也是頗費功夫,但別忘了咱們這次來的目的,可不能就這樣算了!震懾高麗人,向他們展現咱們大宋的實力,也是重中之重!”

鼠三摸了摸腦袋,看着眼前卑躬屈膝的金明瓊微微點頭道:“有道理,那咱們應該咱們辦?總不能屠城吧?”

“當然不能!?我大宋禮儀之邦,天朝上國,豈能屠滅高麗之州城?但兇手必須嚴懲,那千餘名士兵必死無疑,只有讓他們人頭落地,才能給高麗以震懾,並且還要殺掉所有支持晉州知州李泉牟的那些世家族長!”

鼠三細細算下來,這少說也要在矗石城中弄死近兩千人,沒想到蔡伯俙雖然是一屆駙馬外戚,下手卻一點也不必那些朝中相公要手軟。

鼠三知道,蔡伯俙纔是這次差遣的最高官員,他的手中有着官家便宜行事的聖旨,以及御前金牌,任何大宋官員和士兵都將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相助與他。

但同樣的,權利越大的同時,蔡伯俙身上所擔待的很想便越大,比如眼前他可以屠城,但卻要在回到大宋之後承擔屠城所帶來的後果,這也是蔡伯俙不願動手的主要原因吧!

大宋的士兵逐漸進入矗石城,而此時的矗石城中正忙着救人救火,蔡伯俙雖然不會派人救助,但卻不會命人阻攔高麗百姓自救。

李剛成幾乎是被拖拽而來的,他早已在地上站不住,從他的表情就看得出,若不是他堵着嘴,怕是早已開口求饒了。一路上並沒有人理會他,在大宋將士們的眼睛,他已經是個死人了,誰還有閒工夫去操心一個死人?

但大宋將士不在意的人,卻引得高麗百姓驚叫連連,李剛成乃是晉州的駐守郎將,也是整個矗石城中的最高武將,但現在卻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被宋人栓在馬後。

這對高麗百姓的士氣打擊可謂極大,稍稍有些腦子的人便立刻明白,矗石城未失,李剛成就變成宋人的階下囚,定然是被知州大老爺給送出去的!

那之前爲何還要死命的強硬?還要欺騙百姓說是山匪流寇,甚至還冒出了海寇的說法,如今看來豈不可笑,但人家師高高在上的知州老爺,誰有能力去質問?嫌命長啊!

但大宋這邊卻沒有停下行動的腳步,在進入矗石城之後,開課對城中的州府衙門進行了封鎖,李泉牟這個罪官以及府衙中的實權官員全部被連坐,一個都跑不掉,因爲從金明瓊的證詞來說,除了他並沒有人上前勸阻這對叔侄。

與他們一道被關押的還有各大宗族的元老以及族長,他們都參與到這次鼓動人心醜化大宋的隊伍之中,蔡伯俙利用一天時間便對這些人的無恥行徑進行了全城大審判,並且當場拆穿李家叔侄的陰謀,以及城中宿老與知州李泉牟的利益交換。

並把大宋鴻臚寺的公文公之於衆,高麗百姓恍然大悟的同時,哀求大宋天使饒恕城中被矇蔽百姓的罪過,並且由泗州縣知縣事金明瓊請罪。

事情到了這裡彷彿告一段落,大宋兵甲饒恕了矗石城的百姓,並且發出安民告示,在宋軍補充完糧草的時候便一定會離開,同時也要親手懲戒兇手。

於是李家叔侄這對高麗晉州矗石城的最高文武官員就被大宋軍隊給斬首示衆了,同樣被斬首的還有那些與李家叔侄勾結的世家族長,元老等等。

而那些跟隨李剛成撲殺魏權等人的高麗士卒,全部受到了大宋的黥面之刑,當然,黥面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在大宋凡是盜竊罪,刺在耳朵後便可;若是徒罪和流罪要刺在面頰上或額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個方塊;若爲杖罪,所刺的字排列爲圓形。

這一千人本事殺頭的重罪,但因爲蔡伯俙不便動手,於是便在他們的臉上黥面,而且是較大的黥面,幾乎從額頭刺到了臉頰。

這對他們的打擊不可謂是不打,高麗繼承了漢家文化,相比中原,他們對漢禮更有一種固執的遵從,從不去考慮對錯,而是無論好壞全部繼承下來,因爲他們沒有多少自己的文化,所謂的信仰也是中原的大乘佛教。

這樣的一個民族,自然會把他們人爲好的東西緊緊抓在手中,於是身體髮膚授之父母,被黥面的人大多痛不欲生,而且會被人指指點點。

鼠三望着那些以頭搶地的高麗士兵,望着蔡伯俙撇了撇嘴道:“你不殺人,但是誅心啊!這些人怕是活不了多久。”

蔡伯俙冷哼一聲道:“我就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即便是袖手旁觀的看着我大宋將士被屠戮,那也是罪不容赦!”

“霸道啊!”

“就是要霸道,讓這些番邦害怕,讓他們心驚膽戰,讓他們沒有與我大宋一戰的心。”

鼠三驚訝的望着蔡伯俙問到:“難道官家打算以後征服高麗?!”

蔡伯俙搖了搖頭:“應該不會,官家看不上這個多山的國家,但也不會任由他們壯大,偶爾敲打一下,把他們限制在籠子裡,豈不更好?大隋,盛唐都因爲一個高句麗而浪費人力物力,官家可不希望大宋如此。”

鼠三望着眼前滾滾的人頭,以及遠處哭號的高麗士兵對蔡伯俙問到:“那咱們接下來幹嘛?”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露出狡黠的笑容道:“聲勢已經鬧出去了,當然是整兵,撤退……本駙馬不玩了!”

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請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
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政治騙局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請假!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零三十六章行走的軍功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