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

參謀兵事院的後衙寂靜無聲,數十個官員站在沙盤前不斷的佈置,一面面代表宋軍的旗幟被插在恆邏斯的城頭上,所有和恆邏斯有關的地區都被保留下來,而其他的地方被清空。

王韻站在沙盤的邊上不斷的調整沙盤上的部署,糧道,交通運輸,宋軍的武器裝備,甚至連塞爾柱人的裝備等等一切信息都被收集到了沙盤之上。

王鶴站在邊上進行縝密的計算,但很快看了看四周,小心的上前對趙禎道:“官家,若是要推演還需狄帥以及三司派遣幹員前來,否則……”

此時的趙禎正在仔細的觀看沙盤,聽了王鶴的話微微點頭道:“準了,傳旨三司使包拯挑選廣備司,錢糧司財計官前來,召兵部尚書狄青!”

“喏!”

王鶴走了一半便被趙禎叫住:“還有,傳令殿前司都指揮使李酒,親衛司都指揮使趙力前來聽用!”

雖然不明白官家的意思,但王鶴依然遵旨而去,殿前司和親衛司一個是直屬皇帝管理禁軍的一個是負責官家安全的,這時候召他們來聽用難道官家又打算御駕親征了?

參謀兵事院後衙的氣氛立刻緊張了起來,官家此次非但不打算對天竺動手,反而是在推演關於塞爾柱的戰爭,這其中的寓意已經很明顯了。

王韻不管這些,他是官家的大參,參謀的便是戰爭相關的事宜,他不會去考慮這場戰爭的政治意義,他心中想的只是如何輔佐官家把仗打好,打勝,除此之外一概不管。

李酒,趙力兩人已在後衙的門外等候,他們雖然只是站在那裡,但卻使得整個後衙的氣氛更爲緊張,接着便是三司的官員以及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

大宋有頭有臉的武將幾乎都到了,而趙禎坐在後衙之中的主位上指了指沙盤:“三司財計官協司馬參軍王鶴籌算財計所需,狄青與王韻一同商討戰事,順便把推演的各種結果上奏。”

說完趙禎便起身道:“三日之後朕要看到完整的奏疏,諸位幸苦了,託殿前司的人把話帶回家,三日之內不得離開,吃住用度皆在參謀兵事院後衙,李酒立刻命人封鎖參謀兵事院,非朕旨意任何人等不得出入!”

這下衆人算是明白了,官家定然是要對塞爾柱人動手了,只不過眼下天竺未定,吐蕃未平,現在對塞爾柱發兵是否太過倉促,但此時誰也不敢提出質疑,官家的聖旨高於一切。

至於那些文臣……顯然他們也不會知道,和以往不同,官家用兵之前都是會和朝中相公們商討的,而這次除了身爲兵部尚書的狄青就在沒一位相公了。

顯然官家是爲了瞞着相公們纔會如此做的,後衙之中的都是聰明人,這種事情他們不會攙和,再說官家這麼做必然有其用意,畢竟用兵之事想要完全滿足相公們是不可能的。

眼下三司使包拯應該已經知道,但他並不知道趙禎是對塞爾柱用兵,而非大宋上下義憤填膺的天竺。

當趙禎離開參謀兵事院的時候,捧日軍的大旗就已經插在了門口,待趙禎出來,捧日軍已經把整個後衙圍的水泄不通,十步一崗,五步一哨,儼然成爲一處重地。

這一切看似突然,但對於趙禎來說卻是準備已久,大宋和天竺之間的戰爭並不在趙禎的時間表上,之前對天竺使者的態度也不過是爲了掩護這場戰爭而已。

《孫子兵法始計篇》有云: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之前對天竺的進攻就是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而現在封鎖消息也是爲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大宋現在正處於一個不斷擴展的階段,同樣的塞爾柱也是如此,兩國交界,利益相關,都在擴張必然會利益衝突,即便是現在相安無事,但未來卻不一定。

天竺雖然疆土也不小,但這個地方實在太弱了,稍稍強大的勢力都會插上一腳,大宋如此,塞爾柱也會如此!

別看現在的塞爾柱沒有動靜,但在其國內已經開始了秘密籌備對天竺的進攻,圖格魯克可不是個善與之輩,當初他能吞併整個阿巴斯王朝現在就能把主意打到天竺的身上。

趙禎甚至懷疑,現在的圖格魯克已經開始提防大宋,自己能看到未來的格局,他圖格魯克這樣的梟雄難道看不見?

塞爾柱王朝在他的執掌下疆域遼闊,已經是個橫跨亞非歐三大陸的龐然大物,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征也逐漸暫緩,不願大規模的和塞爾柱爆發戰爭。

曾經和西方矛盾重重的阿巴斯王朝已經被塞爾柱吞併,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沒有理由再向已經屬於塞爾柱的土地用兵,當然若是想什麼理由找不到?

不是不想,而是現在沒有辦法,塞爾柱的強大已經不容小覷。

敢在這個時候對塞爾柱動手的怕是隻有趙禎和他的東方帝國,雄獅從未睡下,巨龍一直盤旋,雙方之間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塞爾柱的軍力強大不是天竺能相比的。

大宋的精兵強將根本就不再雲南路,也不在鵬珈羅,而是在西北,在草原,這裡纔是大宋要加強控制的地方。

也是現在大宋的主要經濟命脈,絲綢之路是大宋的出口經濟,也是進口的主要渠道,而出了恆邏斯城之後,便一切都在塞爾柱人的掌握之中。

海上絲綢之路不是沒有,但相比路上風險大,時間長,資金回籠慢,這些因素使得薄利多銷的商品不適合,但絲綢瓷器之類走量又值錢的東西卻是往往以海上運輸爲主。

大宋每年從恆邏斯城收取的關稅就能抵得上天竺一年的賦稅,由此可見大宋在恆邏斯有多大的利益。

一旦那一天塞爾柱切斷了絲綢之路的中段,對大宋的打擊可謂是毀滅性的。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